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桃桃淘电影
一份影迷带给影迷的电影小杂志,来自微博 @桃桃淘电影 。每天分享各种最新的电影信息,推荐经典或冷门电影,院线电影推荐和评论,各种电影相关的趣事。以及电影的一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豆瓣电影  ·  最高9.2分,国产犯罪剧尺度之王 ·  3 天前  
桃桃淘电影  ·  2024金鸡国际影展场刊选择荣誉名单出炉! ·  4 天前  
桃桃淘电影  ·  周冬雨的冬日絮语|赏色 ·  1 周前  
虹膜  ·  我心中的国产第一喜剧,三十年啦!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桃桃淘电影

这些电影如果拍成了,电影史要改写!

桃桃淘电影  · 公众号  · 电影  · 2017-08-24 07:18

正文

纵观影史,曾经有太多流产的电影项目,我们熟知的电影大师也不例外,这些没有拍成的电影,都有着一个又一个难忘的故事。看他们的剧情和设想,如果拍成,很可能又是一部旷世巨作。


只可惜,现在的我们只能猜测,那些未完成作品的样子。不过,没拍成又如何,那会变成一个封存的梦。



克鲁佐的《炼狱》



罗密·施奈德在电影《炼狱》中


1960年,法国名导亨利-乔治·克鲁佐在完成电影《真相》后,新作《炼狱》引起各方的高度期待,尤其还得到了美国的投资。内容讲述敏感的男子保罗有个美得无以复加的妻子,但自从他看到妻子与其他男人在一起那天起,就陷入了无穷无尽的猜疑和妒忌当中,精神几近崩溃,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剧。


克鲁佐对活动艺术深深着迷,并请来了旗手人物让-皮埃尔·瓦萨雷里,将他的美学风格融入电影。指挥家吉尔伯特·艾米为电影设计音效,用声音和音乐投射男主角马赛尔妄想的心理状态。男女演员的扮演者分别敲定塞尔日·雷吉亚尼和罗密·施奈德。


1964年3月,克鲁佐召集了几位视觉人员定期到布洛涅工作室开会,讨论片中的视觉测试——颜色反转、阴影、重复曝光等效果。联合出资的哥伦比亚电影公司高管提出会加大投资。克鲁佐用黑白片拍马赛尔的日常生活,用迷幻彩色拍马赛尔的心理。《炼狱》前期筹备巨细无遗,还画出了完整的分镜表,包括配备什么镜头与景深。



罗密·施奈德在电影《炼狱》中


1964年7月,影片开机,克鲁佐为了加快工期,动用了三组拍摄。但是,她对演职员的施压是出了名的,经常会在凌晨吵醒演员跟工作人员,交代隔天拍摄的内容。甚至与演员吵架,要他们突破表演极限。在拍男演员塞尔日·雷吉亚尼沿湖边奔跑的戏时,克鲁佐连续让他跑了好多天,里吉亚最后以病假为由退出。后来,许多剧组人员都退出了,他们抱怨无法在这种混乱不堪的情况下工作。


克鲁佐又找来让-路易·特兰蒂尼昂取代雷吉亚尼,可他进组几天后一场戏都没拍成。克鲁佐后来忙的甚至心脏病发,被救护车送入医院。尽管没有生命危险,但被电影公司勒令叫停,这个计划最终落空了。



罗密·施奈德在电影《炼狱》中


2009年,在纪录片导演塞尔日·布朗伯格的追寻下,他将《地狱》的片段加以杂糅,做成一部揭露《地狱》幕后故事的纪录片《亨利-乔治·克鲁佐的地狱》,让人看到克鲁佐当年那万花筒般的瑰丽影像。


实际上,《地狱》的完整故事于1994年被法国新浪潮名导克洛德·夏布洛尔重拍成为《美丽的折磨》,由艾曼纽·贝阿、弗朗索瓦·克鲁塞主演,有几个镜头就是完全照搬克鲁佐的概念。




