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鄂检在线
湖北省人民检察院检务微信公众平台立足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维护公平正义,及时在线传播法治前沿思想、最新检察工作资讯、人物风采等内容。2013年,新的起点,开启新的梦想,让我们扬帆远航,共同传递网络正能量。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出彩写作  ·  写材料电光石火般的灵感 ·  6 小时前  
园长说广州楼市  ·  卷了别人一辈子,今天,亚运城要挨揍了 ·  17 小时前  
园长说广州楼市  ·  卷了别人一辈子,今天,亚运城要挨揍了 ·  17 小时前  
财宝宝  ·  //@有理向前冲:活学活用-20250222 ... ·  2 天前  
财宝宝  ·  小小菜进步了。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鄂检在线

分级干预让“问题少年”回头有岸

鄂检在线  · 公众号  ·  · 2025-02-10 10:00

正文


△ 2025年01月23日 《法治周末》

07 版:中国之治


“在校的这段时间,我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好好学习文化和法律法规,积极完成了老师安排的学习任务,改掉了自己的不良习惯……我会更加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好公民。”近日,在湖北省十堰市启明学校接受附条件不起诉矫治教育的小虎,在考验期即将结束时写下深刻感悟。


近年来,为做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并让涉罪未成年人顺利回归社会,湖北省丹江口市人民检察院出台《丹江口市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分级干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分类施策、精准矫治,不断创新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工作,辖区未成年人犯罪率显著下降。





检察+专门教育

明确未成年人的行为边界





分级干预,就是根据未成年人的行为严重程度、身心发育程度、心理偏常状况、日常表现和生活环境等,依法采取责令严加管教、训诫、专门教育、专门矫治教育等最为匹配的教育矫治措施,对罪错未成年人开展更有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和矫治。


许多未成年人因法治观念淡薄,稍不留神就可能被卷入歧途。小虎就是在“通话1小时,血赚150”的利诱下,明知朋友为电信诈骗分子提供通话转接服务,仍将手机号码租出去,导致被害人被骗3万余元。考虑到小虎系从犯,无犯罪前科且积极赔偿被害人并获得谅解、认罪认罚等情节,丹江口市检察院依法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


这段附条件不起诉的考验期,成为小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他被送至位于十堰市房县的启明学校(原十堰市未成年人专门学校)接受系统的矫治教育,学习法律知识,加强体育锻炼,培养生活技能,重塑心理健康……学习结束后,检察官查收了学校作出的矫治教育评价,小虎表现良好,矫治成功,检察机关依法对其作出不起诉决定。


“经过几个月的专门教育,孩子现在很听话,懂得感恩父母,现在在一家面包店里打工,学习烘焙。感谢检察机关给孩子这次宝贵机会,也为我们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在宣告不起诉决定的现场,小虎的父母动情地说。


2024年12月24日,在小虎居住地阳光未来安全员和办案民警见证下,丹江口市检察院检察官对小虎及其法定代理人进行不起诉决定宣告。


一年来,丹江口市检察院在专门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犯罪治理中贯穿始终的独特地位,协同公安机关将6名罪错未成年人送至专门学校接受教育矫治,分级干预效果明显。




检察+心理疏导

打开未成年人的心灵窗户





小飞、小扬是两个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初中生,因一时冲动参与聚众斗殴,该院根据《办法》规定,安排其参加检察机关组织的临界预防心理团辅。在团辅中,心理咨询师通过讲述寓言故事,引入话题“如何看待错误以及如何正视错误”,结合卡牌游戏,分析在场未成年人的性格特征,因人施策,教授其控制情绪和避免冲突的策略。


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小飞、小扬和小伙伴们不仅学会如何控制情绪,更懂得了怎样避免冲突,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伤害。


“这几个孩子都是模仿型人格,要让他们认清佞友,远离是非。”活动结束后,检察官和心理咨询师为未成年人家长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教授家长与叛逆期的未成年人有效沟通,引导其向好发展。


“法律是框架,而心理干预是灵魂。”在检察官看来,单纯讲法律,并不能满足青春期孩子的需求。2024年,该院结合罪错未成年人行为性质、情节、危害大小等因素,将其行为细化为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行为,明确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教育机关分级干预工作职责,并在分级干预中引入心理教育工作者等社会力量。


2024年11月27日,丹江口市检察院邀请心理咨询师为罪错未成年人开展心理团辅,帮助他们打开心结,重燃对生活的希望与热情。


目前,该院已联合公安、教育等部门开展分级干预活动20余场,为罪错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53人次。




检察+家庭教育指导

重建未成年人的社会化渠道





“每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问题家庭。”要让罪错未成年人更好更快回归社会,必须做实家庭教育。


未成年人小五偶然在短视频APP上看到“找人做贴纸,日入500元+”的广告,就主动联系发广告的“收单号”,加入“发单群”。“收单号”每天将色情照片发给小五,教其通过热敏打印机印制,再贴到路边汽车的后视镜上。尝到甜头后,小五还邀请朋友加入,转包给其张贴,赚取差价。截至案发,小五共组织贴单8000余张,获利6000余元,转给朋友5000余元。


在该案审查起诉过程中,检察官剖析小五的犯罪根源,结合社会调查掌握的情况,发现其背后是家庭教育的缺失与亲情的疏离——小五的父母常年忙于工作,对其缺少关注,孩子平时跟随爷爷奶奶生活。


于是,检察官以“督促监护令+家庭教育指导”相结合,借助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的专业优势,纠正小五父母“甩手掌柜”的教育观,改善不良亲子关系。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