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时代,人人焦虑。而克服创业者的空虚和迷茫关键是找到思考的基石,自我破坏,再自我重塑。这个过程固然痛苦,且看创业者们如何“破茧成蝶”。
“听过很多道理,仍然活不好这一生。”这可能不是道理的问题,而是你的问题。
如芒格所说,在商界有一条非常古老的守则,它分两步:1)找到一个简单的、基本的道理;2)非常严格地按照这个道理行事。
任何事物背后必有理论。对事物本质的追问,也就是所谓第一性原理的思维逻辑。
马斯克说,用比较思维只能取得小成绩,只有用第一性原理才能取得大成就。第一性原理是一种极为珍贵的思维方式,马斯克、乔布斯、巴菲特、贝索斯、孙正义都是如此。
创业没有定式。何谓自己“第一性原理”,恐怕是创业者必须自我解答的课题。也正因如此,“上下求索”才广泛地出现创业者的口中。这是一条注定痛苦的路,也是一条需要不断拷问自我、不断破坏自我、不断重组自我的必经路。
首期混沌创业营在草长莺飞的人间四月天毕业了。他们在这种自我追问中,有的寻找到了自己的坚定,有的还在追寻。其实,这都不要紧。因为这种追问,必将伴随创业者的人生。
本周,混沌君将持续推出创业营同学的自我探索。愿他山之石,让你最终对自己的本真,也有所一问。
人间四月天,在黄山脚下秀里徽派古民居,长廊、河道、水墨、青石板路,无一透漏着古典朴素的中式之美。
创业营的学员却在这场诗情画意里,开启了严肃地毕业答辩:用过去一年所学到的知识去总结他们的创业/投资方法论。
这个方法或许是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或许是对非连续性的颠覆和认知……
这并非只是一群创业者们黄山脚下“坐而论道”的缥缈之论。这个时代越来越变换莫测,创业者们不愿再随波逐流:他们希望用思考的力量找到一个坚实的起点,让自己的改变有根基,让企业的加速成长有方向。
创业的特质,让宏大的哲学命题变得务实。在创业者们不断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他们和企业也发生着令外人惊叹的变化。
作为观察者,我在黄山脚下这个静谧的小村落里听完了所有人的自述。我想,探寻他们改变的动因与过程,或许才是这场答辩能带给更多人启发的所在。
不断追问本质,或者才是这个时代创业者的“核心算法”
“每个人都应该去思考自己的第一性原理”,这是李善友教授在混沌创业营开学的时候讲到的。
在那个时候,所谓的“第一性原理”,对于罗辑思维的联合创始人李天田(江湖人称“脱不花”)来说,只觉是一个概念。而如今回头却觉得像播下了一颗种子,总会碰到一个合适的时点来安排——回归本质的思考,让脱不花在企业的改变时不那么纠结。
脱不花在创业营读书的一年,是罗辑思维从网红公司向产品公司转型的一年。
在这一年,她所认为的创业“第一性原理”,就是要用新技术来重新生产知识。
她坚定地认为罗辑思维的长视频不应为战略部署,应该寻找新的结构样式,才能更好满足用户知识获取的需求。
这一认知,带来的是在各个平台收拢“逻辑思维”,将其回归为“得到”的一个细分产品这一决定,而这一决定,带来了诸多平台的巨大反弹。
但这种坚定的自我把握,最终还是让逻辑思维品牌完成了全面收拢到“得到”,并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完成80%的用户迁移。
这是一种令人惊服的魄力和决断。而站在今天来看,罗辑思维的转型产品“得到”,已经成为了引发“知识交付革命”的现象级产品。
有些人把脱不花对商业的通透理解归结于她的博览群书。是的,脱不花的确是个有极强学习能力的人,知识内化率极高。在同学之中,她被同学们称为“浑身散发着智慧”的创业者。
但学习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说,也仅是不被这个时代淘汰的基本素质。
一个优秀的创业者,是会像脱不花那样不断向深处追问,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认知世界,让“所学”最终变成“所用”。
“学以致用”看起来很简单。但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被知识主导往往让人迷失自我。不断追问本质,或者才是这个时代创业者的“核心算法”。或许只有坚定了“本质”,才能打开局面,放下对细枝末节的执着,放下曾经紧握的自我规设。
寻找到自己的第一性原理,脱不花不再纠结
对商业本质的追求,才能使精英放下“傲慢”
小红书创始人毛文超是另外一位拥有极强学习能力的创业者。
斯坦福大学的MBA毕业、独角兽电商的掌舵者,毛文超身上所带有的标签履历已足够精优。
我曾在创业营的一次课外活动中见过他带领的团队,这简直是我见过的最齐正的精英创业团队:几乎所有高管都来自于名校的MBA,并拥有极好的职业背景。
许多人说,海归创业者有“精英病”,不接地气。而对商业本质的不断追问,是成就毛文超战略调整的方法论。对于毛文超来说,这种思考和追问的过程,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小红书向服务更广泛人群的转型。
价格战到底打不打?
