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简单谈一下你的新书《书到今生读已迟》吗?
这本书算是我的一个随笔集子,分三辑,第一辑借唐诺的《眼前》谈《左传》和《春秋》,当然只是我认识到的一部分;第二辑是我对广义的文学的一部分想法,涉及中外古今的一些书;第三辑是我从所读的书中梳理出的成长故事,也涉及不同类型的书。
书名如何理解?
这本书原先准备叫《海中仙果结子迟》,怕显得骄傲,就改成现在的名字了。其实两个名字取义都是“迟”,意思是说自己没有宿慧,读书迟,出书也迟,不好意思。
为什么说是“到现在最高兴的书”?相比文学评论,你更偏爱随笔?
这本书里收的文章,是我写的时候很开心,再读也觉得开心的,有时里面的意思会安慰到自己,所以是到现在最高兴的书。
在我看来,文学评论也是随笔之一种。“随笔”取的是法文essai,意思是尝试,尝试着了解自己和世界,尝试着摸索一种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
你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在文字中清晰地表达出自己内在的卓越,我就不再关注”。近期阅读的哪些文字让你感受到了作者内在的卓越?你心中好文字的标准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我借此机会再推荐一遍唐诺的《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吧。即便在唐诺自己的所有书里,我也觉得这是最好的一本,把看起来遥远的历史置放于我们所处的当下,闳深、阔大、沉郁、博学,即便是看起来枝蔓、芜杂的部分,也自有其延伸的道理。这或许也提示了我,好文字是没有固定标准的,几乎每种好文字都有自己独特的好,不受以往标准的限制,所以我好像一时也没法举例自己好文字的标准。
你对文学的鉴赏力和文学批评的自信从何而来?
我对这两样都不太自信,如果不是很不自信的话。我记得有次看到钱锺书先生出的试题,考某诗是受某家某派影响。这应该是钱先生认为文学鉴赏的基本水准,也是文学批评的基本要求,很遗憾,我觉得自己不在这水平线之上。如果非要给自己一点安慰,我觉得我比较明确的是,我在文学批评的写作中,始终希望把自己的犹豫表达得清晰。
你认为当代中国文坛中,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认为两者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从我读到的文章来看,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最容易出现的是依附关系,即批评依赖于创作,或赞或弹,都是围着作品打转,想破脑袋攒一些新词,或者旧词翻新来应对作品,思路宕不开。这很可能是把事物出现的先后当成了必然的逻辑先后的结果。在我看来,文学批评应该也必然是在一个竞争的位置上--跟所有优秀的头脑和优秀的作品竞争,一起完成对人类精神的探索。只要通过作品写出了社会和人心未经勘测的部分,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就一起来到了该在的位置,在我看来,他们之间的区别,甚至怎么称呼它们,倒不是很重要。
你批评别人的作品时,眼光独到而犀利,你会用这种审视的眼光去看自己的作品吗?你觉得自己写文章的长处和短板分别是?
谢谢你的谬赞,但我真的称不上独到和犀利,或许只算表现出了一点憨人的诚恳。我想我看自己的文章,会比看任何其他人的文章苛刻,因为更知道其中的缺憾和陷阱,以及因为自己偷懒或不够认真带来的问题。我觉得自己的文章没什么值得谈论的长处,倒是触目的短板往往而是,有时候想到这个就会沮丧。不过好在有很多师友的鼓励和鞭策,让我得以不时从沮丧中振拔起来,更加努力地写出下一篇文章。
你认为写作是可以被教会的吗?你如何看待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
写作这件事,更多的是凭借热爱和惊喜而逐渐摸索出来的。对一个不喜欢写作的人,教是很难教会的,而对一个喜欢写作的人,合适的教又是必要的。这个意思甚至可以扩展到更广的范围,即任何技艺,都需要天生的热爱,并期望遇到一个能给予适合自己教法的老师。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背后有其理想,我觉得这理想是培养出统贯古今中外的文学人才,使之在此领域展现出自己的内在卓越。虽然现实跟理想有很大的距离(或许任何理想都是这样),但有心的学习者应该看住那个理想去努力,做自己能做的好的那部分,而不是被不够理想的现实牵绊住。
复旦中文系带给你最大的收获?导师张新颖对你的影响?
