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秘网
交流秘书工作经验,探讨公文写作技巧,结识志趣相投好友,传递老秘网最新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老秘网

公文材料写作能带“情感”吗?

老秘网  · 公众号  ·  · 2024-05-06 10:5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弘扬正能量

传播真善美

很多年前,听一位擅长写材料的老前辈说过, 写公文材料一定要带“情感”去写,这样你的文章才会文采斐然。

在完成一篇公文写作的时候,你的心中是否怀揣着对某个事件或某个观点的“感情”呢?

事实上, 从公文写作的写作动机来看, 公文写作具有被动性,它一般是应机关团体或者上级领导的指派、要求而写的,属于实用写作的一种,服从并服务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工作需要,因此它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的。 从写作规范性要求来看,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公文也有很严格的要求,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定外在结构模式。 正是因为公文写作这些特殊的写作要求和规定,长期以来使得我们对于公文写作存在着误解,它甚至成了毫无灵性地复制“格式”的写作。

其实,公文写作与文学创作一样,都具有一定的审美特性。 公文写作的审美特性具体表现为情感的建构,具体如何去做呢?


情境运思,情到意到

从公文写作的过程角度来讲,作者在公文写作过程中总是会介入一定的意识形态。 公文是为了解决行政工作或者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具体问题而写作的,这决定了它要准确、深刻地反映实际情况,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内外联系。 同时,公文具有一定的政治性,在写作过程中要传达和贯彻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反映特定社会群体的愿望。 既然公文写作是一定社会和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反映,那就意味着公文写作中体现了一定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倾向,因为意识形态总是具有思想倾向性和情感倾向性。
详细说来,在写作进入表达阶段后,要着重运用 “情境性运思” 。所谓“情境性运思”是指在开笔写下文章的第一句、第一节、第一段之后,作者会沉浸到自己所要传达的内容中去,与写作对象的世界融为一体, “情到意到” ,顺势展开文章的具体内容。
例: “一些地方机构改革进展缓慢、力量配备不足,个别地方监管工作出现断档脱节,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加大,问题时有发生。近期,‘上海福喜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要求充分认识食品安全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艰巨性,举一反三,完善监管体制,切实管住管好。”
解读: 本段公文第一句是作者对食品药品不安全因素存在的现象描述,“缓慢”、“个别”、“时有”……等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个别地方行政工作不力的指责;“上海福喜事件”作为一件影响广泛的食品恶劣事件,在文段中被作者特别提到,表明了作者对该事件背后的失职者秉持着谴责的态度;“复杂性”、“切实性”、“长期性”、“艰巨性”、“切实”……等词语则是作者对上级领导要求的传达,反映发文机关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忧虑、高度重视及整治的决心。
简而言之, 在公文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用词传递着作者或者发文机关对其所写事物的态度和情感倾向,通过语句与意义的结合,会进一步唤起读者脑海中相应的图像。 优秀的公文写作者体现在公文中的情感与其机关团体和上级领导的情感基本保持一致,并且情感是有节制的,与写作目的紧密联系。

隐含形象,情感具化

既然公文写作表现出一定的情感性,这种情感性是公文写作的审美特性内在标志,它结合公文材料 最后表现为一定的外在形象。 一篇公文中的形象可能存在多个。而公文是通过其文章功能充当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软工具”,它总是为某一特定的社会群体说话,它的写作目的十分明确,所以整篇公文往往发出一个统一有力的声音,这个声音必定是来自一个整体的形象。
这个“整体形象”,它对于公文写作具有整体把控作用并且引导着读者、发文机关和作者的情感倾向。读者通过阅读公文文本能感受到“整体形象”所透露出来的态度和情感。 公文所尽的职能最终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每一篇具体的公文都事关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生产, 因此公文写作中事关人民群众的每一个词和每一句话,总会体现着作者的价值判断与人文情怀。 但是这种情感又是理性克制、内敛有度的。
当然,不同的公文塑造出的整体形象是不同的,要根据具体的公文写作来定。例如按照行文关系——即制文机关与受文机关之间的从属关系来划分公文,有上行文、下行文和平行文。上行文中要体现诚恳谦恭的一面,下行文要体现其威严坚定的一面,平行文则要体现其平等沉稳的一面。作者在动笔之前,要定好“整体形象”,那么在下笔的时候,该运用怎样的语调,该运用怎样的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等,必然会有一个准确的定位。
例: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在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最多的国家。为了适应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新常态,一方面……另一方面……为此,我们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低碳生活的倡议,倡导大家体验自然、简单、朴实、轻松的生活。”
解读: 在本段公文中,由于作者塑造的整体形象是一位“循循善诱”的环保局倡导者,向广大市民朋友发出低碳生活的倡议,因此在行文下笔之处,即用“亲爱的市民朋友……”徐徐拉开公文的序幕,饱含感情,拉进与读者间的距离。
情感的表达对于公文写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公文写作中,如果能在动笔前根据写作背景、写作要求、相关法律法规等因素,在心中塑造好整体形象,那么在下笔的时候,该运用怎样的语调和词汇必然就会有更准确的定位。( 来源: 华公江西考试信息网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