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少女已经成团一段时间了。可粉丝们并没有迎来她们成团后首个作品,迎来的只是一波又一波的广告。有意思的是,她们所拿下的广告品质参差不齐,但无一例外对粉丝都“颇有要求”。
作为当下最火的偶像天团,各个品牌商显然想物尽其用,将其流量最大价值化,让前期的投入迅速变现。可这对于新成立的女团男团来说,这真的是为他们好吗?
近日火箭少女全团拿到了第二支广告,虽然不是品牌代言,但能够让一个新生女团拿到麦当劳的新品推广,鹅场也是很出力了。
麦当劳的推广一定程度上扭转了上一个代言的尴尬。火箭少女的第一个代言很无厘头,并没有全员上阵,只选了五位。
规则也是很搞笑,要每个小姐姐达到品牌商规定的销售目标才可以成功代言。
孟美岐C位出道,人气和影响力自然都比其他成员高,品牌方给她定下了5430000的flag。紫宁3510000~
yamy 4056000,段奥娟 1625000
连最少的赖美云都达到了500000!
先抛开小姐姐们被分等级对待这件事不说,商家已经打算找她们当代言人,却还要定个目标达到了才可以正式当选。按这个目标有的小姐姐可以达到,有的最后不能达到,若是粉丝们不忍心看着自己的爱豆被刷掉,只能疯狂筹钱来支持自己的爱豆。不得不说品牌商赤裸裸的将粉丝当成了ATM机,做着只要定下目标就有狂热粉来买单的美梦。
这次的算盘没有打响,在各种争议中,品牌商不得不提前两天中止了这个活动,并提前宣布五位成员都完成了任务。
然而又引起了不小的风波,五位小姐姐竟成了奶大使!明明说好的代言人呢?
像之前的偶像练习生接的代言也是real尴尬,规定也很奇葩。某香水找偶像练习生代言做单链计算销量,做完排名还公布于众,公布的时候还得配上笑、丧、哭脸,品牌商被粉丝们大骂。
最后品牌商也不得不做出致歉回应,表达他们的初衷仅仅只是想增加销量而已,而已。
代言只是粉丝经济时代衡量偶像商业价值的标准之一,他们粉丝变现能力才是商家们更看重的点,正因如此,商家才会愈发的猖狂。可这样奇葩的选拔规则,真的能选出优秀艺人吗?
不知从何时,已经有了“
白嫖的粉丝不是真爱粉”
这类的追星指导思想,粉丝应援送爱豆出道也成了偶像迅速变现能力的体现。现在粉丝应援也是种类奇多,不再单单像当年现象级选秀“超级女生”短信投票支持自己的粉丝了。就当年的经济情况而言,超女粉丝们变现的能力也是不可小觑。
粉丝为了101小姐姐们的出道也是煞费苦心,硬生生的砸出了一条钱路。摩点网和Owhat是粉丝众筹的两大渠道。根据摩点网发布的数据显示,粉丝在摩点上为《创造101》各位小姐姐的集资总额超过2000W。
为了送孟美岐出道,粉丝们发起的山支大哥个人集资额高达550W。而在Owhat上,据不完全统计,比赛期间,该平台由不同粉丝主体发起的孟美岐的应援活动近50次。仅以公开数据粗略估算,在Owhat应援所得金额已达到469.1W。再加上其他应援平台的数据,仅孟美岐一人,其粉丝集资金额就超过了1200W,山支大哥稳稳的C位出道。
至少1200W的变现能力,仅山支大哥一人就可以让视频平台和赞助商合不拢嘴了,更别提再加上吴宣仪、杨超越等高人气选手了。
洞悉了粉丝们的需求,为了方便大佬们更好地投票,腾讯更是推出了定制卡,一张卡可以为你专属的选手额外加132个赞。
在百度指数显示,在101最后一期播放之前,腾讯会员指数达到了3个月最高。
将网综流量转化为会员收入,这是视频网站将偶像们变现的第一步。
这其实是在消耗小姐姐们的价值,让其迅速变现。
这一点在去年夏天的现象级综艺《中国有嘻哈》里已初有体现,最初平台没有简单粗暴地用票数决定选手,而是悄悄瞄上了淘汰选手,让粉丝助力淘汰选手重新复活。
然而平台最后通过与自己旗下的直播平台合作,直播投票让观众决定最后三强。短短时间直播收入高达200W。
可最后宣布比赛分为场外投票和场内投票,而实际上场外投票对结果决定性却很小……
尝到迅速变现的甜头之后,《偶像练习生》出道完全由粉丝决定,要粉丝不停的投钱,不停的投票票~
根据爱奇艺数据显示,《偶像练习生》播出第一季度会员收入为21亿元人民币,比上一年增长67%。
除了平台本身的会员收入增加,赞助商也是赚的金盆满钵,在偶像练习生的比赛期间,拥有投票码的某矿泉水一度卖到脱销,线上销售额狂涨500倍。
为了确保蔡徐坤C位出道,粉丝们充爱奇艺会员,买账号。有粉丝因为买农夫山泉维他命水可以获得更多的投票权,一口气买了足够喝三个月的农夫山泉维他命水。有的粉丝甚至用送礼品,请喝水的方式去拉动路人来投票。
总之这些奇葩的选拔规则,只不过是商家尝到了偶像的流量价值以及粉丝的变现能力的甜头,选拔真正的高素质艺人会不会只是商家的赚钱的一个幌子?
上面讲到粉丝不遗余力的要送爱豆出道,商家看中这点便愈发压榨,不断地花式圈钱,快速消耗着艺人的品牌价值,当价值消耗的差不多了,艺人的也不再存在什么价值了,也就成了快销产品。
土偶出道这么长时间过去了,粉丝们拼了老命吃土选出来的爱豆依然一点作品都没有,只有数不清的代言和各种粉丝见面会,见面会上的舞蹈也是强差人意。
而且这个团在18个月后就会解散,所有人各回各自的经纪公司,他们的商业峰值集中在比赛结束后的几个月,品牌商疯狂的压榨他们的剩余价值,没有时间给练习生们出作品,因为这类临时组合的团队根本没有未来,最好的结果也就是解散后各自单飞。可经过之前的压榨还没作品,练习生们自身的品牌价值还剩多少?还能支撑得起未来的发展吗?
火箭少女面临的问题也是一样,如果没有抗打的作品,而品牌方却着急着利用粉丝迅速变现,不顾一切的圈钱,过度透支粉丝的支持和喜爱,最后被骂的还是这些粉丝们呕心沥血送出道的爱豆,路人粉也会慢慢脱粉去追随一浪又一浪的选秀节目。
某位偶像男团的股东也曾表示“从目前来看,国内的偶像团体太依赖平台了,并没有生成韩国或者日本成熟的偶像经济。”他表示,国内偶像经济的火,几乎是靠两档综艺节目(《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带动起来的,“依赖平台的综艺只是一阵风,如果过两年,各平台不再用重金砸偶像类节目,那国内的偶像男团女团是否还会像今天一样受关注,全民pick呢?这一切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