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天下网商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销售与市场  ·  白酒会步黄酒、葡萄酒后尘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天下网商

只为中小卖家解决打单问题,这家公司靠什么活过7年?

天下网商  · 公众号  · 营销  · 2017-07-27 22:08

正文

天下网商

从细微之处着手,通过聚焦战略,以持续的创新,最终改变市场格局。」周鸿祎曾这样描述中国式的微创新,全民创业的浪潮让80后这一代,甚至早早投身下海的老炮们,从细微的地方起步,逐渐迈向一个更高远的目标,他们似乎都是怀揣着改变世界的理想。


这么多年过去了,这个时代,人们愈发的坚信做这一行的,每一个从业者每天都要面对变数与机遇的挑战,作为承载着这些无数“理想”的重要平台,某种意义上讲,它俨然更像一个巨大的孵化器,但即使拥有有足够庞大的专家顾问团为这些创业者的“理想”提供有效的指导意见,似乎也是远远不足的。于是就有了像阿里千牛这样为其电商平台上的创业者和用户,提供产品化、标准化服务的平台,帮助平台上的卖家快速启动或完成转型。拥有超过800万卖家的阿里系电商平台,本身就是中国最大的创业孵化器。而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孵化器中,从卖家的便捷工具,重新定位为围绕经营全链路提供一站式服务的生态入口,就是为了让卖家如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时至今日,我们的电商时代已然向着每一个“理想者”预期的美好方向前进着,他们似乎也从瞬息万变中找到了属于自己那份的价值与坚守。


文|李英瑞 孙菲


7年,“我打”只干了一件事——帮助中小淘宝卖家打单发货。

“我打”诞生于2010年,是千牛服务平台上一款专门帮助中小淘宝卖家打单发货的应用软件,一直以来,它始终深耕于解决打印面单这一核心功能。这让它在该细分服务市场领域内立有一席之地。

这是电商规模发展到一定阶段,淘宝服务市场衍生出来的新机会。服务商们往往从小切口出发,以专业化、精细化策略不断挖掘潜在的商机。

从整个电商链路来看,“我打”服务的环节位于完成交易后、发货前。所谓面单,是指寄送快递时需要填写的快递单。此前纸质面单多是不同快递公司自己定制,格式不尽统一,电商卖家为了批量发货不得不接入不同快递公司的打单系统,接入成本较高。这就为专业的打单公司提供机会。

“我打”的具体操作步骤大致为:自动同步用户订单、订单筛选、打印订单(电子面单)、提示发货、做发货标记。虽然服务内容细小到毛细血管,但通过软件将打单这一环节工具化,不仅提升电商流通效率,也极大解放了人力。

如今,这家成长于千牛平台的服务商日均打单发货的订单数超过600万。2016年双11,“我打”当天打单发货2900万单。截止到2017年6月,每天有13万多卖家使用“我打”的打单发货服务。



三年蛰伏


“我打”创业之路恰恰反应了整个电商服务商生态的变化。

“我打”的创始团队有着多年软件开发经验。2010年初,在厌倦了大企业软件开发存在需求不确定、回款慢等弊端后,创始人笑书和伙伴们选择辞职创业。

虽然身在远离电商环境的山东,但笑书和团队敏锐洞察到了电商对卖家服务软件的需求。恰逢当时淘宝刚刚发布了开放平台(TOP),笑书立即选择加入。这一次,他决定只做面向中小卖家、比较灵活的软件产品。

“我打”是他们的第二个产品,也是目前最成功的产品。在此之前,笑书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探索。

最初的两个月,笑书开发了第一款名为“淘算盘”的产品,旨在帮助卖家计算销售利润。但是,这次试水并没有获得成功,买家寥寥。在进一步分析部分卖家痛点之后,他们很快转变思路,又用3个月时间开发了新产品——帮助卖家打单发货,这正是目前“我打”的雏形。

彼时,淘宝开放平台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流量有限,商家对于服务商的认知也少之又少。直到2012年8月,我打的付费用户数量一直都没突破4位数。

笑书团队为什么坚信“我打”能在TOP平台持续发展呢?他向《天下网商》解释,主要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首先,打单是淘宝卖家日常经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随着淘宝业务的增长,受限于设备、人力,卖家自身很难应付大量的订单打印。这就促使了卖家对便捷打单工具的需求。


第二,随着用户服务需求日益精细化,平台自身无法提供足够多的精细化服务,而且服务越多,服务质量相对就会受到影响。虽然淘宝开放平台也有针对卖家发货的服务工具,但是引入第三方开发商可以有效弥补服务断层。


例如,“我打”这样的服务商,就能专注打单,将这一个环节做到极致。


第三,得益于此前多年的软件开发经验,团队有成熟的技术支持。只要满足用户需求,好的商品一定会有好的市场。


因此,即使在三年困难时期,笑书团队仍然没有放弃对产品的打磨,不断根据客户需求改进产品。“我打”正在等待下一个爆发的机会。


一次机遇


2012年8月,“我打”终于迎来了用户量的第一次爆发。

在这一时期,淘宝开始大力推广卖家服务市场,越来越多的卖家也开始注意到服务商的价值。平台曝光度大大增长,流量快速提升,对于当时平台上为数不多专注打单的软件来说,“我打”凭借多年积累的服务优势,很快脱颖而出,并收获了大批用户。

事实上,“我打”并不算是资历最老的打单软件。只不过,那批更早出现的打单软件,并没有及时入驻开放服务平台,只是零散地在淘宝上寻找用户,因而错过了平台推广的流量红利。

2013年,服务市场愈发成熟,老一代打单软件意识到平台的作用,纷纷入驻服务市场,但为时已晚。以“我打”为代表的平台服务商早已迅速卡位,后来居上。

这年1月,淘宝推出一站式卖家工作平台——千牛,并率先在移动端进行尝试,逐步延伸至PC端,设想通过一站式互联互通服务,提高商家效率。之后,千牛逐渐将淘宝服务平台纳入其中,服务商也趋向专业化和垂直化。

以服务卖家为核心,千牛一经推出便积聚了大量卖家。依附于平台的“我打”等应用软件的曝光度也再次提升。

目前,阿里千牛平台拥有800万的日活用户,成为全球最大商家平台,实现从货源对接、资金融通、店铺服务和电商资讯在内的一系列功能。卖家们可直接在千牛平台找到“我打”,自主下单,不经培训便可使用。


抓住电子面单的趋势


如果说千牛为“我打”提供了流量保障,那么紧跟菜鸟,让“我打”可以通过技术迭代,及时跟上行业趋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