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女儿派
我家有女儿,有女万事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研大匠  ·  动真格!27名院士候选人,被处理 ·  昨天  
参考消息  ·  哈梅内伊告诉哈马斯:你们战胜了 ·  2 天前  
募格学术  ·  DeepSeek爆火!我们又该如何利用AI提 ... ·  3 天前  
NaturePortfolio  ·  超级计算机“前沿”的一天 |《自然》长文 ·  4 天前  
募格学术  ·  他是DeepSeek关键人才!差点留在美国…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女儿派

开学一再延迟:孩子,我为什么要求你少看电视多读书?

女儿派  · 公众号  ·  · 2020-03-24 19:35

正文

讲真,把孩子交给屏幕上的虚拟世界,除了能让我们轻松一些之外,没有任何好处!!!

——鹿妈

作者 | 未未

来源 | 樊登小读者订阅号(ID:fandengxiaoduzheshuo)

亲爱的女儿:

就在刚刚,我们又一次爆发了争吵,争吵的起因还是因为我不让你看电视。

你生气地问我:“我不想去看书,书有什么好看的,为什么不让我看电视?”

看着你气愤的面孔,委屈的眼泪,我一阵阵后悔。

这个假期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们不能走亲访友,不能进行户外活动,你不能按时开学,为了能让你安静一会儿,让我能好好休息一会儿,疲累之余,我就打发你看电视。

你看上电视后,可以安静地一坐小半天,整个世界都清净了,也不闹腾了,也不找麻烦了,我当时真是轻松极了,可我没想到反弹的后果这么快,这么严重。

这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因为过多地盯着电视,你不停地揉眼睛,因为担心你会近视,我限制你看电视的时间,但是没有想到,原来爱看书有规矩的你,现在每天都会跟我来一场争夺战,先是撒娇,再是撒泼,最后是我们爆发一场争吵,只为了多看一会儿电视。

你已经长大了,能听懂道理了,我不想因为这件事情影响我们母女感情,所以要好好跟你说说我为什么让你少看电视多读书。
01

女儿,你有没有发现你最近情绪变了,你变得很焦躁,你以前在家的时候,很能安排自己的生活,即便我不能陪你玩,你也会一边玩玩具,一边嘟嘟囔囔地编剧情,或者是自己找本书来让我跟你讲,很能怡然自得。

然而现在,每天一睁眼就是问我: “妈妈,我今天能看电视吗?”

如果不让你看,你就各种找茬不顺心。

而一旦看上电视,喊你也听不见,问你也不答话,偶尔跟你交流,你还非常不耐烦。

一旦电视关了,你就无所事事,异常烦躁。

现在你再也没有那么多奇思妙想,再也没有那么多的为什么,妈妈却很怕,怕你再没有了自己想象的能力。

那天我让你给我讲讲你看电视的内容,猛然惊觉,你就连重复电视的内容都是颠三倒四的,没有耐心给我细致地讲,有些内容你甚至不知道怎么用语言来描述。

妈妈之前只是觉得电视会让你丢掉想象力,没有耐心,但不知道对你的语言发育也会有影响。

我后来查了一下资料,发现美国人曾经对语言障碍和电视的关系做过一项研究,这项研究建立在从六十年代至今的大学入学的语言测试上。

在电视进入美国家庭以前,语言测试的平均分是550,六十年后,30%的家庭都有了电视机,平均分掉到540,到了七十年中期,93%家庭拥有电视后,平均分掉到了500以下,从那时到现在这个分数都没有变化。

而且科学研究表明, 电视的声光刺激和画面的刺激让大脑一直维持在较原始的区域运作,无法刺激思考区域的发展。

教育心理学家海莉在引起广泛讨论的《心灵危机》一书中指出,如果儿童缺乏思考的习惯,电视节目就算提供丰富的信息,也无法让孩子变得更聪明。

也就是说如果再让你长时间地看电视,你将会养成不动脑子的习惯,而这会让你在学习的时候注意力难以集中,从而无法获得好成绩。

英国教育专家马丁·洛森说: “如果你能让孩子在12岁之前不看电视,他们终生都将获益。”

看到这些资料我真是后悔极了,我不该贪图一时的便利,给你养成了这个坏习惯。

02

女儿,你还记不记得去年我们跟阿姨家一起出去旅游,你说你很喜欢他们家的小姐姐,你长大了也想像那个小姐姐一样懂得那么多。

你说小姐姐真会讲故事,绘声绘色,她讲完你就像置身其中一样,当时你满眼都是崇拜。

妈妈现在告诉你,那是因为小姐姐读了很多书。

高尔基说:
“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小姐姐说出的话生发了你的想象力,给你私人的想象空间,在这个私人的空间中,我们自己是造物神,我们创造的画面和空间是随着阅读的进程来慢慢实现的,凭着自己的阅历和认知跟作者的思想同步,这跟你读书是一样的。

