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谷雨计划-腾讯新闻
支持非虚构作品创作与传播,致力于耕耘中国故事,分享对现实的理解。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读嘉新闻  ·  大S代言广告被撤下,品牌回应 ·  昨天  
读嘉新闻  ·  大S代言广告被撤下,品牌回应 ·  昨天  
央视新闻  ·  永远相信美好的事情即将发生 ·  2 天前  
新华网  ·  官宣!开幕式中国代表团旗手揭晓 ·  3 天前  
人民日报  ·  【夜读】新年开工第一天,布局你的2025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谷雨计划-腾讯新闻

一场关于出行的记忆 | 谷雨征集

谷雨计划-腾讯新闻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20 14:14

正文

1967年,长安街上市民早晨上班的车流。摄影 /翁乃强


从上班到回家,从返乡到逃离,出行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日常琐事和生命历程。


王小波乘火车到云南,开始了他特立独行思考的余生;史铁生坐着轮椅,写尽了地坛的春夏秋冬;贾樟柯把镜头架在奉节江上的船里,抓住了一个晃悠悠的三峡。身体走着的时候,心也常常在成长和思考的路上。


在二零一七年的谷雨时节,谷雨故事邀请你来分享一场关于出行的记忆。


我们选择了以下几个主题:


共享单车


2017年3月29日,北京,中国的上班族们正使用共享单车骑过天安门广场。 摄影: Kevin Frayer


2016年的冬天,原本略显单调的城市街景被各种颜色的自行车激活了。这些号称解决人们“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共享单车们,实际上正野心勃勃地载着我们奔向生活方式的变革。


共向单车带给我们的是小巧简单的真人实景寻车任务,当然也避免不了高峰期搜索失败的挫败感。它给我们选择,试探我们的素质,激发我们的正义感。


它指给我们看平时看不到的风景,引诱我们骑着它去平时不会去的地方。


这个春天,你与共 享单车有着怎样的故事?你骑着它去了哪些地方,认识了哪些人,开始了哪些不曾想过的生活方式?


不可复制的出行


《绿皮火车》 摄影: 钱海峰


出行方式本身的变化是一个关于时代和时间的故事。


也许在妈妈的讲述中,第一次去爸爸老家那最后一段稀泥路,她坐在牛车上一路颠簸;如今你们开着小轿车,沿着从省道分出的水泥路直达老家门口。


也许你第一次离家上学坐的那趟绿皮火车,毕业时已经变成高铁。


也许时隔数年回到家乡的你,再也找不到驶往某个地名的公交线,或者找不到那个站在熟悉路口等你的人。


给我们讲述这样一场不可复制的出行吧。面对物与人的变迁,你又是怎样的心境?


投稿须知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