希区柯克的《万花筒》





20世纪60年代中期,拍完《玛尔妮》和《冲破铁幕》的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的电影生涯遭遇了疾速滑铁卢,他试图反弹,计划拍了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低成本实验电影,这也预示着他在风格上的一次重大改变。他和编剧合写了一个剧本,叫做《狂凶记》(Frenzy)这不是他后来1972年拍摄的那部“领带杀手”的片子,而是一部关于心理不健全的精神病患者残杀女性的暴力影片。后来更名为《万花筒》(Kaleidoscope)。


《万花筒》是根据伦敦杀手诺维勒.西斯的犯罪故事改编,这名罪犯被后人称作是“娃娃脸”,他靠着他的稚气面孔和气质去引诱女性,使女性能以母性的方式对待他,然后再将其杀害。最后,他的母亲配合警方破获了这起案件。


1966年9月,环球公司邀请小说家霍华德.法斯特到洛杉矶和希区柯克合作。希区称他刚看了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放大》,非常欣赏,称这些意大利导演在技术上比他超前了一个世纪。这次希区要用欧洲电影的拍片风格来套用在他的新作中,并亲自规划了片中四百五十个镜头机位。


他将故事设立在纽约,他曾找编剧萨缪尔.泰勒和阿历克.卡普洽谈过该计划,但都没能成行。年底前,他找到老朋友本恩.列文,列文充实了希区的想法。故事围绕“娃娃脸杀手”诺维勒.西斯如何利用他的魅力诱骗年轻妇女,从而和她们发生关系再杀害。纽约警方设陷阱给他,派出一个年轻女警察诱捕。剧本围绕着三段谋杀戏展开,一段是发生在瀑布边上的谋杀,第二段是发生在封闭皮艇里的谋杀,第三段谋杀戏也是压轴戏将发生在一处炼油厂内。



《万花筒》样片


MCA(环球电影公司的母公司)总裁担心这部影片会毁了他的声誉,因为这个项目和这位大导演之前的作品截然不同,充满了残酷的暴力和色情。希区柯克向MCA总裁保证,他的影片只会投资100万美元,和未知名的演员。MCA将这部影片定义为一个彻底的项目计划,让希区柯克先拍一段样片,再视情况而定。


他找来一个不知名的摄影师用手持摄影和自然采光,在纽约抽出剧本中若干段落、拍了几段,虽然不健全,但差不多有一个小时的长度(有说是40分钟,有说是50分钟)。


但这一切都没有改变电影制片厂的看法,到了秋天,他将拍好的样片让MCA总裁过目,MCA觉得样片和剧本过于暴力、色情,直接吓坏了MCA的总裁,他们认为主角在心理方面过于“丑陋”,也不像希区以往那些文质彬彬的杀人犯,黑暗、肮脏,手法也太实验,说这个故事由别人拍或许会不错,但不该希区柯克拍。就这样,《万花筒》没有声音的样片则永远尘封在了环球资料库。除了极少数环球内部人士,没有人能欣赏到这部大师的另类作品。直到1999年,该片的部分镜头在两段纪录片中出现,总时长不过几秒。




库布里克的《拿破仑》





就在在库布里克拍《发条橙》之前,他就一心想要拍拿破仑的传记片,他花了四年时间进行研究。这部电影的研究工作,其实比库布里克其他任何电影都要丰富的多,甚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全的拿破仑研究资料库。库布里克读了近500本关于波拿马家族的书。


从《太空漫游》进行后期时,他就写出了一个剧情大纲。之后,他看了每一部关于波拿马家族的电影,动用了波拿马远房亲戚的复制画、描绘法国打败奥地利的埃尔兴根战役的透视画、素描手稿、讽刺漫画、油画、小模型、复制旗帜的照片、烛台、钱币、手枪、野外服装,甚至一根18世纪的马蹄铁等和拿破仑有关的一切物品。这些都成箱作为资料,他甚至找了美国太空总署的朋友和镜头专家蔡司,发明出超快的50厘米镜头,以应付光线微弱下拍摄自然光的镜头。


