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贺嘉老师
长江商学院CEO班演讲教练,500强高管私教。 原来事情还可以这样做,教你如何成为一个不按套路出牌的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BioArt  ·  Mol Cell | ... ·  昨天  
生信宝典  ·  专家点评Cell | ... ·  2 天前  
生物制品圈  ·  盘点 | ... ·  3 天前  
生信人  ·  Cell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贺嘉老师

亲测有效:关于提高工作效率的6点思考

贺嘉老师  · 公众号  ·  · 2020-05-21 20:30

正文


欢迎添加

贺嘉老师私人微信号

hejia022

01


你是不是跟我一样,

时不时,会觉得自己一天10多个小时都在忙, 但是好像今天没有什么产出?


很多事情都做了,但好像都没有做完。

比如说设计个课程海报,可能干到一半,就去忙推文,结果推文没写完,海报也没有设计完。

因为我的团队进了新人, 我认真的观察了一周他们的工作习惯,发现工作效率的问题真的很严重。

我们是个创业公司,不提高工作效率。

不提高大家的产出,就活不下去的呢,我经常跟他们开玩笑说,我们公司距离倒闭只有30天。

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作效率?

我总结了6个我亲测有效的方法。

—留出整块时间,减少打断

—最小产品+收集有效反馈

—减少感性的烦恼

—找到自己身体、状态的最佳节奏

—结果导向,找出关键动作

—找到自己的核心身份,花时间做相应的事。

02

留出整块时间,减少打断


我反思了一下, 我最近一周的工作时间被动安排了三次无效的社交。


碍于面子,我没有去拒绝他们,但说实话,对我当下的工作一点意义都没有。

从我写文章的这一刻开始,在社交这件事情上,不接受被动预约,我只主动安排。


为的是让自己每天11:00之前有, 至少三个小时的整块的时间去做内容输出。

03

最小产品+收集有效反馈


比如说设计课程海报这件事,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觉得自己的课程特别牛x,觉得自己很懂用户。


实际上,客户面临的问题和我们认为他要学习的知识有着很大的差距,最好的方案是什么?


就是弄一版初稿出来,让用户给你反馈。

之前我做批量成交研习社这个产品的时候,第一晚的海报,被用户喷成了筛子。


有人说“这哪是客单价5000的产品,这就是一个99块钱的课程海报。”

还有人说,“这哥们哪来的勇气收人家5000块?”


根据大家的反馈,我认真的去做了10多次修改。

修改之后,我们的产品大纲看起来才像是一个5000块的线上社群。

最终我们单月的营收破了100万,最小产品+迭代思维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

04
减少感性的烦恼。

我团队的成交负责人一朵老师,

一个礼拜前就说要做视频号。


但是前两次写完脚本,拍都拍出来了,就是没发。


后面经过访谈我才了解到,很多时候,大家拍了视频好的素材,但就是不发的原因有三种:


1.害怕自己不能够持续的产出。

2.觉得自己已经放下面子,来拍视频号如果不火多丢人。

3.拍出来的东西自己觉得不满意,觉得太丑了也就不发了。


在互联网时代,事情不是这么做的,想要提高自己的行动力,不要有感性的烦恼,先做了再说。

05

找到自己身体的节奏感。


我会发现,如果前一天熬夜了,晚上12:00的时候,工作效率是最高的。

如果晚上11:00大脑还在想事情,

大概你今晚的觉是睡不好的。

但我发现如果我早起了,早上11:00之前我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

如果早上10:00之前,写完了一篇文章,我一天的状态和工作效率都会很高。

所以这一点也是我自己在努力调整的节奏感,一周至少做两次运动。

在上午12:00之前,做完两件最重要的事儿。

找到自己身体的节奏,更好的休息才能更好的工作。

06

结果导向,找到关键动作


运营新手和运营高手的区别在于啥?

运营新手会有一堆花里胡哨的动作,看到的都是细节,但是看不到关键性的目标。


在2月份,我突破了成交能力和线上的引流体系。

我会发现运营体系里特别重要的就是找到关键动作,

比如说,转介绍这件事情,最关键的动作可能有5个:


—价值观,为什么要帮你转介绍?

—荣誉体系

—物质奖励

—转介绍的用户名单

—转介绍的sop,降低老用户帮你转介绍的难度。


很多时候忙并不代表着有效, 做的事情多不代表结果好。

07

关于提高工作效率这件事情

核心是找到自己的身份。


我最近在输出这件事情的效率上会比较高,

原因是我重新定位了自己:首先是一个KOL

每天早上12:00之前我要花至少三个小时,在写文章+视频号这些输出相关事情上。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