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民日报12月5日第8版
践行“美丽公约”,共赴美好生活
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以来,“美丽公约”公益团队的伙伴们一直沉浸在激动和喜悦中。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这给了我们很大的鼓舞,为‘美丽公约’前行指明了方向。”“美丽公约”主要发起人史宁说,团队致力于传递文明旅游理念,号召大家从自我开始、从点滴做起,爱绿水青山、爱志愿服务,共同出力创造美好生活,为美丽中国加分添彩。
回想起过去近五年的探索实践,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浮现眼前,史宁与伙伴们更加坚定了践行“美丽公约”、共赴美好生活的决心。
行动·让世界更加美好
“爱绿水青山、爱健康快乐、爱主动互助、爱诚信买卖、不乱丢垃圾、不乱刻乱画、不乱躺乱卧、不大声喧哗、遵守旅游目的地的管理规定和尊重当地人的习惯、信仰、风俗。”这10条文明约定,是“美丽公约”行动向游客发出的倡议。从清理进藏公路沿线旅游垃圾行动开始,“美丽公约”行动几乎得到全体进藏游客的认同和支持,被广泛传播,引向全国。
在西藏自治区,芒康县普拉村的藏族“美丽公约”小卫士志愿者扎西措姆说:“我有两个心愿,一是想做一名演员,另一个是想让我的家乡也像大城市一样干净、美丽。”扎西措姆是电影《冈仁波齐》的主要演员。拍摄过程中,她亲眼看到进藏公路沿线旅游垃圾污染的情况,她也去过广州,美丽整洁的城市环境给她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成为一名“美丽公约”志愿者,她正在努力实现自己的第二个梦想。
在日喀则市,西藏自治区道德模范尼玛次仁第一次见到“美丽公约”发起人史宁时,激动地说:“看到全国各地的游客志愿者到西藏,宣传文明旅游,保护高原环境,亲手清理公路边的旅游垃圾,给我们很大的鼓舞!我们一定要加入进来”。2016年开始,他拉着朋友一起加入“美丽公约”行动。与此同时,中国旅游志愿者美丽公约拉萨志愿服务队成立了,旅游从业者、游客、学生、公司职员、机关干部等纷纷加入,把“美丽公约”传递给了更多的人。
在内蒙古,“我想让家乡更加美丽,想让环卫工人不用太辛苦,用我们的力量保护地球。”“美丽公约”小卫士志愿者任弈宁连续两年参加了在鄂尔多斯开展的“美丽公约”行动,面对电视镜头自豪地说。
在安徽,看着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在黄山风景区开展垃圾带下山活动,黄山市旅游委员会副主任白俊华高兴地说,“美丽公约”行动太棒了,志愿者们很了不起,游客与市民共建共享文明环境一直以来是我们追求的目标。首先,我个人加入“美丽公约”行动,不仅要把黄山活动搞好,以后“美丽公约”在其他城市开展活动,我也要抽时间赶过去参加。
“美丽公约”行动在全国游客中刮起了文明旅游风。 2015年10月,史宁在北京国际摄影周上向参会的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作了汇报。李金早赞赏地说,你们做的很好,“美丽公约”这样的行动正是国家旅游局所倡导的。国家旅游局监管司的同志会和你们联系,支持你们的行动!史宁握住李金早局长的手,内心激动不已。
2016年6月25日开始,“美丽公约”的蓝丝带擦亮天路行动正式由国家旅游局主办。活动现场,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副亲自系上“美丽公约”蓝丝带后鼓励说:“要让蓝丝带成为代表中国游客文明旅游的亮丽风景线,相信美丽公约志愿者会做出更好的成绩。”
初心·让旅行更加精彩
国家旅游局为“美丽公约”行动连续点赞,令史宁与小伙伴们惊喜、兴奋。
当前,中国正迈向全域旅游时代,对游客的文明素质与旅游目地的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美丽公约”是中国游客之间、游客与旅游从业者之间自发的心灵沟通与美丽约定,共同传递新时代正能量,这正契合了国家旅游局大力提倡的全域文明旅游理念,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越来越多的人认同并参与到“美丽公约”行动中来。
