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混沌学园
咨询服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禽报网  ·  冻品•2-9\\局部单品继续跌100-300 ... ·  13 小时前  
防骗大数据  ·  手头紧,想贷款?小心骗子趁火打劫! ·  21 小时前  
警民直通车浦东  ·  浦东公安青年护航新春,坚定守护共绘平安画卷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混沌学园

连续5年全国第一!这位混沌同学的“一”思维

混沌学园  · 公众号  ·  · 2024-07-04 19:30

主要观点总结

王小卤虎皮凤爪在‘史上最卷618’中经受考验,连续创销售佳绩。王小卤通过探索虎皮凤爪品类成为快消品增长奇迹。本文梳理了王小卤的创业历程、产品策略、品牌塑造和创始人的成长飞轮等关键内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王小卤虎皮凤爪经受考验,创销售佳绩

王小卤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成功在‘史上最卷618’中经受考验,连续创销售佳绩,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关键观点2: 王小卤如何找到虎皮凤爪品类并成功?

王小卤创始人通过市场验证和数据洞察,发现虎皮凤爪的潜力,并坚定聚焦于此,通过不断的产品创新和市场推广,成功打造了一个增长奇迹。

关键观点3: 王小卤的产品策略和品牌塑造

王小卤注重产品品质和复购率,强调产品的口味和口感。同时,通过强品牌和深渠道的策略,提升品牌心智渗透率和渠道分销率。创始人还通过不断学习和成长,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关键观点4: 创始人的成长飞轮

创始人通过交朋友、冥想、看书、运动等方式不断成长,但最重要的是在事上练。他还注重尊重商业常识和把握本质,通过量化管理、尊重常识和长期主义等理念,推动了公司的发展。


正文


今年,新消费品牌王小卤虎皮凤爪经受住了“ 史上最卷618 ”的考验,取得了连续两年位列天猫“618”肉类零食第一,连续五年位列天猫鸡肉零食第一等多个 抢眼战绩,创大促成绩历史新高。另 据国际权威增长咨询及市场调研机构沙利文调研, 王小卤已 连续5年位居全国虎皮凤爪销售额第一。

王小卤如何找到虎皮凤爪这个品类,并成为国内快消品的一个增长奇迹?

王雄 混沌学园三期校友、王小卤创始人兼CEO,曾在混沌的课堂上分享王小卤的“一”思维。王雄说,希望为大家提供一种创业视角,或者以王小卤为案例为大家提供一种创业思考的维度。

以下为课程笔记,旧文重发,以飨读者:


什么是王小卤的“一”


创业犹如一场梦


2016年,从我想到王小卤这个名字开始,就隐约觉得它可能会是一个品牌。我当时的状态不是特别好,觉得自己30多岁也没发展得很好,好像参与了很多大事,但其实都不是自己完整操盘、亲力亲为的,找不到成就感。

2016年,王小卤品牌注册成功了。我构思的第一个卤味品类是猪蹄,当时北京也有很多人在做烤猪蹄连锁店。一开始我们采用中央厨房+预包装+公众号卖货的售卖方式,1小时卖了1万只猪蹄。我突然意识到,互联网流量可以让消费品在一天之内卖出超多家门店的数量级。

但从那时起,我就进入了一个漫长的、痛苦的探索期。卖爆猪蹄之后,我们一直沿着这条路走,没开天猫,也没做更多渠道。2016年底,公众号流量开始快速下滑,我们的生意非常难做。

我玩命地见投资人,投资人说了一点,如果我们的线下店的单店模型做得好,就给我投资。于是,我们开了一家80平米的卤味店。线下店全是细节,陈列、灯光、餐具、服务员之间的关系,都要仔细处理。2016年到2018年年中,我们基本都处于赔钱状态。

2018年中,我组织了两场私董会,会议非常刺激。大家把我们从头批到尾,选品猪蹄是错的、渠道是错的、供应链是错的,连公司选址都是错的……但开完私董会,我非常开心,就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因为我知道,只要准确地知道这件事情的问题在哪儿,一个一个去解决,事情一定会有改变。除了保留王小卤这个名字之外,一切都重新开始了。