刚进复旦读书,我不知为什么发了一次大烧,在炎热的阳光下都冷得发抖,但我仍然坚持着去冷气很足的大教室听了德里达的演讲。虽然演讲的内容是他书里写过的,但我就此感受到了前沿的气息。我此前的学习和阅读以经典为主,囫囵着把文学史或思想史上数得出名字的书吞下去不少,不管历来对这经典的理解,也不去想经典究竟想讲的是什么。这种阅读方式损害了我的阅读兴趣,几乎让我不再想读任何书。到复旦读书之后,各种前沿思想忽然蜂拥而至,虽然各种说法良莠不齐,我自己也多是一知半解,但似乎在某些特殊的时刻,这些说法中的某一个误打误撞地给我启开了某部经典的大门,让我感受到其中流动不绝的生机,也就重新有了阅读的乐趣。张新颖老师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他没有按他的方式来要求我,也没有给我划定必须要学习的范围,而是给了我充分的空间,让我得以慢慢认识自己的性情,并按自己的性情发展下去。
你欣赏的同行?(学者/评论家/作家)(请举3-5例,并说明原因)
在《书房一角》的序里,周作人说:“从前有人说过,自己的书斋不可给人家看见,因为这是危险的事,怕被看去了自己的心思。这话是颇有几分道理的,一个人做文章,说好听话,都并不难,只一看他所读的书,至少便颠出一点斤两来了。”我倒不怕被人掂出斤两,只是我欣赏的同行多是我视之为师的,公开说出来,等于把这些自己尊重的人挟持为自己私淑的老师,有点儿不恭敬,所以我就还是不提到他们的名字吧。
你喜欢阅读的书籍类型?不同阶段对书籍的选择各有什么侧重?(请举例并说明原因)
大的类型,我应该算是喜欢阅读人文社科类作品,哲学、历史等,但有时也读科普作品。不同阶段,喜欢的类型确实有侧重。大学时主要读美学、文学理论,康德的《判断力批判》,黑格尔的《美学》,莱辛的《拉奥孔》,徐复观的《中国艺术精神》等,都是当时的爱读书;研究生期间对哲学着迷,有一阵爱显摆读过维特根斯坦、胡塞尔和海德格尔,其实都没怎么读进去,只是因为对书的好胃口,就那么硬吞下去了而已。后来对古典作品的审慎节制和变化万端感兴趣,柏拉图和孔老庄都不时会读,也读各类解经的书,谈不上什么拿得出手的心得,可偶尔会在阅读中得到切实的安顿。
对你影响深远的作家作品?你重读次数最多的一本书?为什么?
大学时,林毓生的《中国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曾对我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把我从某种教育灌输的教条中打捞出来,重开了一条思路,并引导我阅读了博兰尼、马克斯·韦伯、以赛亚·伯林等。后来的学习和阅读方式有所变化,不能单独说某些作家作品的影响了。到现在为止,我重读次数最多的书应该是《笑傲江湖》,因为我从高中时读过之后,每年至少复习一遍,因为其中动人的上出气息,以及人生和技艺的相生相克和相反相成。
现在每天的生活、工作状态是怎样的?通常何时阅读、写作?(时间安排)你有怎样的阅读习惯?
很开心对我来说工作不是负担,甚至是某种促进,只要较为高效地完成,脑子便可以转向读和写。我现在阅读和写作几乎不分,有时候觉得自己是一边读一边写,也就是一边学习一边表达,没法截然分出哪段时间阅读,哪段时间写作。我读书过去习惯做笔记,现在喜欢贴条子,贴完条子放段时间,有些当时觉得精彩,再看觉得无甚特别的,就把条子去掉。这样重复两三次,最后剩下一些去不掉的条子,就找个时间抄一遍。
父母和家庭对你的性格、价值观、人生观有哪些重要影响?
父母和家庭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他们对生活朴素的态度,就是好好活着,好好踏实做事。偶尔陷入虚无和绝望的时候,他们这种对对生活最朴素的态度会拉我回来,让我不至于走得太远。
令你印象深刻的童年经历?