比如安徒生的童话故事《丑小鸭》,其中有一段景物的描写:
这正是夏天!小麦是金黄的,燕麦是绿油油的。

干草在绿色的牧场上堆成垛,鹳鸟用它又长又红的腿子在散着步,噜嗦地讲着埃及话。

这是它从妈妈那儿学到的一种语言。

田野和牧场的周围有些大森林,森林里有些很深的池塘。

的确,乡间是非常美丽的,太阳光正照着一幢老式的房子,它的周围流着几条很深的小溪。

从墙角那儿一直到水里,全盖满了牛蒡的大叶子。

最大的叶子长得非常高,小孩子简直可以直着腰站在下面。像在最浓密的森林里一样,这儿也是很荒凉的。
寥寥几句,通过景物将一个静谧祥和的乡间夏日展现,通过这些文字的描述,我们可以从远处看到近处,从静态看到动态,从大森林看到小叶子,甚至能感受到阳光的普照,溪水的流动,这是文字的魅力。

而这样美好的景物在电视中就是一闪而过的镜头,你这个年纪还没有办法去体会镜头后所要表达的思想,你也没有办法从这个镜头当中学到写作的技巧。

你羡慕小姐姐的博学多识,羡慕小姐姐去趟故宫都能讲出来那么多学问,可你自己不静下心来细致读书,怎么能汲取知识,又如何能探索未知?

如果你读过《红楼梦》,知道王熙凤出场时: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那我们在参观故宫服饰时,你是不是也能与小姐姐讨论几句,是不是也能跟小姐姐感叹一下中国服饰的光彩,感受一下中国服饰文化的博大精深、底蕴深厚、魅力常驻?

你老是问我,同样一件事为什么小姐姐就能讲得与众不同,就能想到我们都想不到的地方,妈妈告诉你,这也是小姐姐读书的结果。

不同的人看同一本书因为人生阅历的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思想方式不同,得到的感悟也不同。

鲁迅说:
“一部《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好的文字能贯彻人心,引发读者自身的思考,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人物情绪,感悟人生经验。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影视作品是导演和演员对作品理解后的演绎,我们看见的是别人对文学作品的解读,并不是我们自己思考后的解读,所以妈妈让你多读书,因为多读书才可以让你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有自己的见地和认知。
03

记得在你还小的时候,妈妈每天都会跟你进行亲子阅读。

那时候妈妈买了很多童书,只要故事精彩有趣,三观正,都给你读,一开始你太小坐不住,注意力时间短,哪怕三五分钟的时间,我也会读给你听,后来你就形成习惯了,觉得读书也是玩的一种。

我把你的书都摆到你能够到的地方,方便你随时去拿,随时去玩儿,等到两三岁的时候我还给你准备了一个专门的小书架,我把小书架放在家进门的地方,你每天就坐在书架前玩,没事儿就拿本书出来看看,自己看不了的就让我给你读。

我从来也不干涉你读什么,没有强迫你喜欢我觉得好的书,妈妈知道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即便小,也是有自己的喜好的,只要你愿意读就好。

有段时间你非常喜欢车,我给你买了很多这个类型的书,但买回来你一点也没看,我想钱白花了,没想到你过了两个月突然就爱不释手了,小孩子真是太善变了。

所以后来我就把书架最前面放你经常看的书,然后隔一段时间换一部分你没看过的,慢慢的这些书你就都看了,而你看过的书,我过一段时间再放上去,你又像拿到新书一样兴奋。

妈妈决定从今天开始要跟你一起再把读书的习惯捡起来,用各类书籍把你的小书架再次填满,妈妈希望你能读各种书籍,拓宽眼界,放大格局,用读书去感受这个丰富的世界。

妈妈还记得在你两岁半的时候,你非常喜欢《菲菲生气了》这个绘本,里面的每一个句子你都会背了,有一天带你去河堤上玩,那一天天气很好,日朗风清,我们躺在吊床上,你突然说了一句:“微风轻吹着头发。”

妈妈当时的惊讶无法言表,因为真的很应景。

你看好的文字真的就是这么神奇,看到合适的场景,就会脱口而出。

《白鹿原》里朱先生说:
“世间一切佳果珍馐都经不得牙齿的反复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儿也没有了。

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样一句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己尽反而觉得味道深远。

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


妈妈以后跟你一起诵读经典,一起拓宽我们的知识,一起关注书中的细节,一起感受书中不同人物的命运,我们年岁不同,阅历不同,即使读同一本书感悟也会不同。

亲爱的女儿,妈妈不是不让你看电视,经典的影视作品自有它的好处,能强化美感、色彩的搭配、光影的转换,能起到打动人心,产生共鸣的作用,带给观众不同的意义和深刻的道理。

但这些都是在你有了控制力,有了基础的社会认知之后,才能体会的经典和美妙。

在你现在的年纪,你还是应该多读书,多思考,因为文字的力量和作用是缓慢而深邃的,阅读书籍对于你的性格、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妈妈不想你因为一时的快感而造成终身的遗憾,妈妈希望你能在将来变得温暖有力量,背包里常有诗和远方。

爱你的妈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