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樱桃小财女
这个是以前的【樱桃小房子】,现在的【樱桃大房子】的备用号,资讯都发在“樱桃大房子(ID:ytdfz8)”上了,如果樱桃大房子又找不到了,到这能找到樱桃。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医生  ·  超靠谱!讲一个淡法令纹的好办法,每天 1 ... ·  14 小时前  
丁香医生  ·  10 个容易诱发「痔疮」的坏习惯,你中招几个? ·  14 小时前  
丁香医生  ·  咳嗽迟迟不好怎么办?试试线上问医生 ·  昨天  
丁香医生  ·  这些囊肿很危险,体检发现要警惕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樱桃小财女

不厚道的李家的城

樱桃小财女  · 公众号  ·  · 2019-06-26 22:15

正文

文章来源:混沌天涯客

01



2018年,香港人口突破730万,人均居住面积只有161尺(大约15平米)。


短剧《碌架床》中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


35平米的小房子,两室一厅,蜗居着6个人。除了父母,还有黄家谦、 黄家全 两对年轻夫妻。


两兄弟结婚后没有房子,只能一起同住上下铺,时间长了,做爱都要默契地错开时间。黄家谦定个闹钟,半夜里等哥哥嫂子睡着了,再起床找老婆。


渐渐的,老婆养成了睡着觉做爱的习惯。


为了房子,两兄弟视如仇敌,都憋着劲折磨对方,让对方忍不住了搬出去。


为什么不出去租房?剧中黄家谦算了笔账:他们两夫妻月薪才3万,首付难攒够;即便攒够首付,余下的贷款也要还一辈子;出去租房,就相当于给别人还房贷。但是只要把哥哥气跑了,房子就是他的了。


混乱中,老父亲终于忍无可忍。他做出决定,谁先让他抱上孙子,谁才有资格继续住下去。


于是,两对夫妻把性生活看成了战争,时时刻刻憋着劲儿战斗。房事,决定着房子。


黄家谦和老婆试了很多次都不行,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自己精子质量太差。无奈之下,他去找发小张洛文求救。张洛文是两兄弟共同的好友,特点是肯帮助人。


方法让人哭笑不得,黄家谦主动请张洛文给他戴绿帽。反正妻子睡着觉做爱,神不知鬼不觉。



终于天遂人意,老婆怀上了孩子,黄家谦刚在饭桌上对着全家人嘚瑟,就被泼了冷水,嫂子也怀上了。


怀孕晚了一步,还可以在生产上抢先。黄家谦像疯了一样,老婆早产,他兴奋之极。他的人生,全押在这个孩子身上。


再一次,老天又遂了他的意,孩子生下来了,哥哥搬出去了,房子是他的了。


两兄弟的孩子渐渐长大,有一次偶然遇到,他们发现两个孩子长得真像,都像他们的发小张洛文。



02



2018年,香港公屋的申请数达到27.23万,排队时间平均要5.1年。


从土地面积来看,香港有超过70%的未开发土地。 但让外界看不懂的是,香港人一方面批评港府推地过慢,另一方面,港府的土地开发计划几乎都遭到抗议和反对。


在五个水域填海以增加土地的计划,被指责不停; 在新界东北区建新市镇的计划,从90年代开始研究,至今已有20年,尚未动工。


20年,一代人长大了。


不能动工的理由很多,每一条说出来都是冠冕堂皇。


首先是环保,在环保人士看来,填海造田会毁坏海洋生态,小鱼小虾螃蟹鲨鱼就没地儿自由划水可不行;新界东北部还有菜地农田公园,城市建起来就破坏了山山水水。


环保的声音有多强大,看看周星驰的电影《美人鱼》就知道了,这部创造票房纪录的电影,剧本就是按照环保的思路写的。


其次是专家,他们觉得市区有许多旧楼亟待重建,拆旧建新可以增加不少住宅面积,一举两得。港府舍近求远到郊区搞新城,实在是瞎胡闹。


别小看专家,他们多在高校任职,一番话就能让底下的学生热血澎湃。


可是专家和学生体验不到,香港的“钉子户”多么令人头疼,哪怕有一户不搬,谈判就要旷日持久,一拖就是好几年。



更令人头疼的是,好不容易搞完拆迁,可以开发了。但是盖楼这种活,官员、专家、环保人士都干不了,得找地产商来干。香港的地产商,可是出了名的囤地捂盘。


他们不是不动工,而是慢慢的动工,一点一点的开发,挤牙缝似的推出新盘。这种龟速开发的结果,就是房子始终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攀升。