海淘新政来了怎么办?
海外供应链到底怎么管理?
团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
思想向纵深的寻找,让毛文超经历波折后抓住了“增长”这个创业公司最关键的命题。
当一切从此出发,那些精英们惯有的“傲慢”一下子变得不这么重要,曾经的疑惑都变得豁然开朗。
答辩的时候,毛文超讲到的一个细节特别打动我。
当在只关注“增长”之后,他会疑问:如果小红书想变成中国最大的购物分享社区,为什么要屏蔽中国最大的购物网站?
所以他让团队迅速做了“我最爱的淘宝店”的话题讨论,这也成为了社区最近两三个月最活跃的话题。
从思考的最深入出发,成就了一家电商公司最开放的心态。而这样的开放也带来了商业上的成就,小红书的第一季度社区活跃度翻了三倍,销售额也在不停增长。
这是创业者们的“知行合一”。这样的例子在创业营还有很多,比如In APP创始人清水让美好自由生长的初衷,比如Keep的90后创始人王宁要让世界“动”起来……
年轻的创业者们不断跟自己“较劲”,让企业走向更远的地方。用乐元素创始人王海宁的话说,是这样的思考,让他们收获了有“魂”的战略,让自己拥有更加通透的人生。
毛文超从思考的最深入出发,成就了一家电商公司最开放的心态。
放下、打开、清空、归零是创业者必修之课
有个观点现下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企业的边界取决于创始人的认知边界。
是的。除了向纵深的思考,对于创始人来说,你所知道的这个世界有多大,也决定了公司战略调整能否走向更大商业价值的牌桌。
这就需要创始人的谦逊与魄力。所以,放下、打开、清空、归零成为了创业营学习的必修课。
我很庆幸这期创业营几乎每一个人都完成了这项必修课。
创业营集合的是不同领域、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类型的创业者。每个人都是自身领域里拔尖者,但当拔尖者聚集在一起,看到自己同学在一个完全陌生领域的建树,这种对认知的冲击,也会形成极强的“破坏力”。
链尚网创始人赵俊浩Tommy应该是“自我破坏”程度最深的人。
Tommy是位“生为时尚”的创业者。他一手打造了两个高端牛仔品牌落地中国的传奇故事,在服装这个行业里,真是当之无愧的先锋。而如果说链尚网完成了他的商业转型,那么,创业营则让他完成了一次人生的自我转换。
从职业经理人、品牌经营者到互联网创业者,Tommy一次次自我挑战。在与同学的互动交流中,Tommy不断调整自我认知,也让链尚网完成了引领柔性供应链的应用,在“链尚网“平台中,引发新一轮增量市场的爆发。
我颇受撼动的,是Tommy说,如果同学们是从一个通道向另外一个通道的转变,那他则是从一个世界转向了另一个世界。
过去的一年,他为了让自己“脱灵换骨”,甚至与那个让他拥有无比荣耀的世界“断绝”了所有的联系:不参加任何大型公司的年会,不参加任何公司的酒局。他说他想换得更彻底一点,生怕会带回原先的DNA。
这样的果决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在创业营的一年里,我一直觉得Tommy身上充满着重生后的谦逊与力量。他曾经是那样一个骄傲的时尚引领者,愿意在这里彻底放下自己的过往,认真去观察和学习同学们的思维模型。而这也让他的链尚网成为了真正的跨界icon。
赵俊浩称,自己在混沌的转变是迈向了另一个世界
创业无疑是痛苦的过程,因为是一次又一次自我破坏,也是在破坏中重新定义自己的认知边界。这一点,对于已在一个行业小有成就的创业者来说更为重要。
我们能够在历史中看到无数的反例,企业的失败最终源自于领导者深耕于以往行业的傲慢。而在创业营,我们也能看到正向的力量,是企业家放下过往,自我破坏。
