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歌苓的长篇小说果然是好看的。一口气读完《小姨多鹤》,就像猛灌了一口烈酒,眩晕、激烈而又悲怆的情绪铺满心头,还有悲怆中的那一点温柔,不知道对谁去诉说。
两个女人,一个是天真、质朴,性感又蛮钝的日本孤女;一个是精明、泼辣,漂亮而深明大义的中国村妇。
她们被命运的洪流裹挟着,身不由己地做着同一个男人的妻,共处于斗室之中,把日子“凑合”着过下去,却也在“凑合”里有过片刻的幸福,升起过刹那的温柔。
1945年日本战败,位于东北某个村子的日本人,在村长的带领下集体自杀,以昭示对天皇的耿耿忠心。
16岁的少女竹内多鹤跟着大部队逃亡,一路上目睹各种惨烈的、血腥的杀戮和自杀,终于在一颗炸弹落在母亲身边之后,父母和弟妹当场被炸得稀烂,多鹤来不及思考自己成为“孤儿”的新身份,揣着母亲给她做的饭团就继续逃命了……
能逃到哪里呢?俄国人和中国人的炮弹轮番轰炸,几千人的大部队很快就剩下稀稀拉拉的几百个人。几个和多鹤一样的妙龄少女,被装进一个个布袋,在集市上公然叫卖。多鹤以7块钱大洋卖到了张家,因张家二孩的妻子朱小环无法生育,买她来给张家传宗接代。
生存是艰难的,活着已是来自命运的最大眷顾。
多鹤养好了身体就开始了第一次的逃跑,却因发现自己怀有身孕返回张家。她卑微地苟活,身兼张家传宗接代的工具和女仆;对于张俭,她起初不过是一个有温度的容器,只有朱小环明白,花7块大洋买一个肚子?事情没那么简单。
▲根据严歌苓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小姨多鹤》剧照
多鹤夹在名正言顺的一对恩爱夫妻中生存,她起初也只是为了生存,然后生了女儿,又生了双胞胎儿子……
她失去了亲人,就为自己生出一堆亲人,因为这相连的血脉与骨骼,就好像她童年的那个代浪村又回来了,就好像她没有被故乡和亲人遗弃。
孩子是她凄凉人生里的温暖安慰。
传宗接代的使命完成,朱小环和张俭不是没有想过抛弃她。
她在狼群出没、漆黑森冷的上坡上生下双胞胎儿子,朱小环本想把孩子抱着一走了之……若不是因为日本人追杀,小环也不会从马上摔下来摔掉了孩子,落得无法再生育。
日本人欠她一条命的。如果没有了多鹤,她和张俭,还有三个孩子会是多么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日子会正常得多,也会安稳清净许多。
小环到底是善良的,比起张俭更善良一些。多鹤没有被男人的正妻谋杀,却在某个星期天带孩子坐火车郊游的时候,不幸与他们走散,在她焦急寻找的目光中,张俭避开了那目光……
一个异族女子,在语言不通的中国,在给男人生了三个孩子之后,被他狠心地遗弃在熙熙攘攘的旅游景点……她绝望而愤怒,却因为惦记孩子,经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又回到那个家。
那个家是不正常的家,三个成年人,三个孩子,多鹤的亲生骨肉喊她“小姨”,邻居人人都怀疑这小姨的可疑身份,只有血脉无法欺骗这天然的关系,她和孩子之间时而相视一笑,这一笑是专属他们的秘密快乐。
然而三个人的平衡还是被打破。张俭因得知多鹤的悲惨身世,爱上了这个已经为他生了三个孩子,一起生活了八九年的女人。这爱情之火燃烧得猛烈又绝望,几乎毁掉了这个本已风雨飘摇的家庭。他们在电影院幽会被抓的时候,是正妻朱小环挺身而出,化解了危机,也浇灭了这不明就里的热情。
▲根据严歌苓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小姨多鹤》剧照
“凑合”是小环的人生哲学,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生活智慧,日子灰不拉几的过下去,到底还是完完整整的一家人。
多鹤的“不凑合”也是她日本民族的秉性,激烈、决绝,就像她邻村集体自杀的几百同胞,像逃难路上宁愿亲手结束孩子的生命和苦难的那些日本母亲。
可是,到底是小环的“凑合”拉扯了多鹤的“不凑合”,也成全了她多舛的、悲凉的灰暗人生里面,温暖的那一抹亮色。在“凑合”的艰难、悲屈里面,也体验过“凑合”的幸福、“凑合”的伟大。
最悲哀的是小环。她看似花团锦簇,热热闹闹,毒舌又泼辣,乐观又坚强,遇到大事的时候,都是她一个人hold住了场面,她骨子里是母性的,善良的,深明大义的。她爱张俭,后来也爱上了多鹤,最后呢,却落得与老狗为伴。
这个家里,她是女主人,却又是唯一的一个外人——孩子本来就不是她的,丈夫后来也不爱她了。他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
严歌苓把故事讲得太妙了。
我时而觉得她是坚硬的,一团血肉模糊的故事,她可以讲得那么举重若轻,横冲直撞,那些暴烈的、血腥的场面,却被书写得格外直接、冷静、老练。
她当然也是暖的。那些人世沧桑里面,每个人内心的幽暗曲折,都写得精致圆熟;每一个情绪的起伏,都表达得天衣无缝。那些个勾着人的心事和眼神,那些个藏在心事和眼神后的风景,在硬桥硬马的片断里,楞是没能藏住水一样的柔情。
而她笔下的两个女人,却又那么让人念念不忘地爱着。像冷漠的刀锋,人的心劈得生疼,却又像温柔的双手,把人的心揉得稀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