如果你晚上睡不着觉,那么就来看《帕特森》吧。
因为它是最好的安眠药。
起初,我是被海报吸引的。
男女主人公一起睡觉的这个姿势让人看着真的很舒服,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它在豆瓣8.1的评分。
我想8.1的评价,这部影片绝对错不到哪里去。
恰恰是我想错了,整部影片哪怕演到结尾都没有一丝丝的波澜,它很平静,缓慢。
《帕特森》是一部几乎没有任何剧情的电影,它讲述的就是一个爱写诗的公交司机的一周生活的故事。
星期一,他和妻子一起从睡梦中醒来。
很巧的是,故事的主角是美国新泽西帕特森市一位同叫帕特森的公车司机,他和这个城市共享着同一个名字。
他每天过着规律重复的生活,他开着一样的路线,通过挡风玻璃观察着城市。
听乘客对话的碎片萦绕耳边。
每天散步遛狗。
在小酒馆喝上一杯,和酒保聊天,喝同样的一款啤酒,生活平静而朴实。
每天的生活都像发条一样精准。
唯一不同的是,他在每天上班之前,会在一个小本子上写几句诗句。
没有什么特别的,就像是在记录自己的心情,他早已习惯了这样的模式。
然后便是星期二,和往常一样。
上班,写诗。
每次都会写到家里有很多火柴。
俄亥俄蓝标是他们他们最喜欢的品牌,虽然他们曾经更喜欢钻石牌。
很好,我是没有用过。
也许这就是他们夫妻俩的默契,只有彼此能够懂得。
当面对丈夫写诗的爱好时,妻子并没有反对,她反而不停的赞美道:你是个伟大的诗人。
写诗已经成为帕特森生活的一部分。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转眼已经星期三了,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在期待影片接下来会发生点刺激的故事。
NO,让你们失望了。
帕特森还是一如既往的坚持写诗,正如弹幕说的那样,影片有种《路边野餐》的感觉。
文艺,这个东西是种通病。
它没有实质性的解释,就是有种魔力,让人们能够耐下性子看下去。
也正因为如此,它在戛纳电影节首映事便拿到了3.5的高分,满分才4分。
如果你问我,3.5从何而来。
我只能回答是真实二字。
影片完美的记录了帕特森生活的点点滴滴,在他上下班的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情。
他会给路边的乞讨者给予帮助。
也会陪在路边等着自己双胞胎姐姐的写诗少女。
在共同的兴趣爱好面前,年龄不是问题。
他们相谈甚欢,因为写诗。
其实这位写诗少女来头也不小,由斯特灵·詹玲思饰演,代表作《招魂》,《僵尸世界大战》。
影片的惊喜不止她一个。
《月升王国》的杰瑞德·吉尔曼和卡拉·海沃德也有客串。
他们所饰演的是在公交车上两个青春期少男少女谈论学校里的功课并抱怨个不停。
当然,帕特森还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与故事,比如在洗衣房洗衣服却不忘练习Rap的黑人青年。
这些角色都是帕特森生命中的过客,没有名字。
除了主配角之分,在人物本身上,帕特森并不比他们特别,都是平凡世界中的一份子。
在这个平凡的世界,帕特森照样抱着娇妻从美梦中醒来。
星期四了,影片已然进入了尾声。
帕特森依然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晚上牵着爱狗雷打不动的去酒吧喝酒,聊天。
其实相对于帕特森的枯燥,无聊。
她的妻子劳拉的世界每天都在变化:她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计划,新造型,新发现,与帕特森形成鲜明对比。
会突发意想想要当乡村音乐家。
也会因为自己做蛋糕赚到了钱而开心的像个孩子一样,为自己感到骄傲。
请丈夫吃饭,看电影。
这样的生活,美好而惬意。
日子还是这样一天一天的过,转眼便星期天了。
如你所愿,在这个阶段帕特森的生活有了些许变化。
汽车抛锚。
对于公交司机来讲,本身这并不是太大的问题。
然而本片却巧妙的告诉我们他的生活是多么无趣,几乎脱离现代社会,他不看电视,拒绝使用手机。
所以当公交车在半路故障抛锚,他甚至没有手机来给公司打电话报备,最后是一个小学生将她套着硕大卡通手机壳的iPhone借给他。
这一幕的反差,显得的滑稽无比。
而对于他唯一热爱的事情写诗来讲也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因为他所珍爱的笔记本被自己的爱狗咬的粉碎。
对此,我相信他内心是崩溃的。
然而他却没有发脾气,只是弱弱的对爱犬说:我不喜欢你了。
这可能是他最大限度的生气了。
到最后他是否会重新拿起笔继续书写心情,可能要你自己去影片中寻找答案。
有人看完本片会评价道:这是我看过的最辣鸡的电影。
是,我承认,它有些无聊,乏味。
但这就是真实的生活。
不是每个人都能过上如诗一般的生活。
但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爱好,并且能够坚持下去,精神世界的充实在我看来很重要。
就像最近大火年仅16岁的小姑娘武亦姝。
犹如古代穿越而来的女子,将陆游奉为男神,谈起古诗词,两眼放光,有说不完的话。
只要捧着一本诗词集静静地看,仿佛就拥有了全世界。
其实本片不也是酱紫吗,周而复始的日子看似无聊实则有趣,因为每天的细节都有所不同,当平淡的生活变成了优美的诗句。
那是一种享受。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年十二个月,一年五十二个礼拜。
一个礼拜有七天,循环往复,又一个周一来临。
电影结束,生活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