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六月,被好莱坞大片轮了个遍。
接连几部都在影院上演着爆炸的戏码,影院外,引起的话题热度同样也很炸。
与进口片的火爆不同,有两部正在上映国产片特别冷,
这里冷有两重意思:
一是冷门,两部片子排片一般,票房也不算特别抢眼。
而是故事发生的地方都特别冷,让人感觉有寒风吹过。
其中,一部是张扬导演的《冈仁波齐》,讲述去西藏朝圣、寻找信仰的故事。
另外一部是我们今天要说的——
《重返·狼群》
提到狼,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邪恶、凶残、贪婪······
几个与狼有关的成语,你知道哪几个?
“狼子野心”“狼狈为奸”“狼心狗肺”······大多都是贬义的。
在人类的眼里,狼的形象实在太差,几乎都已经定型了。
但是你听过狼与人合唱的《传奇》吗?
《重返狼群》的故事告诉你,狼心也是肉长的。
电影记录了一段人狼传奇。
野生动物画家李微漪在若尔盖草原采风途中,听到了当地牧民讲了一个关于狼的故事:
一只头狼被盗猎分子抓住没能逃脱生还,母狼殉情自杀,留下了几只小狼崽,不知生死。
没了爹妈的小狼崽肯定活不了多久,李微漪不忍心留下它们送死。
她用了三天的时间,找到了仅剩的一只小狼崽,并将它带回了成都生活,取名格林。
人养狼,可是闻所未闻的一件事,李微漪心里也没底,她叫来了男友亦风
(也就是本片导演)
帮忙。
李薇漪和亦风
小狼格林的顽皮、聪明、以及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人类难以想象的。
才出生20天,格林就会啃骨头了,像用电视遥控器找它最喜欢的关于狼的纪录片,学狼嚎,学抓鱼更是不在话下。
格林长得非常快,它混迹在狗中也越来越难。
格林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的一次走失经历,
再加上考察过动物园里狼的生活现状,让李微漪和亦风坚定了一个念头:
送格林回若尔盖草原,重返狼群!
信念是美好的,但接下来的考验与磨难,却是常人想都不敢想的。
在草原上生活,条件本来就艰苦,要是再碰上个极端天气就更苦了:
“到了晚上,零下30度,生存很困难,洗一个热水脸都成了奢侈。”
再苦,狼爸狼妈也不怕!他们只要格林能活下去,回到狼群中。
终于,在寒冷的冬季,他们发现了狼群的踪迹······
一只狼,两个人,用七年的时间制作的电影,记录的就是这么一个说简单也不简单的故事。
导演、制片、摄影、剪辑、主演······从上到下,主创团队找不到第三个人。
如此简单的“团队”,能做出好看的电影吗?
单看评分,豆瓣目前8.0,还算不错,
但口碑却是严重的两极分化,赞成反对的都有。
视听语言比较粗糙
感情真挚细腻动人
客观的说,这片有硬伤。
首先,作为一部纪录片,导演的剪辑手法更像是在剪一部剧情片。
必须承认,导演没有太多技巧,也不够专业,连最基本的拍摄设备都是五花八门的。
他们拍格林就像普通人拍自己的宠物或孩子一样,有些镜头还是用手机拍摄的。
导演也想过将素材委托给专业剪辑师,但这片太特殊了:
“剪辑师都是按照台本来剪的,我没有台本,他们剪不了。”
没办法,只能自己动手。
1700多个小时的素材,初剪成5个小时,到最后精剪到成片98分钟。
其次,画质略显粗糙,个别镜头模糊,
作为一部在大银幕上放映的影片,
离精致还差得很远。
但这些镜头贵在真实,
比如李微漪与格林在月下起舞的那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