2019年后,我们所有事情都做对了:找到虎皮凤爪这个品类,效率非常高;赶上直播红利,天猫店2019年4月开启,第一个月就突破了100万;开始站内投放、发展、找达人,公司真正地进入了快车道。现在,我们重新定义了虎皮凤爪这个品类,并依靠这个品类成为国内快消品的一个增长奇迹。

2020年6月,我着手搭建公司线下销售体系。到去年年底,我们都是增长最快的线下食品类目公司,不是之一。行业里边很多经销商都说这是一次特别神奇的转型。

直到2022年6月份,受疫情和经济形势影响,凤爪原料上涨50%,我们决定招募研发团队、投建工厂。如果要成为几十年后仍然存在的一家公司,必须有自己的工厂,才能在大单品上持续优化效率,不断给用户提供更安全放心的产品。


第一阶段反思:为什么猪蹄做不好?


第一,食用体验差。 整只猪蹄切对半,真空塑封,特别不方便在办公室等场合食用。


第二,产品复购率低。 因为食用场景非常受限,很多人也就不会频繁地购买。


第三,物流成本高。我估计是全中国唯一一个用顺丰发货卖猪蹄的人,整个物流成本非常高。


我想,什么是好的产品?就算有一群死忠粉丝,但一年只能卖100万的产品是好产品吗?比如某一种水果,一小部分人特别喜欢,频繁复购,但绝大多数人都不买。我认为它可能是一门生意,但很难做成真正的事业。


后来,我们公司形成了一个对好产品的定义:好产品必须做到大规模样本的复购,尤其在快消这个领域。


第二阶段反思:怎么找到凤爪这个品类?



开完私董会后,我理解了数据的力量。我当时的选择是不做鲜卤猪蹄,做卤味零食。通过观察天猫生意参谋数据,我发现卤味零食前十的搜索关键词里,有两个跟凤爪有关,分别是“凤爪”和“去骨凤爪”。彼时的卤味赛道,鸭类已经跑出百亿巨头,但鸡肉零食、凤爪赛道无头部品牌。我想,如果凤爪的搜索量这么大,再去叠加社交媒体的力量,发展也会不错。

我们当时回到了真正的用户视角,一边在市场验证,一边通过卖猪蹄时建立的私域群去验证。当时最让我惊喜的是什么?是用户说,虎皮凤爪比原来的猪蹄好吃10倍。我们调研发现100个人复购率达到99%。

第三阶段反思:为什么要聚焦凤爪品类?


内部思考:10万肉脯库存的故事


聚焦凤爪背后还有一个残酷的故事。我们当时找的主播没看上凤爪,反而对肉脯感觉不错,让我们备10万元的货。

我印象中,最后产品就卖了7000元,9万多的库存消耗了两三个月。我去问私域用户,反馈也很一般,并且表示不会复购。所以我们决定砍掉肉脯,也是从那时起,我们上品有了机制。如果内部私域评估没有超过70分,王小卤就不能上任何新产品。


外部启发:10亿大单品的成功案例


很多大的快消费品公司,之所以能从第一曲线穿越到第二曲线,都是因为孵化了两个及以上的10亿单品。比如可口可乐、农夫山泉、洽洽、卫龙、旺旺等。洽洽一个瓜子能卖三四十亿。

那中国一年到底吃了多少凤爪?这个数据非常惊人,大概是200亿只。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品类。内心有了这样的图景之后,做事就非常笃定了。2019年我定了一个规矩,王小卤不能推别的产品,坚决就聚焦虎皮凤爪,一定要把虎皮凤爪这样一个零食给它击穿。

小结:聚焦虎皮凤爪,坚决转换赛道


品类思考:如何寻找品类机会?


你做的东西可能根本不算一个品类。《品类战略》中说,脑子里边最深层的一个可以指引你做决策的东西,才叫品类。

如果你只说想买一双鞋,大概率买不到,你要的是拖鞋?棉鞋?皮鞋?但如果你说要买双篮球鞋或运动鞋,大概率还是能买回来的。

品类是用户的最后一级选择,能买得回来的才叫品类。在我们看来,卤味不是品类,我们还要在卤味里边再深挖一层,鸡爪、猪蹄、肉脯,才是品类。

品类价值模型 :最值得做的品类是什么?