《拿破仑》勘景照


选角方面,据他初期的笔记透露,彼得·奥图尔、亚历克·吉尼斯、彼得·乌斯季诺夫、让-保罗·贝尔蒙多。1968年,他先跟奥斯卡·华纳谈了合作,不过后来他有喜欢上了大卫·海明斯和伊恩·霍姆。到1970年初期后,他又考虑换成杰克·尼克尔森。他还渴望在加入心理分析的元素,探索拿破仑各时期的心理状态。


赫本给库布里克的信


而艾立森·卡索的人选有奥黛丽·赫本、凡妮莎·雷德格里夫、朱莉·安德鲁斯。


计划逐步成型后,饭店业者柯克·科克莱恩并购了米高梅,他被《拿破仑》增加的预算吓坏,勒令叫停。而同时期的三部拿破仑电影也全部遭遇票房滑铁卢,库布里克单独找到联美,后者也认为影片太贵太老派,有极大风险。


《拿破仑》试妆照


库布里克只好跟华纳电影公司签下三部新片约,《拿破仑》成为箱底资料。这部本可成为旷世巨作的影片就这样被埋没了。


最新的计划是HBO要将《拿破仑》的剧本改编成一部迷你剧,美剧《真探》的导演凯尔·福永有望执导,斯皮尔伯格担任制片人,改编主旨就是“尽可能还原库布里克的构想”。




莱翁内的《列宁格勒》




莱翁内(中)和罗德·斯泰格尔(左)、

詹姆斯·柯本(右边)在《革命往事》片场


纳粹包围苏联的列宁格勒市(即现在的圣彼得堡),从1941年9月持续至1944年1月,约有4成市民被杀。刚刚拍完《美国往事》的赛尔乔·莱翁内希望将《列宁格勒》搬上银幕。


他是通过肖斯塔科维奇1941年创作的《列宁格勒交响曲》开始构建他的想法,一个关于在此背景下,愤世嫉俗的美国电视新闻摄影师与年轻的苏联女孩的爱情故事。这位摄影师受托在此二十天,报道这场战事。他后来一直没有离开,直至封城结束。


开篇第一个长镜头写的气势磅礴。1984年,莱翁内在《国际银幕》杂志中指出:苏联最大的制片厂莫斯科影业决定拍摄本片,并暗示罗伯特·德尼罗将扮演男主角。“我已经跟俄国人保证,这部片会是一部史诗巨作,勾勒出纳粹入侵苏联时,人们奋起反抗的英雄主义与人性光辉。”


1988年,《真理报》宣告了拍片事宜。1989年,莱翁内在莫斯科举行了记者发布会,透露这部影片将由俄罗斯几大片厂和他自己的RAI公司共同制作。他的御用配乐人莫里康内将继续担任电影配乐,御用摄影师托尼诺·德拉·科利掌镜。



莱翁内(左)和罗伯特·德尼罗在《美国往事》片场


莱翁内预估影片从剧本到定剪,会耗时近三年时间。电影预算为三千万,不过电影圈预估至少三倍。他还计划动用四百辆坦克,拍摄时至少需要两千辆。不过,《列宁格勒》一直没有成形的剧本,他并没有真正促成这件事。在拍摄《美国往事》时,他就被诊断患有心脏病,到1989年,60岁的他心脏病发去世。原本两天后要飞往洛杉矶,为《列宁格勒》的资金做最后努力。


2004年的戛纳影展,《天堂电影院》的导演托纳多雷宣告将拍英文版的《列宁格勒》,暂定片名为《900天》。但是该计划并没有实施。2011年,托纳多雷说这个计划仍在进行中,后来他还与制片人艾威·莱纳达成合作协议。




希区柯克的《短夜》



罗纳德·柯克伯德的小说《短夜》


1976年,希区柯克在完成其最后一部电影《奇案》后,仍忙于新片的准备,这部电影就是《短夜》。原著是一本间谍小说,讲述英国的双重间谍布兰德越狱,在芬兰的某个岛屿和妻儿回合,打算叛逃到莫斯科。一个要抓布兰德的美国特工尾随而至,并与布兰德的妻子产生了恋情。


