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2019年放榜日已经过去,藤校成为“疼校”,众多学子折戟美国名校申请。究其原因,是因为国内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只专注于自身标化成绩,却忽视了美国名校所重视的“领导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
的提升。真正能打动招生官的,不是千篇一律的CV(留学申请简历),而是孩子身上独特的闪光点。
文丨Alice 编辑丨张凌锋
2019年,在中国国内高中里, MIT和斯坦福均只录取12人,连八所常青藤大学合计也只录取了321人,前赴后继的拒信让藤校变成了
名副其实的“疼校”。
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在申请以藤校为代表的美国名校时脱颖而出,尤其在成绩、特长、参与的活动呈现出“同一化”的中国孩子中引起考官注意,成为所有想送孩子赴美读名校的父母们新的焦虑点。
总体而言,国内学生虽具有出众的标化成绩,但
在领导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等方面表现不足
,而这三点正是美国名校所青睐的特质
。
与国际教育意识“同步”的中国父母们,马上get到了。于是乎,几乎所有中国孩子申请美国大学文书中都会加上“有坚毅力,领导力和团队协作力” 这几条,一夜间这些品质成为每个“优秀考试机器”的标配。
然而千篇一律的漂亮词汇,早已打动不了见多识广的招生官。真正重要的事,是应该考虑怎样培养孩子真实的能力,真正与众不同的闪光点。
下面的真实故事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Harry的大男孩,从小没有上过一天补习班。
从国内一所国际学校高中毕业后, 他申请大学时很幸运的被6所美国名校提前面试,面试官们无一例外对这个男孩身上散发出不同于其他典型亚裔孩子的气质感兴趣,尤其是他非常特别的成长经历:
他在营地长大,从小营员成长为营地青年导师
。
Harry
Harry在面试中提过这样一
个小故事:一次他跟营地老师带一群小朋友上山,在山上小朋友需要把小便之外的排泄物收集起来,其中一个孩子收集好后,没有领会到老师说要自己带下山的意思,估计也是玩high了,直接拿着装满排泄物的袋子转,袋子在高速运转中破了,场面难以描述。
当时只有16岁的Harry,先第一时间制止了这个空中飞物的小朋友,然后把没被甩到的孩子跟中“弹”的孩子分开,以免二次污染,再开始忍臭处理现场。
这个故事说完,面试官们都哈哈大笑,对Harry的紧急情况处理能力,协作能力以及领导力都有了深刻的印象。
像这样让人身临其境的小故事给Harry一再赢得珍贵的
“面试加时”
;最后几乎所有面试过的学校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这只是一个小故事,Harry与众不同之处还体现在他的择校经历。十年级时,他在英国UWC就读,当他得知常熟UWC开始招生时,他决定转到这所新成立的学校就读。
这无疑是一个大胆的选择。在和父母沟通这个选择时,Harry给出了
三个理由
:
1. 现在的国际学校虽然教授中文,但是是英国人教的,国内中文环境肯定好过英国;
2. 一直在国际学校学习,从来没有跟传说中的中国学霸一起学习过,回来可以跟他们过过招;
3. 虽然两所学校同属于一个教育体系,可是这所新的学校里,除了创始人和个别老师有经验,其他人都没有在这个学校系统中工作的经验。而我有一年在英国总部学校学习的经验,可以帮助在中国的这个新学校。
最终,Harry成功说服了父母,两年后被心仪的美国大学录取。
Harry(右) 与母亲赵蔚(左)
在非洲的野生动物探索营
这真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孩子啊!什么样的成长经历赋予了harry超出年龄的判断力、领导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探究Harry的成长路线,跟两个因素密不可分:
一、栽培他的“园丁”,Harry的母亲-----中国营地教育联盟主席、启行营地教育创始人赵蔚女士;
二、栽培他的土壤:营地教育。
“园丁”赵蔚,不仅培养了她的儿子Harry,同时也是
国内营地教育的先驱。
儿子的成长与启行营地的创立、发展密不可分,相辅相成。
启行营地教育创始人,
Harry妈妈赵蔚
时间回到2008年,汶川地震,10岁的Harry在的北京一所公立学校就读。
由于错过学校组织的捐款,已经有过一次给山区孩子捐书经历的Harry,在妈妈的引导下,通过写博客的方式在自己居住的社区发布消息,组织同学和邻居小朋友在社区举办了一个小小音乐会,在现场以物换物,义卖筹款,最后筹集到了43,672元人民币。
拿到这样一笔“巨款”后,兴奋的孩子发现找不到能接受这笔钱的公益组织,在多方联系后,中国青少年基金会因为要去绵竹给灾民建板房,就建议他们拿着钱到灾区汇合。
正好项目计划的时间是七月,学生放暑假,Harry便和妈妈一起策划利用“送善款”这个契机,说服了几个理念相同的父母,组织他们的孩子作为志愿者,去灾区义演,一起搭建板房,帮助当地孩子。
到了灾区,大家注意到捐的书没有人看,于是大人带着志愿者跟绵竹孩子一起阅读。当地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小志愿者们组织大家一起打篮球、参与一些体育活动。
2008年在四川灾区的临时板房学校
“孩子帮助孩子”夏令营
这六七个北京来的孩子加上三四个父母志愿者,跟十几个当地的孩子同吃同住了一周。
一起经历了没有水洗澡;洗菜洗肉洗碗都在一个大桶里完成;帐篷吃着饭,余震来了,大家一起往外跑的种种让人难忘的事情… …
在绵竹特别的“夏令营”结束前一晚,北京的孩子和绵竹的小朋友们已经抱成团,泣不成声。
一个北京的孩子说:“我本来是来帮助别人的,但是我看他们好坚强,我觉得我在家里有一点点委屈,就不高兴。比起他们来说,其实是他们在帮助我们。”
赵蔚发现两边的孩子们在这一周都学会了分享、反思:绵竹的孩子爱上读书,北京的孩子学会安排时间,有了理财观念。
夏令营这样的教育模式在她脑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原来设计一个场景,不用特别说教,孩子们就会自己规划,在行动中习得能力,教育会自然地进行。
为了鼓励孩子去做社会创新和服务,回到北京后赵蔚跟另外几名爸爸和妈妈筹集了一些资金,组织专业的人来做公益项目。
这期间和香港教育领域的专家合作,组织了北京顶级学校里的50位老师,参与到为期三天的场景式体验培训,获得了超出预期的好评,后面的事情自然水到渠成:
我们为什么不自己建个营地,给我们的孩子也提供一个不同于学校的体验式学习环境呢?
