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太重要了,中国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庞大的人口规模。
伟人就曾提出,“人是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只要有了人,便可以创造一切人间奇迹。”可见人口的地位。
现如今,中国人口又到了一个关键拐点。关于人口危机的话题,最近两年吵的是沸沸扬扬,但一直都没有定论。
从2022年成为人口负增长元年,到2023年结婚登记人数创历史新低,再到今年上半年结婚摆席的人明显大幅减少......可以说到处都是人口危机的焦虑感。
因为就全世界而言,不管是欧美还是韩日,
人口下降的螺旋一旦形成,就没有扭转成功的。
建国以来,我国虽然经历了60年的变动,76年经济崩溃,98年水灾等不利事件,导致出生人口出现短期下降,但很快就又恢复上来了。
但这次和以往都不同,在14亿人口峰值作为基数下,出生人口却出现了断崖式下降。
短短七年时间,
2023年的出生人口下降到只有2016年的一半,整整减少了830万。
伴随出生人口下降带来的是,
人口红利的消失,养老负担的加重,债务危机,以及消费市场疲软等等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
现在的中国距离真正的富强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养这么一大家子人,出生人口下滑又这么严重,说实话压力还是蛮大的。
很多人好奇,究竟是什么导致出生人口断崖式下降?不知不觉间,我们就成了历史见证者。
大家不愿意生娃,原因有很多,太多伪砖家一个劲的分析,其实还是老三样:
教育、房地产和医疗。
这三者是压在老百姓心头的三座大山,一切的焦虑和不幸福,都源于这些。
当然,高层也深知百姓不易,一直想对他们仨动刀,但这三个,按次序一个比一个难动刀。
稍微好动刀的是教育,早在2021年,就正式打响了
“双减之战”。
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就看看教育股跌的几乎渣都不剩的股价,慌忙转型求生存就能看出来了。
比较难动刀的是房地产,因为房地产是中国人的核心资产,老百姓65%的资产都压在了房地产上面。
所以房子不能大动干戈,不让涨也不让跌是最好的,暴跌,有大量坏账风险,继续涨,老百姓不幸福。
所以,个人认为,即便现在房地产形势不好,也不会崩。
最难啃的骨头其实是医疗。老百姓可以不补课,可以不买房,但谁家一辈子没个大病小病的。
国家也意识到了
“看病难,看病贵”
的老大难问题,近两年频频出手在搞药品集采和反腐败,试图通过降价来减轻看病压力。
但医疗一直有一个核心矛盾,不解决不可能有大的改观。
那就是再大的蛋糕分给14亿人都显得微不足道。
为什么这么说?前几天朋友圈刷屏了一则新闻,我一直在关注。
福建福州,有一个名为“钢铁侠”的空调清洗队,队员们有一个共同的特殊身份,白血病患儿的家长。
“孩子病后就没有工作,孩子要在固定时间上药,上药就不能去上班。”
“像我们这样的大多都筹过款,但还是杯水车薪吧。”
“很多病友到后期没有钱治疗,真的是生活费都没有,连柴米油盐都买不起。”
于是他们利用治疗过程中的一段空余时间,上门帮人清洗空调,赚点生活费,补贴家用。
为的就是给孩子争取一点生的希望。
你看,一个人生病,整个家庭都被摧毁,几代人积累下的财产付之东流,灰飞烟灭。
这那是一般医保能承受的起?
有人说这是个例,不具有代表性,现实哪有这么残酷。
拿最常见的癌症来说。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约有457万人被确诊癌症,
相当于每1分钟就有八个人得了癌症。
其中比大人更容易患病的是孩子,
平均每1小时就有4名儿童被诊断为恶性肿瘤。
一旦确诊,临终前用于治疗的花费金额往往超过50万元,且可能超过一生的医疗费用。
而站在医保这一端,面对癌症的花费却是不堪重负。
以人均医保筹资标准每年最低520元为例,一个抗癌药进入医保后,一个月有一万多元的用药量,一年下来十几万元,相当于两百多个城乡居民的资金。
而中国有14亿人口,按照这个比例成倍放大之后,可以想象医保资金的压力有多大。
此外,你知道能拿来报销的药品有多少吗?
