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银保监微课堂
中国保监会保险教育公众平台,致力于为公众提供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政策法规解读、有关保险消费风险提示,开展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消费者教育有关活动,普及保险知识、经验与技巧。
目录
51好读  ›  专栏  ›  银保监微课堂

长期险vs短期险,返还型vs消费型,年交?月交?趸交?

银保监微课堂  · 公众号  ·  · 2019-07-19 07:08

正文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点评导语



寿险、健康险、意外险,

年金险、重疾险、医疗险,

消费者对风险和保障越来越熟悉,

但时常会有消费者问我们,

短期险好还是长期险好?

返还型好还是消费性好?

年交月交趸交哪个好?


本期我们将 为消费者讲解保险形态

与保费的一般关系,

希望能给予消费者一些帮助。





长险与短险的差异

不是简单的保险时间、保费的不同

长期保险是短期保险的对称。指保险期限超过1年的保险。投保人与保险人订立的保险合同期限一般以1年为基准,凡超过1年的称为长期保险 人寿保险行业中,长期险通常会延长到几十年,最长可达上百年。


相对于短期险,长期险有很多“不近人情的地方:

1. 初期保费贵:相比于很多短期险产品来说,由于长期险保单每年收取的保费一样,在消费者年轻的时候,投保长期险感觉会比短期险贵很多。

2.退保损失大:相比于短期险随时可终止的优势来说,由于长期险退保以现金价值为基础,中途不想继续保障了会有损失。

3.保障升级难:相比于短期险来说,长期险保障计划一旦确定,就很难更改,但短期险随着市场上新产品的更新可以随时替换。


看起来,长期险有各种的缺点,那为什么很多保险从业者还鼓励消费者投保长期险呢?


原因只有一点,那就是长期险才是“真”的保险。


人的寿命虽然不可预测,但是是有规律可循的,尤其是人寿保险和健康保险,保险公司的询问告知和核保人员可不是吃素的,即使再少的告知问题,也统统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的风险进行了排除。这份风险排除帮助保险公司从保单中赚取死差异。


投保长期险的消费者,只需接受一次保险公司排除,只要承保后消费者按时缴纳保费,在保险期间出险就可获得理赔。


而投保短期险的消费者,需要多次接受保险公司的排除,一旦消费者罹患了几大重疾的先兆疾病,保险公司可能即时就除外了相关的责任。


也就是说,短期险给与了保险公司修正风险水平的能力,将消费者置于了“有条件的保险”中。


那么短期险是不是就不好了呢?

也不是。

短期险给予了消费者满足自我短暂保险需求的机会, 可以帮助消费者短时间内用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保障。


返还型与消费型

保障的目的不一样

消费型保险,即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签定合同,在约定时间内如发生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保险公司按原先约定的额度进行补偿或给付;如果在约定时间内未发生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返还所交保费。


用一种不确切但是通俗的形容方式,消费型保险就是消费者与保险公司的“对赌”。 消费型保险保障期内出险,保险公司赔钱,保障期内未出险,保险公司净赚保费。


而返还型保险, 是指 消费者在保险期间内不出险,保险公司将保费和收益返还给消费者的险种。


同样用一种不确切但是通俗的形容方式,返还型保险其实是消费者拿出保费让保险公司理财,多余的盈利作为消费型保险的保费提供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基本上任何的终身保险都可以视作返还型保险,因为人总有一死,一旦消费者死亡,保险金额还是会返还给消费者的受益人。


所以,根据两种保险产品形态,我们就可以直接定性两种保险产品的设计意义。 消费型保险关注保障,返还型保险关注储蓄。


很多人说投保买消费型保险省下来的保费理财能让投保返还型保险的人怀疑人生。但事实上,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不买返还型保险,也省不下来保费,东买买,西看看,根本进不了想象中的理财中。



年交?月交?趸交?

收入怎么样就怎么交

还有一种经常困扰消费者的问题,就是保险应该选年交、月交、还是趸交?


市场上的保险通常有这种现象,趸交超便宜,月交比年交贵一点,年交比趸交贵好多。


这是因为月交承担的保险责任比年交多,年交承担的保险责任比趸交多。


举个例子,给一个20岁的年轻人投保某公司终身重疾保险30万元,如果选择20年交,每年约10000元,如果选择趸交,仅需要约12万元。



为什么年交比趸交贵这么多呢?这么类比就好了,如果用第一年保费买趸交保险,只能保2.5万元,第二年后涨到5万多元……以此类推,直到10多年后才能获得相同的保障。所以后续几年交的保费抵偿的是前十年的额外保障以及通货膨胀的获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