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
91.2%
的中国小学生写作有问题,其中,
89.3%
甚至表明:厌恶、害怕写作。
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 2017
年华南师范大学调研结果,根据对
3280
位小学生及家长的调研问卷汇总。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
家长应该发现一个长久存在且愈演愈烈的问题:现在的小学生写作文极度“
套路化
”,不少人喜欢以“在我的一生中”开头,写作的故事往往是“妈妈的白发”、“公交车上的让座”、“捡到钱交给警察叔叔”及“阿猫阿狗”等老掉牙的段子。
近期,真正让这个现象成为热议话题的是一则新民晚报发布的新闻:《1岁时悼念汶川地震流泪?上海小学生作文赛查出
40篇抄袭
》
此次参赛作文中,有个四年级学生写自己参加2008年汶川地震悼念活动的感受:“那一刻,我也在默哀中泪流满面!” 实际上那年这名学生才刚满1岁。
以上问题,严重反映出我们教育的不足:
⑴
所有
语文
老师本身只在文学领域里面讲授语文,总体的视野相对狭窄。离开了文学,语文什么都不是;
⑵
为了考试,不论是阅读和写作文,都充满了功利性:为了方便起见,所有的东西,都是被范文、范句,用一个模子倒出来的;
⑶
孩子们没有时间读书,老师也没时间教如何读书,只是单纯依赖课本,塞给学生们知识,并没有办法启发孩子的心智;
究其根源,无论我们是在学习语文写作的时候,还是英语写作方面,老师根本没有教学生如何去深度阅读、批判性思考、创意写作,更谈不上逻辑训练。
自始至终,我们教育的目标,都是在培养听话的小孩,而不是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小孩。总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不思考,不讨论,不反驳,久而久之,就再也学不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强调:“西方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训练小孩子的表达能力,无论语言和文字的技巧都得到良好的训练。”
受过这种训练的孩子都能够毫无困难地在公众场合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科研的成果,因此他们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发挥自己的意见而得到老师跟同学的重视。
除了语言表达的训练以外,逻辑思维训练也是美国教育很重要的一环。
而很多中国学生,既不注重书面表达,也不注重
思维逻辑
,无论是使用中文还是英语,成年后的沟通能力、书面表达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有
严重的缺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