品类就是你的命,选择了怎样的品类,就意味着你会走一条怎样的道路,是平坦还是崎岖。选择了品类,你和你的组织还要具有和品类匹配的能力。比如饮料,价值链可能更好、更成熟,不否认它是一个好品类。但你是否有能力去接住这个竞争更激烈的品类?


我们认为好的品类应该有三个特点: 获客成本低,复购率高,毛利适中和略好。

获客成本低: 把鸡爪、猪蹄、鸡胗、鸭脖、肉脯,放到用户池子里去,哪个品类被选择的机率最高?放到一个更广谱的样本里边,你会发现大家觉得凤爪好像不太上大雅之堂,但其实每个人都在吃,甚至广东人每天都在吃,它非常容易被选择。至此,我开始思考,好品类要拿数据来说话。做产品也一定不能想的全是自己,一定要想用户、想市场。

那我们就不鼓励创新了吗?不是。我当时提炼了一个逻辑,好的品类是在被验证过的品类里边做微创新。比如,凤爪卖的很好,但好多人吃鸡爪嫌硬。那能不能做一款粤菜里边的虎皮凤爪,先炸再卤?我们的虎皮凤爪老少皆宜,它其实是在一个被验证的品类里边做的微创新。再比如元气森林,很多消费品公司做水是被验证过,但是元气森林就做零糖,做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微创新,击穿了用户对于喝饮料怕胖的价值诉求。

复购率高: 我认为复购率是消费品的命脉。我去走市场,一个经销商跟我聊,他说你知道王小卤为什么在货架上一直在增长吗,是因为顾客愿意复购。我觉得特别被鼓舞。我们现在的所有新品,都需要被监测复购率。

按照宝洁逻辑来讲,复购还有一个关键,就是渠道的铺市率。如果你能在更多渠道被别人看到,复购的概率是更大的。但是我认为最关键的还是产品,如果可以用另外一个指标去替代复购率,我认为是NPS指数,即用户的推荐率。

我们在创业的时候,可以去定义一下,自己做了这么多产品,有没有认真摸一下它的底层生意模型数据呢?可能它根本不是一个好品类。比如我们认为肉脯不是好品类,肉脯价格战打得非常低,做不了毛利,也很难实现差异化,而且复购没那么高,获客成本还挺高。

品类的背后是对人基本需求的底层理解


一个同行跟我沟通,好的零食是什么样的?一定是操作上有一点正念感的。吃小龙虾是需要全神贯注地剥开,它的肉不多,你还得认认真真挑出来。我自己喜欢吃瓜子,但如果直接吃瓜子仁,就会觉得快乐瞬间减半。

我们在去骨凤爪上做得不是特别好,因为我有一点执念,觉得凤爪就得操作一下。操作的正念感,能带来一些快乐。零食本质上没有什么功能的意义,它的核心就是让人快乐。


我们现在也在做更多的口味尝试,类似于麻辣、甜辣,让更多人觉得很爽的一些口味的研究。中国卤味的门派有川卤、潮汕卤、北方的酱卤,我们是不是可以做这种限定款,这些都有机会提高它的复购。

凤爪避开了鸭类的巨头。大家都很看重鸭脖,仅一个鸭脖就有三家上市公司。但是我认为,凤爪还是有很大需求的,尤其是预包装化凤爪。大量凤爪其实是被餐饮渠道消耗掉的,不是在预包装的凤爪里边消耗掉的。预包装的好处是便捷,它带来了更多的食用场景,所以我们的复购率更高。


什么是一:王小卤给用户提供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我认为是以味入道,这是李善友教授在混沌学园上帮我提炼的。我想把这四个字裱好放在办公室里。它有很多意蕴,但最终缩减下来的那个价值,就是味道。

第一,对我来说,我给用户提供的是食品,但最终解决的是精神需求,是为了给国民带来幸福感和愉悦感,所以我认为这是以味入道。

第二,我从小就爱研究吃。做美食创业也是入我的道,我喜欢做这件事情,它也是一种自我的体验和提升。

最终我们想成为一个有趣的品牌,为国民传递快乐。人生中还有什么比快乐更了不起的东西吗?零食公司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但如果它能带来快乐,就超有价值感。

击穿什么:如何找到品类聚焦点


击穿什么?