经过四年的积累与沉淀,
2012年启行营地发展中心正式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营地教育研发中心,致力于为青少年提供营地教育服务。
启行海外营
从营地创建初期,赵蔚就立志:“希望做一个适合中国的样板出来,能把研究成果输出给需要机构,包括营地设计、课程设计、风险评估、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全方位的方案。“
凭着这样的理念,她求贤若渴地从全球寻找最优秀的专家加入到她的团队。
十年来,她参访全球,关注教育创新,包括以创新教育闻名的High Tech High,有“哈佛预备校”之称的PhilipsExeter(埃克塞特高中),以“能力学习为本”、升学率奇高的公立学校,以STEAM教育为主的硅谷私立学校等。
菲利普斯埃克塞特学院
赵蔚深刻体会到:单一的科目学习已不再契合孩子未来成长以及学习的趋势,
真正好的教育,是以孩子为中心,是多场景的、是沉浸式的、是跨界的、连通的。
目前启行与全球30个国家的50个顶级营地进行着战略合作,是国内首个国际化、全配置、多功能的青少年营地教育机构;在国内外拥有三个国际化、全配置、多功能的青少年营地。
累计服务超过
30
个国家,
200
个城市,
520
所学校和
80,000
青少年。
作为行业领袖,启行还培训了超过1700名专业营地从业者,为中国营地教育输送了最优质的人才。
汶川地震期间种下的那粒种子终于生根,发芽,茁长成长。
提到启行营地,赵蔚就像谈到她的儿子一样感到自豪和欣慰。她和儿子Harry都是体验式学习的受益者,因此她也一直致力于把全球最先进的体验式、项目式、服务式学习融入到他们的营地课程和夏校课程中。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方努力,赵蔚把国外顶尖的一线资源带到国内,为中国孩子提供不出国门即可参加的
“美国TOP夏校课程”
。
在美国顶级私立高中Philips Exeter 执教超过20年的Dr. Christopher Thurber(以下简称Chris) 加盟启行,作为战略合作伙伴,加入启行豪华的课程设计专家阵容,成为启行2019夏校项目的总培训师。
赵蔚女士(左) 与 Chris博士(右)
Chris博士的履历,简直就是一位“跨界”的“斜杠中年”。他本科毕业于哈佛,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博士学位,并于华盛顿大学取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后学位。
又由于他在青少年发展,领导力,积极心理学等研究领域的贡献,
被美国营地协会授予终身成就奖
。
谈到自己开发的夏校课程,Chris博士很是自豪。在设计课程的过程中,他不断向许多孩子征询意见,倾听孩子的心声。孩子们对什么最感兴趣,是Chris博士在选取课程内容时一个首要的考量。
一流师资带领下的多元化融合教育
也是夏校的另一大特点
。启行夏校的老师全部是从英国和美国资深老师团队中筛选,这些老师们不仅在自己领域非常专业,还掌握多种技艺。
启行综合营营员
启行希望通过这些跨界的老师
给学生带来结合了学术、体育锻炼和艺术熏陶的课堂体验。
比如,夏校的元老级教师Dr.Mary Lambo不仅仅是
麻省理工的教授
,还是攀岩爱好者。另一位毕业于普林斯顿的老师MichaelGarcia更是多才多艺,掌握多国语言,精通嘻哈文化,还是一名芭蕾舞者。
通过大量地阅读教育学、儿童发展学和脑科学的最新研究资料,在夏校课程中,Chris博士充分地贯彻了国外最前沿,最具创意的教学理念——
体验式教学
。
“体验式学习”也可以理解为“浸入式学习”,是动态的知识创造过程,是个人与环境互动、冲突和问题解决的结果。
21世纪重要的核心能力,团队合作
Chris博士带领的团队认为,要想在21世纪获得成功,学生必须掌握“4C”能力:
沟通能力(Communication),合作能力(Collaboration),创新能力 (Creativity)和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
这些是许多公司高管明确表示想要在大学毕业生身上看到的能力。
启行营地的学习模型
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技能,启行夏校将美国顶级私立高中Philips Exeter的
“圆桌讨论法”
和
“体验式学习”
的理念结合起来,并坚持贯彻。
上课时,老师会鼓励学生组成小团队,主动探索学习内容。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地需要分享材料,团结协作,达成共识,反思观察和解决矛盾。
学生所学的课堂内容往往是跨学科、跨领域的。这样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为将来的海外学习做好准备。
这样的教学方式让理念不再是空洞的词汇,而是真正从内心激发孩子们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