太早的事我不太记得。大约十一二岁的时候,我生了一场奇怪的病。每到下午,就开始发烧,打上退烧针,便难受得更加厉害,有时候会在床上滚来滚去。如此持续了十几天,人就没了精神,眼神看东西都是散的。见惯世事的奶奶伤心地说,这孩子的命怕是保不住了。后来,母亲就带我到一个据说会叫魂的老太太那里去看,怪病才被确认为掉了魂。老太太教了母亲一个办法,我约略记得是把桃枝和一双旧鞋压到枕头底下,然后往某个方向烧香之类。如此这般,我睡了一觉,第二天,病居然真的好了。自那之后,我觉得好长一段时间自己力气小了,眼睛却意外看到了很多此前没注意到的东西,觉得有点神奇。
你喜欢与什么样人交朋友?
跟愿意并且能够勤奋的人交朋友,因为才华和天赋都可以放进这里面,我自己能从中得到激励。
看过的书籍或者影视作品中最有代入感的人物形象?
令狐冲吧,因为自己并不是这个性情,所以很愿意在想象中经历另外一种性情的可能生活,这或许是对相反的自我的喜欢吧。
喜欢的电影导演/演员/影片?(请举3-5例,并说明原因)
杨德昌的《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当年觉得是时代某个面向的投影,内在重重叠叠,表现从容自如,能从中感受到杨德昌调度场景的天才。侯孝贤的《童年往事》,让我觉得几乎是每个人(或经历或羡慕或期望避免)的童年,结尾敛尸人迟缓的一瞥,带着无奈的责备,至今想来仍会心里一沉。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的《地下》,那苦中作乐的狂欢感,那载着跳舞者的裂开来的大地,有着生机勃勃的活力和天马行空的想象。
通常如何排解负能量?
最好的方式是预防负能量产生;次好的是盯住这个负能量,一击而中;防守的方式是不要把负能量迁移出去,存在心里,慢慢消化,让它有可能成为营养,而不是牢骚--这是理想的排序,因为能量级不太够,我通常使用的顺序正好相反。
现阶段你觉得最难以突破的是?
头脑对某些东西不敏感(或者说存在缺陷),因而即使喜欢,也无法领略其中的美与壮观。比如我对各种前沿物理学和生物学感兴趣,可最终只能耳食,无法深入,这真是无法弥补的遗憾,无法完成的突破。
最近比较关注的社会问题?
皎皎白驹,食我场苗。絷之维之,以永今朝。所谓伊人,于焉逍遥。
皎皎白驹,食我场藿。絷之维之,以永今夕。所谓伊人,于焉嘉客。
皎皎白驹,贲然来思。尔公尔侯,逸豫无期。慎尔优游,勉尔遁思。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尔音,而有遐心。
你有哪些比较难忘的梦境?
有段时间老是梦见自己被追杀或者被围困在某个角落。但印象最深的梦是,我坐在宿舍里,蔫蔫的,对什么都提不起劲头。走廊上语声渐渺,我看见自己在一间灯火通明的屋子里读书,情境好像是冬天,因为身上裹着毯子。我大约是被书迷住了,因为不断用已经发红的手掌拍打着桌子。一个不知是什么的东西,黑魆魆地向读书的我袭来,拿走了我的什么东西。读书的我丝毫没有觉察,继续不时地拍下桌子。我大声地提醒读书的我注意,但声音仿佛被什么扼住了,压根发不出来。我只能眼睁睁看着读书的我,被那个黑魆魆的东西不停地从身上一次次拿走什么。读书的我仍然没有注意,还在兴高采烈地拍着桌子。我看见读书的我一点点枯槁下去,只剩下一副支离的骨架。这时,那个黑魆魆的东西又来了,直奔那副骨架。我实在急坏了,用尽全身的力气提醒那个读书的我,快跑!快跑!读书的我依然一动不动,黑魆魆的东西碰上骨架,骨架慢慢倒下。我走上前,急切地要扶起那副骨架,骨架慢慢转过了头,突然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是袭来。我觉得身上有个地方咯噔一下,什么东西确定无疑地流失了。我从梦中醒来,好大一会儿不能动弹。比起这一次梦魇,我觉得别的梦大部分可解,甚至都还能够较好地相处。
理想的一天会怎样度过?
