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注意到,对“机器人概念股”的调研持续活跃,丰立智能、五洲新春、长盛轴承、奥比中光等公司均被问及机器人相关业务的进展。
以丰立智能为例,其是近期最受机构青睐的公司,累计接待237家机构集中调研。公司主要从事齿轮、精密减速器及零部件、轻量化气动工具等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
在接受机构调研时,丰立智能对多个涉及机器人业务的问题进行回应。公司表示,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小型化、轻量化、智能化是发展趋势,公司生产小模数齿轮、精密减速器等产品符合智能时代所需,比如人形机器人的灵巧手、关节等所需的谐波减速器、行星减速器、小微型减速器等产品。公司2023年至2024年主要投向是机器人与新能源汽车两大板块业务。
“公司于2023年下半年与星动纪元合作,至今已是深度合作关系。星动纪元是具身智能领域首批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的新星公司之一,目前已为国内外头部企业供应五指灵巧手。”丰立智能同时透露。
再如近期关注度较高的五洲新春。公司表示,丝杠应用领域及市场空间非常大,公司为此专门组建“线控传动事业部”,着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丝杠及反向式行星滚柱丝杠业务。
此前,在2024年半年报中,五洲新春提到,公司将具身智能机器人行星滚柱丝杆列为重点研发产品,已陆续开发出灵巧手微型丝杠、线性执行器行星滚柱丝杠等新产品,为未来人工智能领域带来的新业务打下基础。
奥比中光介绍称:“截至目前,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合作已覆盖智能工厂、仓储物流、智能巡检等场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公司与微软合作的Femto系列iToF相机及新推出的Gemini335和336系列相机均具备卓越的性能,可满足各类人形机器人在室内外复杂场景下执行视觉应用。目前,公司已就相关产品、方案与部分人形机器人客户进行适配。”
2024年AI应用多点开花,2025年AI业务的增长点在何处?这个问题也受到不少关注。
对此,移远通信表示,除了陪伴类AI玩具,公司将考虑在医疗健康、教育、智能穿戴等领域拓展AI业务。此外,公司看好AI机器人方向,在机器宠物、机器人等具身智能方向上积极投入。
订单产能传递行业新气象
上市公司对于2025年业务的展望,一定程度上透露出行业信心与发展趋势,成为机构投资者频繁提问的内容。
有投资者询问新宙邦对氟化学品的未来市场展望。公司表示,对主要产品氟化液未来几年发展持乐观态度。该产品本身应用场景广泛,可用于半导体、数据中心、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当前,应用于半导体浸没式设备的氟冷液产品的市场需求尚未完全释放,用量相对有限。公司将积极把握未来数据中心冷却、半导体头部企业推出新设备的市场机遇,持续拓展业务版图,为公司带来新一轮增长机会。”新宙邦表示。
在中富电路看来,PCB行业正逐步迈向精细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该行业与下游客户的联系极为紧密,不同PCB制造商的产品特性和商业模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展望未来,行业内的分层竞争态势将更加明显,各PCB公司将根据其所服务的行业和客户群体的不同,展现出各自独特的发展轨迹。
“从固态电池、低空等高能量密度应用场景来看,也有利于三元材料。预计明年三元材料的装机量市占率会增加。”振华新材对三元材料的发展充满信心。
迈入2025年,公司的产品落地与产能利用率等实际生产情况也备受关注。
汇绿生态介绍称,控股子公司钧恒科技已经在800G DAC/ACC(传输速率为800Gbps的直连铜缆和有源铜缆)上实现批量出货。同时,公司也在积极推进1.6T系列以及AEC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预计这些新产品将在一季度推出。
开特股份表示,公司生产基地的产能利用率较为饱和。同时,公司募投项目已变更为车用执行器建设项目,达产后将年产1300万只执行器,单班产值2.1亿元左右。
此外,一批公司2025年并购后的发展计划也颇受机构的关注。炬光科技、稳健医疗等公司均对此作出回应。
2024年1月,炬光科技收购瑞士SUSS MicroOptics SA公司100%股权。对于机构追问并购项目盈利的问题,炬光科技表示,基于当前的发展势头与各项策略的有效推进,公司相信瑞士并购项目已经迎来盈利的重要拐点,实现从亏损到盈利的关键转变。
稳健医疗在2024年9月份并购了美国医疗耗材公司GRI。公司称,生产方面,GRI在美国、越南、多米尼加等地的生产基地将与公司国内工厂形成资源互补;采购方面,双方将合并采购和物流资源,降低成本,共享供应商资源,获得更好的质量和成本效益;研发方面,双方研发和技术团队已进行深入沟通,将利用双方的知识产权增强整体产品研发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