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伊藤春熙店歇业后,第二家伊藤也即将和成都人告别。
据媒体报道,
伊藤在成都唯一的购物中心业态
——
位于468绿地中心的伊藤广场,将在明年一季度歇业
。
“伊藤广场所在物业的业主方四川产业振兴发展投资基金正在跟多家商业运营方接洽,新的运营方或在12月中旬前确认。”
(来源:购成都)
伊藤广场2019年开业时,被描述为
“在中国规划的最大门店,同时也是伊藤洋华堂首次以购物中心的形态亮相成都”
。
在一些媒体上,伊藤广场更被誉为
伊藤的“亚洲旗舰店”
。
伊藤广场的歇业,看似突然,实则有迹可循。
今年初,我们就发文报道过:
“闭店”只是伊藤洋华堂结构性改革计划的一部分。
去年3月,伊藤的母公司7&i控股公司
(Seven&i Holdings)
宣布
“将关闭近26%的伊藤洋华堂门店”
,到2026年2月计划关闭的门店数量达到33家,同时决定将重心转向更为盈利的便利店业务
(尤其是旗下的“7-11”连锁店)
。
长期低迷的业绩,或许是伊藤做出上述决定的原因之一。
🔹
从2014开始,伊藤连续五年赤字
,2019年昙花一现般地恢复盈余,随后又再次陷入亏损,到2023年,已累计亏损超2500亿日元。
🔹2023年度第三季度数据显示,7&i集团销售业绩结构中,便利店收入超过80%,营业利润收入超过90%,
超市收入占12%,营业利润为0.5%。
🔹
2024年7月数据显示,伊藤洋华堂综合销售额下降4.8%
,商品销售额下降7.5%,客数下降5.2%,客单价下降2.5%。
前伊藤洋华堂首席执行官铃木敏文,曾在2019年对媒体坦言:
伊藤洋华堂自进入1990年以来就一直苦恼于业绩的止步不前。
“面对消费逐渐饱和的市场,伊藤洋华堂难以舍弃过去在大型超市鼎盛期的成功经验,导致公司无法从容应对时代的变化。”
尽管后来面对大股东美国投资基金要求分离伊藤的压力,集团社长井阪隆一多次公开称:
不能轻易割舍祖业,伊藤洋华堂不会脱离集团。
但如今似乎已经发展到了不得不“割爱”的局面。
今年9月底,7&i控股公司宣布
正在考虑出售
其超市部门“伊藤洋华堂”。
“计划在2026年2月之前出售一半以上股份,并将其从集团中分离出来。”
此前已有
加拿大便利店巨头 Alimentation Couche-Tard(ACT)
意欲收购,被7&i董事会回绝,理由是
“该提案严重低估了公司的内在价值以及体现这些价值的机会”
。
10月9日,
ACT再次提出收购
,将价格从5.4万亿日元提高至7.11万亿日元,但7&i并未给予回应。
11月13日,7&i又收到
来自创始人伊藤家族的非约束性收购提案
。
“伊藤家族计划在明年3月底止本财年结束前筹集超过8万亿日圆(约520亿美元)以将公司私有化。”
据彭博社报道,
日本三大银行也在考虑提供6万亿日元融资
,帮助其收购7&i,
全家便利店母公司伊藤忠商事
也已考虑加入收购计划。
对此7&i仍旧态度神秘,发文称“目前尚未作出任何决定。”
可以确定的是,这两笔交易无论达成哪一项,都将成为日本企业
史上规模最大
的海外/管理层收购案。
今天上午,我前往漩涡中心的伊藤广场。
广场里,色彩鲜明的广告画面还在热烈宣传着圣诞节活动,经典曲目《Jingle Bells》欢快回荡在商场的每个角落,
看起来一切如常
。
正在整理超市货架的临时工表示对即将闭店的事毫不知情,第三方安保人员则说,店是要关的,但不确定具体日期。
负责收银的员工摇着头三缄其口,表示
“公司还没发正式通知”
,一名从双楠店调过来支援的阿姨刻意放低音量对我说:
“小道消息,明年2月,过完春节就关了。没办法,实体店成本太高,受线上冲击太大了,多可惜……”
她热情地塞给我两包正在打折的咖喱,还送了我一片洗碗巾。伊藤的服务,还是让我觉得如沐春风。
这里的伊藤即将和所有人告别,而成都之南的麓湖,却即将迎来一座新的——伊藤。
不要说什么一鲸落万物生。
时代大潮下,没有庞然大物,都是蝼蚁。
今年以来伊藤关店统计(部分)
2024年2月前
,伊藤已经关闭17个店铺。
2月之后
,伊藤洋华堂明确表示将撤离北海道、东北和信越地区,关闭东京附近的另外4家店,并计划
在明年2月前
,继续关停位于茨城县龙崎市以及埼玉县川口市等地的5家门店。
8月18日
,经营42年的伊藤洋华堂横滨纲岛店关闭,卷帘门缓缓落幕之际,大批忠实客户聚集在门前送别,高喊着谢谢,“简直像是人气乐
队的解散演唱会。”
11月24日
,《蜡笔小新》里著名的伊藤洋华堂春日部店关闭,而札幌市内的最后三家门店,也已经或即将于
10月23日、明年1月5日和13日
陆续关闭……
伊藤洋华堂旧闻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