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集微网
集微网,半导体、手机行业专业信息服务平台,使用帮助请发送help。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OL中关村在线  ·  骁龙8至尊版新机怎么选?这四款闭眼入 ·  13 小时前  
ZOL中关村在线  ·  iPhone 16遭禁售危机,苹果掷千万求解除 ·  13 小时前  
EETOP  ·  说碳化硅高富帅 是有原因的! ·  19 小时前  
EETOP  ·  台积电或涨价20%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集微网

SMIC创始人张汝京离开新晟半导体,去向不明;中企出数倍年薪吸引韩国技术人才 韩政府担心苦无对策

集微网  · 公众号  · 硬件  · 2017-06-11 07:21

正文

1.SMIC创始人张汝京离开新晟半导体,去向不明;

2.中企出数倍年薪吸引韩国技术人才 韩政府担心苦无对策;

3.沈阳四项重大技术装备将获国家保险补贴;

4.纳思达溢价百亿收购 年亏58亿资产谜团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1.SMIC创始人张汝京离开新晟半导体,去向不明;



集微网 6月10日消息


今日,上海新昇半导体官方微信发布消息宣布,张汝京博士决定于2017年6月30曰为止不再担任新昇总经理职务,但继续担任新昇董事。王福祥先生也决定不再出任董事长,但同时还将继续担任董事职务。


新昇官方表示,新昇能够快速发展到今天的程度,两位先生功不可没。当年在大硅片项目缺乏投资之时,是王福祥先生挺身而出,成为新昇的创立者之一,并带领新昇逐步发展成为一个越来越成 熟的公司,如今新昇的美好前景已经吸引众多投资者纷至沓来。


张汝京博士为新昇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他领导新昇团队在创纪录的时间内建成了一个现代化的工厂,在极短的周期内拉出了第一根晶棒,目前已经把论证样品送至我们的潜在客户,并取得了阶段性认证成果。我们坚信,这些成就标志着张汝京博士在国际半导体行业中辉煌职业生涯达到的顶峰。因此,对于新昇迄今为止取得的重大成绩,上海硅产业和新昇都应该深深的感激这两位先生。



此外,新昇还宣布了两项管理层调整:


1.重新选举产生的第三届董事会,其5名成员包括:Nabeel Gareeb (董事长),李 炜(法定代表人),王福祥,张汝京,梁云龙。


2.成立一个首席执行官办公室,其成员为李炜和BangNguyen。6月下旬,张汝京博士将和该首席执行官办公室开展交接工作。




资料显示, 张汝京 毕业于台湾大学,于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获得工程学硕士学位,并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曾在德州仪器工作了20年。他成功地在美国、日本、新加坡、意大利及中国台湾地区创建并管理了10个工厂的技术开发及IC运作,担任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总裁。2009年11月10日,中芯国际创始人兼CEO张汝京宣布辞职。


张汝京先生再次复出主导的上海新阳大硅片项目备受业界关注。据悉,该项目2014年6月已完成了公司注册(上海新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并落户上海东南的临港。该项目规划总投资18亿元,预计初期月产能达15万片,之后可扩增到60万片,项目预计2017年开始量产。


2.中企出数倍年薪吸引韩国技术人才 韩政府担心苦无对策;


资料图:2014年5月9日,韩国三星电子在西安高新区一期投资70亿美元的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竣工,开始生产最先进的10纳米级V-NAND闪存芯片。新华社记者刘潇摄

  韩媒:中企出数倍年薪吸引韩国技术人才 韩政府担心苦无对策


  来源:参考消息网


  参考消息网6月11日报道 韩媒称,一名曾担任过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高管的韩国人,两年前在中国台湾以自己的名字成立了一家半导体公司。该公司名为半导体咨询公司,实际上是根据大中华地区企业的要求,输送韩国半导体人才的一家人力资源外包公司。这名韩国人的角色是中介,从韩国企业中挖来人才,再送往中国企业。