创业营似乎就是一个提供自我破坏的极佳场景。e保养创始人高峰是这样概括的:在这里,你不用把自己说得有多牛。
这期创业营很牛的营长陈俊就是一个善于自我破坏的人。地产这个沉重的大象面临着转型,而他所带领的一德集团正在做着“破坏性”的尝试。
陈俊是经历过中国几轮经济变革的企业家。
陈俊谈起的自我经历中,总喜欢引用自己夫人对自己的评价:二十几岁的时候喜欢跟冯仑、王石这些老的在一起;现在五十岁的人了,又开始跟安妮(快看漫画创始人)这样的90后在一起。
在答辩的时候,陈俊的总结是:思来想去,是希望自己能够融入主流,并且能够引领主流。
他的企业从通讯转向地产,再转向互联网。他每走一步都于无处听惊雷,经历清空自己,再与自己的内心结合引领企业转向全新的一片海。
陈俊的总结是,融入主流,引导潮流
破坏自我、让自己不断清零无疑是反人性的。
优秀的创业者脑海中往往都预设着疑问和批判,因为这样才能保持思考的深度。然而更为深刻的批判是从自我出发,就像有赞创始人白鸦所说,这是对认知的重新认知,是对未来做出的最好准备。
用哲科思维完成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世界、自己与商业对话
在创业营面试的时候,我们总会问创业者一个问题,你对创业营的期望是什么?
有人说想让自己的心量变大,有人希望能够在创业营找到同类,有人想在创业营找寻新的商业机会……
回溯创业营一天半的答辩,我自己也在梳理创业营能够带给创业者价值到底是什么。
我想,大家对创业营的期望归根结底都源自对未来的焦虑。有句被说烂了的话,我仍觉得十分贴切,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差的时代。未来的不确定营造了无数的商业机会,也让无数创业者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这也是善友教授进行创业营课程设计时一个的基本判断。在思想上的梳理和对自己的破坏,其实是希望给思考者带来比看到的和预测到的事实更远的未来。
用学习和机制保证这样的课程设计的初衷,比打一针浓浓的鸡血更为要紧。
创业营的课程,从戈壁一场与自己的对话开始,在认知革命中求同,于颠覆式创新中求变,在组织创新中反思,在硅谷的科技创新中打开认知。创业营的最后一课是哲学家王东岳的新思维的拓展效应,是一次更为彻底的思维整理。
创业营恐怕是中国为数不多地尝试让创业者用哲科思维完成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世界、自己与商业对话的班级。
混沌创业营首期学员毕业合影
在整个毕业答辩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每位学员通过思考第一性原理而提醒自己去找到创业最本真的心法。而这心法也将为他们在创业道路上注入更多的原动力。
那一刻,答案似乎不再重要,思考本身更重要,个人成绩不重要,彼此分享而带来能量的交换更重要。这也是创业营希望送给每个学员的毕业礼,也只有这样的结束,才不会辜负这份春意……
本文授权转载自混沌研习社(ID:dfscx2014)作者/青阳
点击关键词查看往期内容
周鸿祎 | 张泉灵 | 徐小平 | 李开复 | 柳传志 | 黎瑞刚 | 林依轮 | 杨浩涌 | 戴自更 | 俞敏洪 | 张近东 | 井贤栋 | 田溯宁 | 郭为 | 汪潮涌 | 张近东 | 孙继海 | 陈彤 | 汪丛青 | 刘作虎 | 冯大辉 | 吴甘沙 | 邱浩 | 毛大庆 | 张维迎 | 胡彦斌 | 盛希泰 | 阎焱 | 李丰 | 熊晓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