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地产支持政策初见成效,近两月新开工增速连续回升。本轮地产新开工改善的区域结构、原因,以及持续性如何?
一问:房地产建设环节的“新变化”?新开工出现改善,但销售、拿地等指标未见明显起色
近期房地产新开工出现“改善”迹象,带动施工面积降幅同步收窄。过去两个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增速显著回升,单月同比增速由2月的-29.7%连续上行15.7个百分点至4月的-14%。新开工在开发链条上领先于整体施工,在新开工回暖的带动下,1-4月施工面积同比增速较前值回升0.3个百分点至-10.8%。
但从领先指标上看,当前房地产销售未见明显起色,新开工改善或与其他融资“修复”有关。经验上房地产销售弱领先于新开工,但在本轮新开工改善的同时,地产销售表现低迷、1-4月同比较前值下跌0.8个百分点至-20.2%。其他融资“修复”或对新开工有一定支撑,除销售外其他资金增速去年的低点为-20%、今年4月已回升至-9.2%。
类似地,土地成交低迷,或与房企拿地受“高库存”压制,“去库存”思路下多地控制供地节奏、聚焦存量用地利用有关。领先指标中,土地成交同样未见明显改善。一方面,“高库存”或压制房企拿地意愿,4月广义住宅库销比仍达25个月;另一方面,政策引导控制供地节奏、聚焦存量利用等,或是土地成交低迷同时新开工改善的重要原因。
二问:新开工改善的动力源自何处?东、西部经济发达省份贡献较大,上海、苏州等表现突出
分区域看,东、西部地区对全国新开工的贡献较为显著,经济发达省份尤为突出。4月,东、西部地区新开工面积边际回暖幅度较大,分别拉动全国新开工同比回升2、1个百分点;其中,江苏、广东、山东、四川等省份边际改善幅度较大,新开工面积增速分别较上月回升7.7、6、8.3、7.6个百分点。
城市层面,以上海、苏州为代表的东部城市,新开工整体表现较好。细分城市看,三亚、苏州、南通等东部城市新开工面积边际涨幅较大,4月同比分别较上月提升30.3、28.6、6.3个百分点至0.4%、27%、-18.4%;另有部分东部城市新开工保持较快增长,如上海、天津,1-4月新开工面积累计同比分别录得6.8%、12.6%。
新开工改善幅度较大的城市,商品房销售普遍未见明显复苏,土地成交表现分化。与全国情况相类似,城市层面商品房销售延续偏弱格局;如苏州、天津等新开工表现较好的城市,1-4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分别较上月回落1.9、8.1个百分点至-37.7%、-9.3%。土地成交则表现分化,苏州、上海整体呈现改善,南通、天津降幅扩大。
三问:新开工改善的原因及延续性?“政策驱动”特征较明显,后续落地效果或受库存等影响
本轮新开工改善的“政策驱动”特征较为明显,多地“白名单”项目持续落地,对房企融资形成支持。为应对房企融资“堵点”,年初以来各地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持续落地。截至6月初,江苏、浙江、四川等地房地产“白名单”项目审批和资金投放持续增加;广东等部分地区启动第三批“白名单”项目筛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