  据韩国《亚洲经济》6月7日报道,根据产业界6日消息,中国企业正在有组织地挖走韩国优势产业人才,并且已经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从化妆品、食品等基本生活用品领域,到信息通信、半导体、生物科技等尖端领域,中国企业的高薪诱惑已经使不少韩国技术人才自愿跳槽。


  报道称,尤其是不少韩国人才正在帮助中国的半导体业崛起,令韩国政府和业界高度紧张。尽管连政府调查机关都已经出动,严防国内半导体尖端技术外泄,但却还是没能找到有效方案,只有盯住已经退休的技术人员再就业。


  报道称,这名韩国人正是这样的例子,曾是太阳能(5.600, 0.00, 0.00%)半导体领域专家的他退休后成立公司,不断地将韩国的技术传送给大中华地区的半导体企业,已经成为圈内的知名人士。


  业界相关人士说:“大概从一年半前开始,该韩国人的半导体公司就和中国企业联手共同做项目。中国企业的最主要目标就是引进整个半导体生产线上的工程专家。”


  尽管韩国调查机关一直在密切关注这家公司,但由于没有好方法阻止人才外流,也仅止于监控的状态。目前,只有各公司在想办法挽留住自己的人才。


  报道称,中国的半导体企业为吸引韩国人才一掷千金,开出的年薪是韩国企业的3-10倍,同时还提供住房和车,并承诺解决子女教育问题等。



3.沈阳四项重大技术装备将获国家保险补贴;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刘洋)记者6月10日获悉,沈阳三家制造业企业创新生产的四项重大技术装备成为国家今年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试点工作拟补助项目。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是中央财政首次对工业领域实行保费补贴的险种,该保险也将解决沈阳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后顾之忧”。


  这四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分别为特变电工沈阳变压器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750kV单相多级换流变压器、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0万空分压缩机组、沈阳拓荆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系统和全自动化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装备(PECVD),承保公司分别为平安财险和人保财险。四项装备的用户企业分别为国网物资有限公司、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新蕊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和联芯集成电路制造(厦门)有限公司。


  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是指经过创新,其品种、规格或技术参数等有重大突破,具有知识产权但尚未取得市场业绩的首台(套)或首批次的装备、系统和核心部件。保险公司针对重大技术装备特殊风险提供定制化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险,承保质量风险和责任风险。


  保险行业打破传统的“谁投保谁受益”的保险补偿模式,采取生产方投保,购买方受益的做法,直接将赔款补偿给装备购买方,增强购买方信心,切实推进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推广和运用。同时,中央财政对符合条件的投保企业保费适当补贴,利用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发挥保险风险保障功能。据了解,根据国家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政策,投保公司可向中央财政申请80%的保费补贴。


  另据了解,为促进保险业对沈阳制造业的进一步支持,沈阳明确提出要建立涵盖运输风险、安装风险、使用风险等一揽子保险保障体系,探索推进科技创新产业链的保险产品。同时,创新推广各类研发主体、创新企业的研发责任险,针对关键设备、技术交易、关键研发人员、企业高管开发设计相关保险产品和服务,“护航”沈阳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4.纳思达溢价百亿收购 年亏58亿资产谜团




      红周刊特约作者 籍承


《红周刊》:高考落下帷幕,比高考更难的是看上市公司的公告。本周纳思达宣布约90.86亿元出售下属境外软件业务公司Kofax,2016年Kofax巨亏高达58.20亿元,截至2016年年末Kofax的净资产为85.43亿元。能够溢价出售巨亏的子公司,看起来很不错,但小徐却有不同的看法。


小徐:首先要弄懂Kofax的来龙去脉,Kofax为Lexmark的全资子公司。2016年11月29日(纽约时间),纳思达联合太盟投资及朔达投资完成了对Lexmark100%股权的资产交割及交易对价的支付。Lexmark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账面净资产约合72.33亿元,本次交易股东全体股份的金额约合174.69亿元,这是一桩溢价超百亿的收购。


上述收购完成后,上市公司纳思达间接持有Lexmark51.18%的股权,太盟投资间接持有Lexmark42.94%的股权,朔达投资间接持有Lexmark 5.88%的股权,Lexmark成为纳思达的控股子公司。


《红周刊》:溢价过百亿,那么Lexmark的盈利情况如何呢?