第欧根尼·拉尔修《名哲言行录》记载,有一次色诺芬被苏格拉底拦住去路,问他在哪里可以买到各种食物,色诺芬逐一道来。话锋一转,苏格拉底紧接着问:“人在哪里可以变得美好?”色诺芬哑然无对。“来跟我学习吧。”苏格拉底吩咐道。我理想的一天,或许就是希望有一个苏格拉底这样的人,愿意喊上我去跟他学习。
如果可以携带三本书去荒岛,你希望是?为什么?
《周易集解》,经得起反复阅读,在孤悬的环境里看易经怎么对待困境,“独坐荒岛读周易,不知春去已多时”。《金刚经》,每次读,都能让人得到深深的安慰。《劳作与时日》,我估计荒岛上需要自己琢磨怎么生活下去,让这本书提醒自己不要逸豫,在劳作里过自己的时日。
如果你生活在先秦,你希望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家的门徒?为什么?
我相信我没这样的福分,所以说出来的只能算是奢望。我奢望成为庄子的门徒吧,因为我有时候完全想不出庄子为什么会说出那么准确而精妙的话,似乎非世间人所能,近侍或许可以有机会窥得一二。另外,从庄子书中看,他对任一学派的形成,期望的是闻风相悦,师弟关系松散,并不成团地聚在一起,这样人自在些。
如果有机会跟古今中外的任何人对话,你希望是?你希望与他/她聊些什么?
我相信我希望对话的人自己都没有对话的资格,如果真有这样不可思议的幸福,我选孔子,因为他既能根据人的不同状态给出不同的对应方式,又有点老婆心切,贪心的我或许可以多听上一句两句。想跟他聊的可不少——“学而时习之”的“之”到底何指?“吾道一以贯之”的“一”是什么?他跟老子见过面吗,如果见了,究竟说了些什么?……不过,等一等,要再认真地想一想我的问题——“在这世界上,有些话我们说出来的时候,必须万分谨慎,尤其是当我们穿上了‘幸运的套鞋’的时候”,你现在既然在希望中给了我幸运的套鞋,我就必须万分谨慎,甚至愿意拿出此生的主要精力来准备我的问题,因为这是人不会再有的幸福之一。
2017年最想实现的一个目标/收获的一个新技能是?
把我手头的一个写作计划写到十万多字,有时间认真读一下《说文解字》,好好认几个字。
未来三至五年的规划?
“眼前无异路”,我一般不想这么远的计划,只做手头该做的事。认真做完这一件,如果幸运,这件事会提示该做的下一件,就“像跳动的火焰点燃了火把,立即自足地延续下去”。
黄德海新著《书到今生读已迟》近日出版。
书到今生读已迟
黄德海 / 作家出版社 / 2017
内容简介
黄德海是优异的评论家,更是卓越的阅读者,涉猎广、用心专,所见所指皆为人心与世事之根本。本书既解读《左传》《诗经》《随笔集》(蒙田)这样的经典之作,也摹想玻尔、海森伯、薇依这样的伟大心灵,还分享金庸、金克木、张五常等对作者本人影响甚深的作家与作品,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作者让我们更了解自己,以便有可能,成为更好的人。
你越过遥远的距离把手伸给我
——《书到今生读已迟》分享会
嘉宾:李敬泽、黄德海
时间:2017年7月22日14:30-17:00
地点:言几又中关村店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创业大街3棟言几又书店二层)
主办:作家出版社、凤凰网读书会、言几又书店
参与方式:免费参与,无需报名
【扫描下方二维码 观看线上直播】
黄德海是优异的评论家,更是卓越的阅读者,涉猎广、用心专,所见所指皆为人心与世事之根本。在新书《书到今生已读迟》中,黄德海既解读《左传》《诗经》《随笔集》(蒙田)这样的经典之作,也摹想玻尔、海森伯、薇依这样的伟大心灵,还分享金庸、金克木、张五常等对作者本人影响甚深的作家与作品,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让作者让我们更了解自己,以便有可能,成为更好的人。
7月22日14:30,让我们和李敬泽、黄德海这两位卓异的阅读者、作家一起,分享“书到今生读已迟”的个人体验,在一本本具体的书里,见人见世见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