希区柯克还把肖恩·贝克的纪实作品《乔治·布莱克逃亡记》融入其中。乔治是一名双重间谍,被判42年徒刑。1966年,肖恩·贝克是帮助布莱克从伦敦的伦敦的沃伍德丛林监狱大胆越狱,并逃往苏联。这段经历被希区柯克编排成影片开头的越狱戏,希区柯克详细的设计了每一个镜头机位。

 

《短夜》的计划最早在1968年9月提出,希区柯克宣布它为《黄玉》之后的下部作品,仍遵循他最近的两部冷战间谍片《冲破铁幕》和《黄玉》的现实主义间谍片模式。《黄玉》的前期制作阶段,希区柯克曾出访欧洲,选择演员。还专程见过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在与妻子艾尔玛、制片人赫伯特·科尔曼和编剧塞缪尔·A·泰勒前往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寻找合适的外景地。经过当地人的建议,他们选择了海门林纳作为一个理想的拍摄地。


《黄玉》剧照


1970年晚些时候,这个项目被被搁置。可能因素是《黄玉》令人失望的票房导致,因为希区柯克不想再接连拍摄这样的影片了。不过当他在1976年完成《奇案》后,又重新对这个项目产生了兴趣,并于1977年2月份对外宣布,《短夜》将是他的第54部电影。


5月,他花15万雇佣编剧詹姆斯·科斯蒂,后来又将他辞退。10月,《西北偏北》、《奇案》的编剧欧内斯特·莱曼被招募进来,接下来,希尔顿·格林、制片人和导演诺曼·劳埃德作为副导演、服装设计师伊迪丝·海德、美术师罗伯特·博伊尔、视觉特效师艾伯特·维特洛克都参与了前期制作。


希区还与博伊尔、劳埃德前往芬兰勘景,宣布将在1978年9月开拍。演员人选初步选定:肖恩·康纳利扮演布兰德,丽芙·厄尔曼扮演布兰德的妻子,沃尔特·马修扮演老谋深算的帮助布兰德越狱的间谍、凯瑟琳·德诺芙扮演帮布兰德越狱的间谍的妻子。


《短夜》的YY海报


此时,希区柯克想在影片开头中加入一场布兰德奸杀女人的戏,但编剧黎曼坚决不同意。1978年夏,黎曼因为这个创作分歧,最终离开了项目。7月,劳埃德接手该项目,但他的进度非常慢,9月下旬,他只写了剩余手稿的前期部分,希区柯克决定开始写分镜头剧本。劳埃德不同意,认为还没准备好。于是,希区柯克又将他也辞退了。

 

希区此时的健康状况下降,1978年底,他让第三位编剧合作——记者、剧作家、电视电影编剧大卫·弗里曼继续修改剧本。期间,希区柯克再次加入了那段奸杀戏。他们一起工作了5个月,完成了初稿。后来希区柯克的关节炎非常严重,以至双腿不能行走,他决定把拍摄日期改为1979年春天,但这个决定让他彻底无缘《短夜》了。1979年夏,希区柯克难以行走,他觉得自身身体条件不足以完成这部影片,这个项目被中止。 


大卫·弗里曼著作《希区柯克最后的日子》


1980年4月29日,希区柯克逝世。大卫·弗里曼在1999年将《短夜》的剧本发表在其著作《希区柯克最后的日子》中。



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沙丘》这本书源自1965年美国科幻小说家弗兰克·赫伯特的系列小说的第一部,描述太阳系行星上的封建王朝的传奇故事,两大王朝为了争夺珍贵的新兴迷幻药物互相杀戮。


开始筹备这部影片的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当时45岁。好莱坞对这部片不感兴趣,认为《沙丘》这本小说根本没法拍成电影,况且科幻片在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时已达巅峰,且现在呈现消退状。佐杜洛夫斯基誓要超越库布里克,他说《沙丘》不是《2001》那样的写实主义科幻片,他要的是太空歌剧。他首先找到《2001》的视效执导道格拉斯·特鲁姆布,不过忍受不了他的高傲和高收费,两人并没有达成合作共识。


