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相约新会
新会人,新会事,尽在“相约新会”——新会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运营。
51好读  ›  专栏  ›  相约新会

【新会风物】什么?最早记载古井烧鹅的,居然是《金瓶梅》?

相约新会  · 公众号  · 广东  · 2017-03-04 18:08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新一周,

林老师又有什么要和我们分享的呢↓↓↓

“古井烧鹅”香飘四方,是远近驰名的新会美食。“古井烧鹅”也是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手工制作技艺,2009年列入江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井烧鹅”的大名常常见诸报刊,各大电视台媒体频频来拍摄并播出专题影片,名声越来越大。

▲《古井烧鹅》 By青藤@紫筠


旧称“鹅炙”

传说古井烧鹅起源于700多年前,由随南宋行朝流亡到新会崖山的宫廷厨师所传。古井就在当年的崖山。但 “烧鹅”一词出现稍晚,在明代小说《金瓶梅》中见5处,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也有提到。 此前的历史记载中,难以找到“烧鹅”的字眼,是否还未流行烧鹅的制作呢?


原来,之前文字较多出现为“ 鹅炙 ”,如《南齐书》、唐李延寿《南史》、唐欧阳询《艺文类聚》等。唐诗中如韩翃《送丹阳刘太真》“ 下箸已怜鹅炙美,开笼不奈鸭媒娇 ”,宋词中如刘克庄《贺新郎》“ 盘龙痴绝求鹅炙 ”。古诗还有云:“ 鹅炙新鲜嫩又肥。 ”《南史》还有一段这样的记载:“ 淹素能饮啖,食鹅炙垂尽,进酒数升讫,文诰亦办。 ”说到江淹食烧鹅饮酒办文诰的趣事。可见,烧鹅历来是美食,烧鹅的历史悠久,已远不只700年了。粤式烧鹅是传统名馐,人气指数远高于北京烤鸭,而“ 古井烧鹅 ”是粤式烧鹅代表作之一。

▲《鹅炙》 By青藤@紫筠

鹅最宜烧

鸡鸭鹅“三鸟”是食得最多的家禽,鸡的吃法多种多样,而鸭腊起来吃最常见;但鹅肉质粗,干腊无味道,蒸了也不好吃,宜焖、宜烧,这样才入味、浓味。可焖马铃薯、香芋,更适合烧来吃。古井本地民间俗谚“鹅享娘肠猪笨地”,“ 鹅享 ”即鹅额部黑褐色突起的大疣,“ 娘肠 ”指猪仔肠,“ 猪笨地 ”指猪咀,这些食物都脆口好吃。烧鹅皮更是精华,不单脆,而且香。还有一句民间歇后语形容:“ 烧鹅皮、腊鸭骨——香。 ”烧鹅下酒,味美无伦,新会俗语“ 一个鹅头四两酒 ”,一个烧鹅头就够下酒四两了。可见烧鹅深受人们喜欢。


古井烧鹅是本地区最出名的烧鹅,可概括为16字突出特点:“ 色泽光亮 ”,看外表已诱人食欲;“ 皮香甜脆 ”,吃入口更感其味;“ 肉滑骨酥 ”,慢慢咀嚼渐入佳境;“ 肥而不腻 ”,吃完了也不觉厌饫(粤音意,饱食),还让你“ 返寻味 ”(方言)。笔者十数次品尝过“ 恒益 ”老字号的古井烧鹅,美味令人难忘。烧鹅味可分出清浊,外地很多烧鹅调味太浓,有的还涂上辣椒油,味道有喧宾夺主之嫌,而“恒益”突出“ 鹅味 ”。


其妙在烧

古井烧鹅如此美味,其制作必定有内里乾坤,其妙在“烧”:

一是烧什么鹅? 所选的是乌鬃鹅,从头顶沿颈背至躯体有一条黑色鬃状绒毛带,有“三黑(嘴黑、毛黑、脚黑)三细(头细、颈细、骨细)一矮(脚矮)”的特点,肉质结实,体重适度,个头太大的不好吃。

▲乌鬃鹅


二是用什么烧? 需要讲究燃料。据新会民间总结,用柑柴、瓦罉煮饭或煲狗肉别有香味;焖田鼠用荔枝树柴特别好吃。而古井烧鹅的烧炙必用明火;用柴定要荔枝树的。有师傅尝试用柑树柴,虽也不错,但稍为逊色。荔枝木耐火、少烟、少树脂,这样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对烧炉保持恒温,又不给烧鹅带来烟味,使成品色泽透亮并带有荔枝木的清香,起到特殊作用。为淋漓尽致发挥荔枝柴的作用,还要先行将柴彻底晒干,均匀劈破,烧的过程中适时添加。当然,如何掌握火候,师傅有秘诀。

▲恒益店用来烧制古井烧鹅的荔枝柴堆(林福杰 摄)



三是配什么料? 是特殊烤制酱料。用芝麻油、传统生抽王、砂糖、盐、酒、蒜茸、五香粉、汾酒、桂皮、茴香、新会陈皮,还有不向外传的独门秘方,按不同的比例调配成烤制酱料。

此外,为保证烧鹅脆皮,加工中途采用冷冻处理,烧了冻凉,凉了再烧。



版权声明
公众号如需转载“相约新会”原创内容,请后台联系授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猜你喜欢

🔗 【紧急辟谣】别再传了!司前有人吃大盘鸡感染H7N9死亡?真相是……

🔗 【重磅】会城人民路要建商住小区!规划1300多户,有幼儿园、停车场……

🔗 【扩散周知】新会人注意!这几种字母开头的20元纸币可能是假币!

🔗 【全城征集】“春暖行动——爱心乡村行”,名额只有20个!约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