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李林芷
S0850121060038
梁中华
S0850520120001
4
月经济呈现内外需结构分化的趋势。
一方面,出口及相关行业生产表现强劲。另一方面,除政策落地见效、地产生产端出现一定改善,其他内需如商品和服务消费、制造业和基建投资等表现相对平淡。下一阶段,外需或相对稳定,对经济有一定支撑,内需能否改善则取决于政策力度。当前,各项稳增长政策还将继续落地,例如设备更新、耐用品以旧换新政策推进,各地限购政策放松等,耐用品消费、地产投资等经济指标能否出现改善,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过程中遇到的短期困难,不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4
月经济呈现内外需结构分化的趋势。一方面,出口及相关行业生产表现强劲。
4
月出口同比增速为
1.5%
,年化增速为
4.3%
,明显好于
3
月,季调环比也为正。出口主导下,相关行业的生产保持强劲,例如汽车、电子设备、运输设备等行业。
另一方面,除政策落地见效的板块,其他内需表现相对平淡。
高基数和假期天数差异,导致消费增速有所放缓;制造业投资受盈利收缩拖累,基建投资面临到位资金不足的问题,建设进度偏慢;以内需为主的建材、钢铁、煤油等行业生产也相对偏弱。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地产政策持续优化,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中国各地迅速落地,使得地产生产端出现较为明显的改善,但其持续时间较短,还未能促进地产投资的回升。
下一阶段,外需或相对稳定,对经济有一定支撑,内需能否改善则取决于政策力度。
当前,各项稳增长政策还将继续落地,例如设备更新、耐用品以旧换新政策推进,各地限购政策放松等,耐用品消费、地产投资等经济指标能否出现改善,还有待进一步观察。经济进一步回升向好过程中遇到的短期困难,不改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
生产增速回升。
4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为
6.7%
,高于前一月的
4.5%
。从季调环比看,
4
月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
0.97%
,为
2012
年以来除了
2020
年的最高值,生产增长超季节性。
出口是生产的主要支撑,内外需分化加剧。
4
月工业企业产销率当月同比增速为
-0.1%
,而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速为
7.3%
,均高于
3
月读数,不过其中出口交货值改善幅度较大,反映当前出口仍是产成品主要去向。根据投入产出表中出口占总产出比重的高低,我们将工业行业分为外需型和内需型,可以发现外需型行业的平均工增增速从
3
月的
2.5%
回升至
4.2%
,但内需组的平均工增增速仍在回落,从
3
月的
3.4%
降至
2.1%
。这说明当前内外需的分化还在进一步加剧。
具体来看,外需和内需型、新经济和传统行业分化明显。
从工业增加值看,汽车、电子设备、运输设备等行业增速居前,橡塑制品、纺织、金属制品行业的生产增速也抬升较快,增速偏低的大多是内需型行业,例如农副食品,地产相关的建材、钢铁,以及上游行业中的煤炭开采、油气开采。从产量看,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
SUV
和汽车等出口主导的工业品产量保持同比高增,其次是太阳能、水电等新能源电力生产增速也较高。整体来看,行业中的分化较为明显,外需型行业优于内需型行业,新经济相关行业优于传统经济行业。
服务业生产受高基数影响,增速回落。
4
月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
3.5%
,连续第二个月回落,这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的高基数。除此之外,
4
月的清明节假期时长较短,居民或选择将更多长距离出行游玩推迟至五一假期,使得假期经济对
4
月服务生产的贡献相对有限。从目前公布的五一数据可以看出假期效应较为明显,居民出行、旅游和服务消费数据均有抬升,叠加基数的走低,或可期待五月服务业数据小幅边际改善。
失业率季节性下降。
4
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和
31
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均为
5.0%
,分别较
3
月下降
0.2
和
0.1
个百分点。这主要还是因为季节性因素,除
2020
年和
2022
年,其他年份
4
月失业率均较
3
月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服务消费回落,带动整体消费增速放缓。
4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2.3%
,其中限额以上社零同比增长
0.9%
,增速分别较
3
月回落
0.8
和
1.7
个百分点。从季调环比来看,
4
月社零环比增速为
0.03%
,较前一月增速放缓,且明显低于
2019
年及之前的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
1-4
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
8.4%
,较一季度的
10.0%
下行。
4
月消费数据相对平淡,主要是由于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影响,叠加节假日错月,假期天数较去年
4
月减少
2
天,对消费有一定影响。
从分项来看,线上消费边际改善,其他类别均边际回落。
4
月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2.0%
和
4.4%
,较
3
月的
2.7%
和
6.9%
均有回落,这主要还是高基数的影响。线上销售额当月同比增速为
8.9%
,较
3
月的
7.4%
有所回升,是各类消费中唯一边际改善的。
对比具体行业
,
服务消费、升级型消费的主线仍占主导。
消费升级类的通讯器材消费保持最高增速,且较
3
月有明显抬升,这主要是由于
4
月新机和新品发布量多、品类丰富。其他增速回升较多的品类还有医药、文化办公等,或是由于季节性需求增加。假期效应较弱,与之相关的体育娱乐、粮油食品、烟酒等消费增速小幅回落。建材和汽车消费表现仍然较弱,增速在所有消费品类中最低,前者是由于地产整体表现较为低迷,后者则是由于当前补贴政策未全面落地。
投资增速回落。
1-4
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为
4.2%
,较一季度的
4.5%
小幅回落;其中
4
月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当月同比增速为
3.5%
,低于
3
月的
4.8%
。从季调环比看,
4
月环比增速为
-0.03%
,再度转负。
各项投资均边际走弱。
4
月地产、制造业和广义基建投资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
-10.5%
、
9.3%
和
6.0%
,各项投资增速均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其中回落幅度最大的是广义基建投资。值得注意的是,
4
月民间投资当月同比增速为
-0.2%
,这是自
2021
年
10
月以来首度同比见负。
企业盈利收缩,拖累制造业投资。
虽然出口仍对制造业投资有一定支撑,但是由于国内需求未见改善,叠加原材料涨价,使得
3
月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减少
3.5%
,自去年
8
月以来首度同比负增。企业盈利空间收窄,使得其扩产投资意愿较前期有所减弱,这也是
4
月制造业投资增速小幅回落的主要原因。
资金到位较慢,拖累基建投资。
今年
1-4
月新增专项债累计发行额为
7225
亿元,低于除
2021
年的其他年份,前期资金到位较慢,使得后续项目落地、推进速度也有所放缓。从反映基建建设进度的石油沥青装置开工率来看,
4
月同比跌幅为
28.1%
,建设进度相对偏慢。
从基本面来看,生产端出现明显改善
。需求端,
4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
-22.8%
和
-30.4%
,跌幅较
3
月的
18.3%
和
25.9%
再度扩大。生产端,
4
月新开工、施工、竣工面积的累计增速分别为
19.4%
、
-14.2%
和
-19.1%
,均高于
3
月水平。其中施工面积同比增速由负转正,改善幅度较大。今年
1
月以来,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在中国各地迅速落地,截至
3
月
31
日,各地推送的“白名单”项目中,有
1979
个项目共获得银行授信
4690.3
亿元,
1247
个项目已获得贷款发放
1554.1
亿元。这批资金有助于保障地产项目正常开发建设,防范停工、逾期等问题,这或是当前地产生产端明显提速的主要原因。
风险提示:
外需回落,政策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