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吴主任
观念的改变需要运气,所以常识值得重复。简单说,寻找有缘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科院物理所  ·  鱼儿性别紊乱,秃鹫肾衰竭,这个杀手还要制造多 ... ·  15 小时前  
中科院物理所  ·  当天上的垃圾越来越多 ·  2 天前  
中科院物理所  ·  这一家子个个是毒王,可还是没能逃离你的餐桌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吴主任

女人爱自己,从直面真实的自己开始

吴主任  · 公众号  ·  · 2020-03-08 14:33

正文

图: Peter Doig

我们用尽 可能客观和 冷静的眼光 看待过 去几十年来女性地位的变化,的确是得到了很大的 提升。 原因有很多 ,教育的普及、观念的更新、城市化等等。 但今天依然有 一些问题,相比个人 收入和地位的提升它 甚至看起来 耀眼, 但是否 真的有助于女性 的幸福 就不好说了


今天是妇女节,但你发现所有商家的宣传已经不说妇女节了,不是女神就是女王。女性作为购物主力军,商家借此机会讨好女性无可厚非。但另一方面,真实的情况,女性是否真的在地位上已经是女神和女王了呢?


不仅仅是商家,一直以来很多以女性读者群为主的情感号生活号在观念上也在毫无底线地讨好女性,给女性的脑子里注入很多有毒的观念。娱乐圈的任何感情事件,比如离婚,套路差不多是一致的,女性一定要独立自主,一定不能依附男人,女性一定要争气。作为男性我去评价这些事不合适,但我总是在想,人家的感情到底是什么样的,两个人之间的感情出问题应该如何处理是否真的存在标准答案?再换到每个女人自己身上,无论出身、收入、身份,是否可以有一种统一的情感价值观指导硬套?这些做法于自身的幸福是否有益?


为了讨好女性,很多为女性说话甚至代言的作者都在无原则无底线地混淆概念,尤其是“权利”的概念被糟蹋得面目全非。在多数存在女性受害者的事件里,率先从“因为她的女性身份”作为剖析问题的起点。女性变成一个不可触碰的对象。你提出期许,这是塑造;你提出要求,这是规范;你谈论实实在在的价值,这是物化;你赞美,这是神化;你批评,这是污名化……总而言之,这里是一个观念和定义含混不清全是情绪和文字游戏的世界。


所有这些信息都会给女性带来幻觉,而如今幻觉也是全方位的。


不少朋友问过类似的问题,现在网络上还能看到一张真实的女性照片吗?今天中国那些自拍软件傻瓜式p图的技术可能是领先世界的,我自己测试过,你本来长什么样完全不重要了,我这种浓眉大眼都可以p成小家碧玉。而且随着技术的提升,痕迹越来越少,越来越自然。久而久之,有些女性必然会厌恶真实的自己。


拒绝真实,逃避真实,这是最要命的。


我以前说,中国女人真的按照多数女性情感作者的价值观过日子,大多数人的生活必定惨兮兮。生活是真实而具体的,并不是飘在天上。女性和男性天生的差异不应该被刻意追求平等而抹平。人与人不分男女老少,在权利上对等这就足够了。


女性真实状况得到改善的本质原因一丁点也不浪漫,很枯燥很理性,因为有了更多的自由和市场经济。迁徙自由,让女性可以从农村走出来,自杀率骤降。市场经济让女性可以自己养活自己,对自己的命运有了更多的选择。


在解决了物质上的匮乏,在精神世界和情感上的满足,今天的女性是否真的比过去的更加幸福。我不知道。或者换个问题,一个女性在有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之后是否就等于大概率过上幸福生活了呢?恐怕不是。


“说到支持我的女儿,我会鼓励她大胆尝试任何她感兴趣的事情,但与此同时,我也会真诚地认同她的女性身份,不会去批判她因为家庭而对事业做出妥协的选择。”


上面这段是 Jordan Peterson说的,看似 话平平无奇,但我觉得在今天这个时代某种观念的趋势之下,往后会越来越珍贵。希望每个人都能真的读懂“真诚地认同她的女性身份”。


现在有个十分 可怕的倾向,如果一个女人放弃了事业,而 选择了当个家庭主妇 可能要 顶住一些压力。而 如果她竟然 愿意多生几个孩 子,极有可能一头撞上来自其他女性的批判 ,为什么你 甘当一个 生殖机器 这种畸形的价值观 已经展露出 很明显的苗头。 我倒觉得最值得 担心的是那些真信了 某些女性“ 独立 鬼话 的女人。 也许我是错的。


无论如何,一个文明的社会都应该给予女人更多的关爱。而女性自身也应该认同自己女性的身份,更重要的是不要沉溺于幻觉,直面真实的自己,接纳自己。


三八妇女节,祝各位节日快乐。


上篇: 30岁以后应该问自己的事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