全国10余万种药品中,只有3088种甲类和乙类药可以全部或部分报销,癌症治疗中经常会用到的进口药和器材都报不了。
(国产加上进口药品共计169583种)
还记得33岁的复旦大学博士阎宏微吗?
终于熬出头迎接美好人生时不幸被诊断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最凶险的那种。靶向药,几乎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她跑到香港买帕博西尼,一盒30000块,21粒,平均一粒1400块。
一片药上千,一个月药费好几万,在这样开销下,有几个家庭能不喊穷?
命是活生生的温热,需要冰冷冷的钱保驾护航。
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风险全集中在自己身上。
说实话,这样的案例很能代表在读这篇文章的粉丝朋友们。
上有四老,下有一小,中间两个人,支撑起一个倒金字塔结构。只要其中一根顶梁柱倒下,家庭就风雨飘摇。
不敢想,万一哪天倒下了,年迈的父母如何安享晚年,年幼的孩子如何完成学业,孤身的伴侣如何支撑整个家庭?
谁都不希望意外发生,但生活不是剧本,我们无法预知未来,唯一能做的就是未雨绸缪。
一直以来经常劝身边的人做好基本保障工作,但还是有很多人心存侥幸。
2024年转眼来到7月,
我再一次很认真地劝大家,要考虑如何转移风险,做好家庭的最基础保障。
因为家里的每个成员都病不起、倒不起,如若风吹草动,又有谁能帮助你兜底?!
而保险只占用你一点点现金流,却能极大程度上降低极端情况下的资金风险。
就像我私下给大家整理的
看病不花一分钱
配置思路:
支出项:
大病治疗费用:约80万
病后家庭收入损失:50万/年*2=100万
收入项:
社保报销:15万(平均)
商保赔付:165万(医疗险+重疾险)
假设一场大病花费80万,经过医保报销和医疗重疾险赔付后,没花一分钱。
剩余100万拿来补偿患病后2年家庭收入损失,
生场病也没影响全家人正常生活。
然而,很多人真打算买保险时,却发现到处都是坑,业务员为冲业绩一昧推销,作为门外汉,我们也很难辨别其中陷阱。
等到生病理赔时才发现
买少、买错、买贵了
保险,追悔莫及都是常事。
对此我是深有同感,不合格的推销员是大家对保险观感极差的最主要原因,而并非保险本身。
因此,希望大家能暂时抛去偏见,将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今天我的老朋友——资质齐全、专业全面的水星1V1保障规划团队,
今天再次重磅推
荐给大家!
他们真的很不一样,没有一上来就给我推销热门产品,更没有喋喋不休的骚扰。
而是通过大量调研和数据分析,结合我的家庭状况,
量身定制了长达十几页的规划书,对,你没看错是十几页。
当时体验时我直接惊到了,
规划书详细的涵盖了
家庭定位与诊断分析、保障缺口的量化,保障方案的定制,资产配置的合理建议等等
,十分专业全面。
因为服务质量出色,
上次送出的福利很快被抢光
,
一直有朋友问什么时候再来一波。
为了帮助更多朋友做好保障规划,也作为地球知识局7月给大家的粉丝福利,沟通后争取了
200个名额,原价699元
现在免费给到大家体验一次。
地球知识局亲身体
验,强烈推荐
大家
也长按二维码体验下吧
名额有限,机会难得!
真心希望每个朋友都能去体验这服务,
相信大家体验后对家庭保障的认知会更上一层楼!
最后再次提醒大家,人到中年,拼命赚钱的同时,也要做好自己家庭的风险管控,
做到心中有数,心里有底。
这不仅是远见,更是对自己和家人最负责的体现!
建议没体验过的抓紧了,名额很快就会抢完!
地球知识局第3次送粉丝福利
,限200个名额,
手慢无!
领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