一家消费品公司有三个战场,产品、品牌、渠道。我们内部开战略会,一直在讲,要成为专家品牌。

产品专家: 我们应该是市面上虎皮凤爪口味最齐全的,也对这件事儿研究最多、花了最多精力的公司。好多人都来抄我们,但去年凤爪原料一涨,很多竞争对手就撤了,它没有成为专家的信念。

品牌专家: 在品牌上,凤爪应该投什么样的渠道?我们又回到用户这个原点,发现百分之七八十的用户都是在追剧的时候吃凤爪。所以我们在去年《梦华录》《重生之门》《去有风的地方》等一堆热剧中进行推广,所有人都记住了王小卤。这就是我们通过用户调研找到的场景之一,找到场景聚焦投入,做一个凤爪品牌专家。

渠道专家 我们是铺市率最高的,可能也是在售卖凤爪这个产品方面最专业的一家公司。我经常会问线下的负责人,用户走到货架前,你把虎皮凤爪推荐给他的那个词儿是什么?最高效的广告语是什么?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需要去提炼的东西。你要成为一个渠道专家、销售专家,让自己成为在卖凤爪这件事情上最专业的那个人。

我们要成为一个专家品牌,首先要成为一个产品专家;第二要成为凤爪领域占据用户心智的品牌专家;第三要成为网点数最多、最有销售效率的渠道专家。这就是我们现在对三个战场的定义。


如何击穿?


还是要趴在数据上管理公司。我们把产品、品牌、渠道这三个东西的指标提炼了出来。如果这三个指标不出问题或者持续攀升,这个公司理论上一定没有问题。



1、好产品,提高复购率。


我们在产品上下了很多的功夫。比如用更大的凤爪;比如给鸡爪人工去指甲,它的成本很贵,仅去指甲这个动作毛利至少少了百分之二。但当时我们所有的用户都在评论,东西好吃,要是去了指甲就更好了。

当时对我来说这是个挺难的决策。工人都不愿意干,觉得很麻烦。我们现在还在围绕这件事情做研究,怎么用机器去解决这个问题,它不是一个特别标准化形态的东西。

工艺也做了一些创新。原来就是纯卤,现在的逻辑是先炸后卤,最后用一种像冷卤的方式,只做一次加热,口感更接近现卤。好多肉类的包装零食为什么不好吃,因为它加热了两次。家里做熟一个东西,再拿高压锅热到120度,再加热一次,一定不好吃。

我们还在不断地摸数据。好吃这个事儿是要去做拆分的,这样才能在研发层面得到更细致的数据,才可能做数据迭代的可能性。我们把口味、口感、入味这些东西做了一些指标,让用户去完成,当然也会给用户一些奖励。


2、强品牌,提升心智渗透率


投品牌这件事情是最魔幻的,10个创始人可能9个都不愿意投。我在想这件事情的时候,还是回到了更大快消品公司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宝洁、欧莱雅这些公司,它们到底在研究什么,后来发现它们都在研究心智渗透率,就是你在用户心目中的地位。

我们做了20个城市的调研,发现虎皮凤爪的渗透率只有百分之六到七,去年我们做了一些大剧投放、渠道铺设、线下活动、抖音种草等活动,品牌渗透率接近15%,但仍不是一个好的数据。如果占据品类,数据可能到40%到50%以上,买瓜子你脑子里边回答的一定是洽洽,买辣条一定是卫龙,我们离这样一个品牌渗透率还差得蛮远的。差得远,那发展空间就很大。


我们每年都会做品牌调研,做完大概就知道自己爬到山的哪个部位了,是1/4山还是1/3,我们还得继续努力。很多人不愿意投品牌,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在哪个位置。

伴随着品牌的成长,你会发现你做的那些长期主义的事情,真的有用。只有坚持做才能打败时间,才有机会穿越周期。

3、深渠道,提升渠道分销率


渠道分销率最后可以量化为有效的网点数。我们在很多一二线城市的卖场都卖得不错,但是在三线以下城市还有很大的深耕空间。一般来说,大的零食品牌大概有至少六七十万个网点数,我们现在的有效网点数差不多才十万。从这个视角上来说,我们的渠道分销率是远远不够的。

心性成长:创始人的成长飞轮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