佐杜洛夫斯基自己解决问题,他聘请了一帮一流的艺术家。分镜头剧本请创作过《蓝莓上尉》连环画的法国漫画家墨比斯操刀,他画了三千张概念图,每张都很精彩。另外两位艺术家分别是克里斯·佛斯和后来因为创作《异形》概念图的汉斯·吉格尔,他当时还没出名。



《沙丘》概念图


音乐方面,维珍唱片主动联系佐杜洛夫斯基,提议由当红炸子鸡麦克·欧菲尔德操刀。不过佐杜洛夫斯基已经安排了英国摇滚乐队平克·弗洛伊德合作,乐队主唱罗杰·瓦特斯更表示《鼹鼠》是他1974年最喜欢的电影。期间也发生过不愉快的经历,但他们最终商定,平克·弗洛伊德创作大部分的配乐,其余音乐由法国摇滚乐团Magma演出。


据称,导演要亲自扮演Leto Atreides公爵,其他演员包括:奥逊·威尔斯扮演Vladimir Harkonnen男爵,大卫·卡拉汀扮演帝国生态学家Kynes博士,夏洛特·兰普林板岩Jessica夫人,由杜罗斯基的儿子扮演公爵之子Paul Atreides。而全片最令人着迷的Shaddam Corrino IV皇帝的角色,他希望由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扮演。


佐杜洛夫斯基告诉达利,他需要在片场待七天,他认为,上帝造物需要七天,而达利“堪称与对上帝匹敌,所以得收取巨资,每小时十万美元” 佐杜洛夫斯基通过看塔罗牌,得到的建议是:拍屁股走人。达利的缪斯阿曼达·丽儿告诉导演:达利就像计程车,随着时间流逝,价码会越来越高,但你想付的钱只会越来越少。佐杜洛夫斯基决定把皇帝的戏删减至2页,达利听闻后大怒,不过最后还是勉强同意,因为导演说这会让他成为影史片酬最高的演员。



《沙丘》分镜脚本


1976年10月,各种征兆看起来《沙丘》的项目将要黄。这部片还没拍就已经花了200万,而合约中的180分钟,可能将超过14个小时。达利的参演也是悬而未决的事,法国出资者决定撤资,电影正式宣告流产。


大卫·林奇后来拍摄的那部《沙丘》(1984)遭遇了非常非常糟糕的评价,这让佐杜洛夫斯基激动不已。他说:“我觉得大卫·林奇是一个非常棒的导演。讲到这里我就开心,当我进电影院看哪部电影时,我很妒忌,觉得自己快要死了,压抑至极。结果,电影太烂了,我好高兴我又复活了!如果大卫·林奇能用他的方式把《沙丘》拍出来,我想我就活不下去了。”


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


2013年,弗兰克·帕维奇将这段故事拍成纪录片《佐杜洛夫斯基的沙丘》(2013),暮年的佐杜洛夫斯基面对镜头侃侃而谈,他拿着故事板,让观众看到了“激情”这东西是一辈子的。庆幸的是,他已经让《沙丘》的文字变成了视觉化的故事板,其概念也影响了后世科幻片。“我会死去,他们会拍我的电影。”看到这句还是很伤感。




费里尼《马斯托纳先生之旅》



1969年,费里尼在电视纪录片《导演笔记》 (Block-notes di un regista)中剪辑了三年前为《马斯托纳先生之旅》(il viaggio di g.mastorna)搭建的巨大场景。这部他无法完成的巨作讲述了一位大提琴家在一次飞机紧急迫降的意外后发现,他其实已经死了。费里尼想在影片中阐明他的心理医生欧内斯特·博纳哈德的临终遗言:“全心全意感受死亡之苦”。

《导演笔记》里费里尼(左)与马斯楚安尼(右)

扮演拍摄《马斯托纳先生之旅》的画面


电影的开场段落也已经设计好,大提琴家朱塞佩马斯托纳搭乘的飞机,因为一场特大暴风雪迫降在一个小镇的广场,乘客们下机后在大街上游荡,后来一台巴士载他们去了一家偏僻的饭店。这群人集合在饭店里,在银幕上观看马斯托纳的一生。马斯特纳无法离场,直到影片放完,并接受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马斯托纳先生之旅》分镜脚本


