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近,钱荒的迹象越发明显,资金利率全面上行。
“资金荒”现象持续,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连续14个交易日全线飘红。
具体来看,隔夜Shibor报2.3020%,上涨0.40个基点;7天Shibor报2.4810%,上涨1.5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3.0172%,上涨0.59个基点,已经连续29个交易日上涨,创下近六年来最长连涨。
同业存单利率也飙涨,同业存单发行利率从8月至今已飙升约49-66个基点,并在10月下旬一举升过20年期国债收益率。
DM金融平台精准报价显示,午后隔夜期融入报价普遍较上午上升5bp至2.75%,7天期融入报价普遍上升了近20bp,从3%升至3.2%。
中国央行今日净回笼100亿元,为连续第四日净回笼。
随着逆回购逐渐转向净回笼,银行间拆借市场、隔夜回购利率和Shibor均不断上行。
周二(11月29日)国债期货出现跳水暴跌。
主力合约中,截止收盘,十债T1703主力合约暴跌0.71%,创10月24日以来最大跌幅;五债TF1703跌0.42%。而值得注意的是,从10月末高点开始,以十债T1703为例,国债期货已经下跌了2.61%。
此轮国债期货下跌较为突然,原来的单边上涨行情在10月24日见顶,然后一路回落至今。
分析人士认为,其背后凸显出9月以来的资金面紧张。通常来说,债市价格的涨跌同资金流动性密切相关。而9月以来货币市场利率较上半年上行大约40BP左右。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9月以来的资金紧张,是2015年8月以来的首次资金持续紧张:
1、外汇占款、财政存款并非“钱荒”根本原因
资金紧张与外汇占款和财政存款有或多或少的关系,但这两者从来都不是主要因素,导致资金持续紧张的另有其人。
2、根源:银行负债短期化明显,对同业负债依赖程度上升
主要因为2015-2016年央行在货币市场采取了过度宽松的政策,同时商业银行对接金融市场的程度较以往的低货币市场利率时期(2005年、2008-09年)有明显提高,导致银行大量在货币市场融资进行期限错配,并通过委外进一步提高期限错配程度,导致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显著上升。
一旦货币市场出现风吹草动,会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钱荒2.0”难以避免,债市大调整也难以避免。
3、直接因素:大行融出减少是“钱荒”的重要原因
在中国的银行体系中,基础货币和资金流动方向为“央行→大行→中小行”,大行是货币市场的主要资金融出方,同时大行直接受到央行的窗口指导,对于中国银行体系有关键作用。
大行资金融出减少其实早有征兆,事情的起源可能正是2016年8月24日央行召集主要大型银行开会讨论有关流动性管理问题。
大行减少资金融出,而大行的背后是央行的意图,这也是货币市场利率波动性加大、利率上行的重要原因。
4、深层因素:央行直接在货币市场“加息”
央行除通过大行减少货币市场资金融出外,还直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增加融资资金期限、提高融出资金利率。
9月以来央行的货币政策倾向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央行重启14天和28天逆回购,加大MLF长期限资金投放比重,导致央行投放资金的加权利率上行约20BP,加权期限上行约60天,防范“期限错配和流动性风险”的意图非常明显。
更直接的讲,央行已经在货币市场进行了加息,而这种加息是隐性的加息。
5、雪上加霜:活期存款增速见顶,银行低成本负债减少
2015年以来,M1快速增加,同时活期存款增速快速增加,而活期存款是银行最低成本的负债来源。但到了2016年三季度,活期存款增速见顶回落,银行低成本负债来源也出现了问题。
邓海清指出,货币市场超级宽松的时代已经结束,央行是这一变化的主导因素,大行是重要参与者,叠加活期存款增速将大幅回落,银行将进入“钱荒2.0”时代,2017年10年期国债中枢将回到3.1%,债券市场进入2013年下半年“钱荒”之后最黑暗的时代。
如上所述,邓海清认为,央行是这些变化的主导,并代表了央行的意图。
华创证券屈庆最近也在华尔街见闻“2017全球最佳投资机会”峰会上提出,央行没有投放更多货币则引发了“资金荒”。“资金荒”的核心在于,在防风险的背景之下,客观需要央行保持中性偏紧的态度,背后是人民币贬值:
很多人猜测,伴随着外汇储备的下降,明年是否有“被动加息”的可能性?我认为其实今年已经开始。
但中金公司认为,央行无意制造“钱荒”: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特征是量管够、价不变、期限拉长。从央行用意来看,无意于制造“钱荒”,近两周净投放资金预计很大程度上源于外汇占款流失。
但中美利差、资产价格泡沫和金融体系加杠杆都决定不会轻易降低资金价格,以免传递错误信号。但经济内生动力仍较弱,抬升利率又面临基本面的制约。
面对不确定的外汇占款状况,且公开市场操作量庞大,如果金融机构严重依赖于滚隔夜,对央行操作的精细化提出了过高的要求,也孕育金融风险,这或许是央行倒逼市场拉长负债久期的一个重要考量。至于“变相抬升资金成本倒逼去杠杆”,或许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
作者:位宇祥 华尔街见闻新媒体总监
转载请回复 授权 查看须知,否则一律举报。
希望大家阅读后顺便点赞转发,以示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