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以传播大数据、解读行业趋势、数据化运营为核心的新媒体平台,已有150多万行业人士关注,荣获2013年新浪微博百强自媒体、2016年中国十大大数据领域影响力平台,关注我就是关注数据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一款更适合小白的AI工具,强的可怕 ·  昨天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35岁+被优化了!Deepseek给出了真相 ·  3 天前  
数据派THU  ·  记忆层增强的 Transformer ... ·  6 天前  
软件定义世界(SDX)  ·  硅谷大佬马克·安德森最新爆料:DeepSee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35岁+被优化了!Deepseek给出了真相

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  · 公众号  · 大数据  · 2025-02-17 08:51

正文

今天问了DeepSeek很现实的问题:

35岁+被优化了,找工作很难找,80%以上招牌都要求35岁以下,我的年龄很难受,不知道为何这样的要求,可是要求的63岁才能退休,还剩下近30年,我如何度过

DeepSeek的回答如下:


一、为何35岁成为职场门槛?

1. 企业用人逻辑的短期化

企业普遍认为年轻人学习能力强、用工成本低(如社保、薪资等),且更易适应高强度工作节奏。招聘基层岗位时,35岁以上的求职者可能被认为存在“知识老化”“家庭负担重”等问题。例如,智联招聘数据显示,80.1%的中高龄求职者认为年龄是最大障碍。


2. 创新力与体力需求的矛盾

部分行业(如互联网、科技)追求快速迭代,企业更倾向年轻员工的“创新爆发期”(20-35岁被认为是创造力的黄金阶段),而35岁以上可能面临体能下降和技能更新压力。但需注意,这一规律并非绝对,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为44.6岁,说明经验积累同样重要。


3. 政策与市场错位

公务员考试长期以35岁为年龄上限(近年部分省份放宽至40岁),间接强化了社会对“35岁门槛”的认可。此外,企业裁员时,中高龄员工因薪资较高、可替代性强,被裁概率更大。

---

二、如何应对未来30年的职业生涯?

(一)调整心态,重塑竞争力

1. 接受现实,聚焦优势

35岁是经验与能力的沉淀期。可转向管理、咨询、技术专家等依赖经验积累的岗位,避免与年轻人直接竞争基础岗位。例如,企业更愿意为高层次技术人才放宽年龄限制。

2. 终身学习与技能升级

数字化能力:学习数据分析、自媒体运营、电商等新技能,适应灵活就业趋势。调查显示,80%的中高龄求职者愿意从事新就业形态(如电商、网络营销)。

证书与培训:考取行业权威证书(如PMP、心理咨询师),参与政府提供的职业技能培训项目(如国务院《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意见》)。


(二)灵活就业与职业转型

1. 探索新业态

结合兴趣与市场需求,尝试自由职业(如撰稿、培训师)、共享经济(如网约车、外卖骑手)或创业。例如,高学历者可尝试自媒体运营,低学历者可转向技能型岗位(如技工、护理)。

2. 利用政策支持

公务员与国企机会:近年部分省份公务员考试已放宽年龄限制,可关注此类机会。

社区托底岗位:政府开发的临时性岗位(如社区服务、公益岗)可作为过渡选择。


(三)财务与家庭风险管理

1. 降低负债与储蓄规划

中高龄求职者家庭财务脆弱性较高,72%有房贷压力,建议缩减非必要开支,建立应急储蓄(至少覆盖6个月生活成本)。

2. 家庭分工优化

若配偶收入稳定,可协商阶段性分工(如一方主攻求职,另一方保障家庭开支),减轻短期压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