之后还有人根据分镜脚本推出过漫画版


费里尼为这部电影写了一个剧本大纲,并说服意大利电影制片人迪诺·德·劳伦提斯资助这个计划。1966年夏天,费里尼与编剧迪诺·布扎蒂合写剧本,电影布景也开始在迪诺市的片场搭景。他还是希望他的御用男星马塞洛·马斯楚安尼担任男主角,却又让劳伦提斯不要跟演员签约。1966年9月,他写信告诉劳伦提斯说不想拍这部电影了。原因究竟是为什么呢?


引用马斯楚安尼在《导演笔记》中的台词:“你一点信心都没有吗?好像在害怕什么?”据称,费里尼在《马斯托纳先生之旅》的前期筹备阶段,他迷上了占卜,在一次算命聚会中,他开始相信倘若这部片拍成,将会成为他的遗作。


据称是1965年,马斯楚安尼为《马斯托纳先生之旅》拍的定妆照


已经为影片投下数百万里拉的劳伦提斯提起诉讼费里尼违约,法院最后判他胜诉,允许他从费里尼家扣留贵重物品,并且对《朱丽叶与魔鬼》所得的大笔款项拥有置留权。其实两人关系还很要好,1967年初,两人达成共识,继续拍摄《马斯托纳先生之旅》。不过此时马斯楚安尼已经没有档期了。他后来签下了乌戈·托尼亚齐。


不过这部片似乎真的很邪,4月10日,费里尼失去意识,紧急送医,诊断出急性胸膜炎。住院几周后,再转往罗马的医院休养。劳伦斯提还安排了美国演员保罗·纽曼前去探望,希望可以让美国阵容来演这部片。费里尼还是选择了放弃,不想再上法庭的他向劳伦提斯许诺,以后再同他合作几部影片,以作补偿。


接下来的数年,费里尼还是有想要将《马斯托纳》搬上银幕的念头,但从来没有开机。




布列松的《创世纪》



《创世纪》的YY海报


1963年,意大利电影制片人迪诺·德·劳伦提斯正在酝酿着一个总长十五小时的圣经诗篇电影,并召集一堆欧洲电影大师来拍。其中第一部《创世纪》由法国导演罗伯特·布列松执导,里面涉及《创造天地》、《巴别塔》、《人类堕落》、《该隐与亚伯》和《大洪水》。


大家都认为,布列松会拍出诺亚方舟的盛况(拥挤的动物兽栏),布列松告诉劳伦提斯:“观众只会看到它们在沙滩上留下的脚印”。据说电影毛片中真的只有脚印,没有一点动物的画面,由此,布列松被劳伦提斯炒了。

休斯顿版《圣经:创世纪》中“诺亚方舟”一段,

由休斯顿本人扮演诺亚


在没有电影大师列阵的情况下,劳伦提斯请来了约翰·休斯顿执导,这部影片是全美国班底,后来更名为《圣经:创世纪》。取自旧约-创世纪的前22章,台词、旁白都很忠实于原文。三小时片长将上帝造物、亚当夏娃、该隐亚伯、诺亚方舟、巴别塔和亚伯拉罕等故事娓娓道来。《圣经:创世纪》在1966年蝉联几个月的美国票房冠军。


尽管布列松离开了剧组,但仍然在酝酿着自己的《创世纪》,据说他早在迪诺·德·劳伦提斯找他之前的1952年,就写过剧本,直到余生都在修改。“丧失纯真的主题”是布列松许多电影的主旨。“《创世纪》的美在于上帝要为东西与动物命名。”布列松说,这个想法也运用到《乡村牧师日记》和《圣女贞德的审判》中。



布列松


直至上世纪80年代中期,布列松的最后一部电影《钱》公映后,他仍准备将《创世纪》搬上银幕。有一度,它似乎会比《钱》更早开拍,可惜到死都没能将之搬上银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