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更鸟在屋顶
知止而后定,let's ZigHoldin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ZaomeDesign  ·  每日灵感丨二月二十三日 ·  14 小时前  
优秀网页设计  ·  AI工具丨拯救爆肝设计师!这款AI神器3分钟 ...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这包装,密谋掏空你钱包! ·  2 天前  
庞门正道  ·  狗生艰难,主人坑狗太专业! ·  3 天前  
庞门正道  ·  结婚,不治百病。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知更鸟在屋顶

Orz__给跪了,当我苦思 Obsidian 笔记顺序为何重要时,《论语》开篇三句告诉了我答案!

知更鸟在屋顶  · 公众号  ·  · 2024-04-11 23:55

正文

说来也是缘分,《 每天与先贤来场灵魂对话 》发表后,有读者留言粱文道在《一千零一夜》讲心经,还讲了好几期。

闻讯找去, 在喜马拉雅上搜到的节目清单里,独独少了心经那几期。谈的也不是什么敏感内容,缺得奇怪。

来都来了,那就听道长讲讲论语吧。

道长几期论语几探讨了一个问题:我们有理由相信,后世编撰《论语》的众弟子是一群聪明人,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梳理章节顺序。那么,作为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学而篇的顺序有何深意?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 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最令我感兴趣的话题倒不是他在《学而》篇提出了什么新见解,而是他从顺序的视角切入,找到了自圆其说的阐释。

在反思笔记的过程中,近来我常思考:我对笔记顺序的的执著是必要或正确的吗?我从“ 线性输出需要线性输出 ”“ 看见就不会遗忘 ”等角度得到佐证,但这种自证,并没有理论的支撑。

而道长的话题,也使我发问:为什么他要寻找一种秩序感?

整本《论语》形散而神不散,孔子的弟子或其再传弟子在记录时,就像聆听一个长者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在阅读《论语》时,随意翻开几篇,你都不必按顺序阅读,追踪孔子的脚步,或席地论学,或看着滔滔川水感叹,或在陈蔡之间听肚皮打鼓,或与老者痛哭于颜回的死去,或在暮春时风舞咏归。

未必就要编排一种顺序吧?

但是,当我们强制要求自己,即便是略带苛责要要求自己,一定带着作者别有深意,去阅读,去解释。道长让我听见了另一种可能:

人生最大的愉悦,莫过于,在恰当的时机应用所学而有所成就;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