小徐:Lexmark2014年和2015年的净利润分别为0.80亿美元(约合5.17亿元人民币)和-0.40亿美元(约合-2.61亿元人民币)。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差,但据上市公司公告显示,实际上Lexmark的盈利能力非常强,Lexmark2014年和2015年业绩差是由于对外收购发生大额企业并购相关费用及整合调整费用,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Lexmark在2014年度和2015年度的净利润分别高达约16.37亿元和14.10亿元。


《红周刊》:若是这样,确实不错。


小徐:某些上市公司的话听听也就罢了,纳思达年报显示,2016年公司子公司艾派克微电子实现净利润3.98亿元,同比增长64.48%,耗材资产实现净利润2.14亿元,同比增长22.23%。同时公司年报显示,根据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16年度业绩指标口径计算,报告期内完成利润5.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69.8%。若按此计算,纳思达2016年的净利润至少应在5亿元以上。


但本周公司公告却显示,假设Lexmark于2016年1月1日即并入上市公司,那么2016年纳思达净利润将会出现高达24.93亿元的亏损(注:如无标注,本文净利润指扣除少数股东损益后的净利润,即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也就是说,由于收购Lexmark51.18%的股权,让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减少约30亿元左右。


《红周刊》:若按上市公司持有Lexmark51.18%股权计算,Lexmark2016年亏损应该接近60亿,不过此次出售2016年巨亏高达58.20亿元的Kofax完成后,Lexmark的盈利能力是否会迅速提升呢?


小徐:这正是问题的关键,因收购Lexmark,2017年一季度纳思达巨亏8.58亿元,按道理巨亏资产出售后,纳思达应该会摆脱困境。


但本周公司公告却显示,根据模拟数据(假设Lexmark于2016年1月1日即并入上市公司),2016年纳思达的净利润亏损额高达40.13亿元(含少数股东权益),由于2016年


Kofax的净利润亏损高达58.20亿元,也就是说,纳思达的亏损主要是因为Kofax的巨额亏损造成的,如果剔除Kofax的亏损,纳思达实际是应该盈利的。


但根据公司给出的模拟数据,在剔除Kofax后,纳思达2016年的净利润亏损依旧高达21.15亿元(含少数股东权益),仅减亏18.98亿元。也就是说,即使剔除了巨亏的Kofax,收购Lexmark依旧会让纳思达巨亏,这又是为什么呢?


《红周刊》:我想到了一个问题,截至2015年12月31日Lexmark的账面净资产约合72.33亿元,而截至2016年年末Kofax的净资产为85.43亿元,这让人有些看不懂啊。


小徐:所以说看上市公司比高考还难。根据纳思达2016年发布的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草案)显示,截至2015年,Kofax资产总额66.82亿元,负债0.05亿元,净资产66.77亿元。而根据本周公司发布的重大资产出售报告书(草案),截至2015年末,Kofax净资产为113.18亿元,在2016年亏损了58.20亿元之后,公司净资产缩水为85.43亿元。


且不说两份公告为何差异如此之大,表面上看上市公司是溢价出售严重亏损的资产,而实际上此次出售是在Kofax巨亏58.20亿元之后才发生的,也就是说上市公司刚刚买入的资产立即巨亏减值,这期间的损失谁来承担责任呢?而出售Kofax之后,Lexmark是扭亏还是继续亏损,这些都让人担忧。■                       

集微网推出集成电路微信公共号:“天天IC”,重大新闻即时发布,天天IC、天天集微网,积微成著!点击文章末端“阅读原文”或长按 laoyaoic 复制微信公共号搜索添加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关注“天天IC”个人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