“我是‘美丽公约’的一员,我会尽全力利用各种机会为‘美丽公约’宣传,把正能量传播到全国各地,这也是我们主流媒体新闻工作者应该大力宣传的。”纳森是央视新闻主播,2016年被国家旅游局授予“文明旅游公益大使”称号。他加入“美丽公约”行动后,多次带领志愿者们在成都、鄂尔多斯、阿拉善、黄山等地开展清理旅游垃圾行动,从捡起脚下一片纸屑开始,为志愿者做行动表率。
“‘美丽公约’行动是我们的公益梦想。我至少要拿出十年的时间,全身心投入把活动做好,让参与的每一位志愿者都有完美收获,让‘美丽公约’留在每个人心中。”殷泽魁是“美丽公约”全国活动部部长,加入前从事了近十年教育工作。在他看来,从教育行业投身到公益事业,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用心做好一件事,影响周围更多的人,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每次看到全国各地志愿者在朋友圈中分享“美丽公约”行动的图片时,史宁、刘畅、林坚这三位发起人都激动不已。随着“美丽公约”活动的开展,志愿者的身影出现在山川、湖泊、海滨、江河、沙漠、草原、公路、古城等地,“美丽公约”大眼睛气球的标志格外耀眼。看着曾经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三位男子汉都热泪盈眶。做为“美丽公约”的创立者,他们知道这些成绩来之不易,内心也十分清楚未来的艰辛和挑战。
回想五年来的历程,史宁感慨道,“美丽公约”发展壮大到今天的规模,十分不易,离不开国家旅游局、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等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鼓励,没有大家的共同呵护,就没有“美丽公约”的品牌影响力。
“美丽公约”成立之初,史宁与团队想去动员各大旅游企业赞助“美丽公约”行动,通过文明旅游宣传带动旅游目的地品牌美誉度的提升。可与众多旅游企业进行了沟通交流,包括很多国内一流的旅游品牌,但得到的赞助微乎其微。很多企业负责人听了他们方案,干脆直截了当地说,我们的目标就是盈利,“美丽公约”无法看到回报,我们是不会赞助的。
有一次,“美丽公约”团队得知一个急需提升旅游品牌形象的著名旅游城市对“美丽公约”行动感兴趣,该城市旅发委主任同意会面谈合作。史宁立刻从北京出发,坐了两千多公里的飞机准时赶到这位领导的办公室,没想到对方匆忙收拾公文包说,我没时间和你细谈,你们来义务做志愿者服务我们欢迎,让我们出经费不可能,没有这个预算。不到五分钟,这次拜会就结束了。看着楼道中逐渐远去的身影,史宁更加坚定了通过“美丽公约”伙伴自己力量来解决资金难题的决心:一边做志愿服务,一边发行文创纪念品,让“美丽公约”的理念流通到游客的旅行生活中,时刻提醒游客文明旅游,传播正能量。
愿景·让文明永驻心田
从拉萨到大理,从北京到深圳,从上海到黄山、南京、成都、鄂尔多斯、银川……“美丽公约”在传诵,“蓝丝带”在传递,一支又一支“美丽公约”志愿者服务队自发组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美丽公约”行动中,美好生活是大家共同的追求与向往。志愿者所到之处,全民微行动、共建全域文明城市蔚然成风。“美丽公约”公益团队已经成为中国旅游志愿者系统中一支重要的力量。
正能量、获得感是参加“美丽公约”志愿服务队最深刻的感受。四川省雅安市民彭建东被誉为“正能量大帅哥”,多次奋不顾身见义勇为,在危难中挽救他人生命,今年在雅安组建了“美丽公约”志愿者服务分队。他说,我们雅安户外俱乐部一直有宣扬文明旅游、保护环境的传统,现在加入“美丽公约”,我们更加有信心、有凝聚力,要带动更多的市民加入志愿者服务行列,共同呵护美丽的家园。
这些日子,史宁他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结合“美丽公约”行动,将党的十九大精神落细落小落实,让“美丽公约”行动影响更多的市民、游客。史宁说,“美丽公约”三大项目布局逐渐清晰明朗,“擦亮天路”号召全体进藏游客文明旅游保护高原环境,用实际行动清理进藏公路沿线旅游垃圾;“蓝丝带”是面向全国游客进行推广,号召游客系上蓝丝带,做文明旅游践行者;“小卫士”是专门为少年儿童设计的活动形式,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成为讲文明、守公德、有爱心的文明旅游小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