有民间机构调查,香港可开发的住宅用地,超过20万平方米落入四大地产商的手中,领头的就是李嘉诚的长江实业。



03



在香港人眼里,李嘉诚的形象就像是月亮的脸,偷偷的在改变。


最初他是穷小子白手起家的榜样。


50年代,李嘉诚筹集5万港元创立长江塑胶厂,产品是一些普通的塑料玩具和家庭用品,靠低廉的价格出口至欧美市场,赚的是很辛苦很辛苦的钱。


最初10年间,他每周都要工作7天,每天至少工作16小时,工厂人手不够,自己要身兼买货、接单等工作,经常睡眠不足,早上必须以两个闹钟起床。


这种形象熟悉吗?我们周围不缺这样的老板,他们勤劳肯干,身体力行,有时候耍点小狡猾,弄出些不达标的劣质货,克扣拖延一下工人工资。但他们是最广大的制造者,无论是今天的中国制造,还是过去的香港制造。


但是很快,李嘉诚变了,从小老板变成大老板,从制造业走向房地产。


70年代,李嘉诚创立了长江地产,买地盖楼,很快就挂牌上市,规模不断扩大。十年之后,他在股市玩了一出蛇吞象,以6.39亿港元从汇丰银行手中买下和记黄埔22.4%的股份。


这个价格比市价便宜了一半,而且更馋人的是,李嘉诚可以分期付款,首期只用付20%。而且就连这两成的定金,也是汇丰银行贷款给他的。


收购的时候,和记黄埔旗下有180家公司,业务遍布香港各领域,李嘉诚相当于拿下了“半个香港”,一跃成了“超人”。


造塑料花的小老板成为历史,飞在半空的超人已经不接地气,但是李嘉诚继续飞升,成为“亚洲首富”。


1999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李嘉诚首次被福布斯评为亚洲首富。此前的十年间,他大举投资内地,深圳盐田港、长安街的东方广场、重庆大都会广场......内地飞速发展,李嘉诚的资产也飞速增长。


从内地获利无数的李嘉诚,回头又加强了对香港产业的控制,码头、房产、水电、通信、零售、交通......李家的城,谁也离不开。



04



香港一学生在作文《李家的城》中写道:


“李嘉诚,名副其实,香港就是李家的城。他是我们的上帝,万物都是他所创造。当然,香港传说中的三位一体就是他 们:李嘉诚、李泽楷、李泽钜。他们的力量远超人类,为打工仔遮风避雨,使香港免受风球、暴雨的侵袭。他们付出了那么多,只是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这都是诚哥的伟大。”


只希望我们可以准时上班,不准时下班,说得真是绝妙。对比一下今年马云关于996的言论,当一个老板飞升到神的级别后,对员工都充满着“人性的关怀”。


李嘉诚的脸,一点一点变成墨色。


2005年,李嘉诚捐赠十亿港元给香港大学医学院,校委会一致通过决议,将医学院命名为李嘉诚医学院。此事引发轩然大波,港大师生一致不忿同声谴责。


仅仅改个名字,港大师生就足足闹了8个月,李嘉诚嗅到了香港人对他的不友好。


到了2013年,香港多个团体要求港府创设“李嘉诚税”,通过财富再分配解决香港的贫富悬殊。用一个人的名字来命名一种税,要不是急疯了,香港人也不会想出这么一招。


后来又有了香港码头工人针对李嘉诚的罢工,他们联合学生和市民包围了长江大厦,誓要与剥削他们工资的李嘉诚抗争到底。


对此李嘉诚怎么办?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赶紧着吧。可是天下之大,去哪儿?



根据财报,截至2018年底,长和的总资产为12322.44亿港元,其在香港及内地的资产分别为700.33亿港元和724.05亿港元,合计为1424.38亿港元,按此计算,长和在香港及内地的资产占其总资产的比重仅为11.55%。


香港不是根吗?内地不是母亲吗?为什么两地的资产加起来,还不及他在英国资产的三分之一。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