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卡游戏,想必很多80后、90后都玩过吧?这个游戏可谓是历史悠久,从80后的变形金刚、葫芦娃等洋画,到90后的小虎队旋风卡、小浣熊水浒卡、三国卡、西游卡等,成为了很多人具有代表意义的童年记忆。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集卡游戏,如今10后的“小孩哥”和“小孩姐”又在集什么呢?抽抽乐卡牌游戏“小马宝莉”无疑是C位,这是一款以“小马宝莉”动画片中的形象为原型制作的一款卡牌盲盒产品。
有人花费10万凑出一本卡片:
有的卡牌可以卖出21万天价:
甚至有未成年人豪掷5万抽卡:
对于卡牌游戏,玩家们有一套自己的术语,购买卡包叫“抽卡”,拆开卡包叫“拆卡”,有的玩家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卡片,会购买整个卡盒来加大抽中的概率,这被称为“端盒”。
据了解,“小马宝莉”卡牌盲盒中设置了普卡和稀有卡之分,越稀有的款式越“值钱”,当然抽中的概率也很小。
图源微博用户@4ann_
为了抽到稀有卡,孩子们近乎疯狂地花钱,沉迷其中。有的孩子声称能抽到稀有卡就是祖坟冒青烟,家长们对此很是苦恼;有的孩子甚至偷盗家人钱财购买卡牌。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卡牌游戏不止在线下火爆,线上的拆卡直播间也吸引着一众年轻人。据悉,现在在未成年人之间最流行的玩法,就是在短视频平台的拆卡直播间里,这里的玩法最刺激。
拆卡直播间比较常见的一种玩法叫“叠叠乐”,规则是消费者购买盲盒卡包,主播代拆,拆出中卡位SSR则再免费开一包、拆出中卡位UR则再免费开两包。第二轮免费赠送的卡包再以相同的规则继续叠加赠送新的卡包,叠加得越多,抽中最高卡位CR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消费者在拆卡和兑奖的双重刺激下不断购买卡牌盲盒。
而尽管直播间会在屏幕显著位置标示“未成年禁止下单”的字样,但整个直播过程中,主播并未对下单的消费者进行身份核实,消费者只要在付款页面勾选“我已成年、同意代拆”的选项即可付款下单, “未成年人禁止下单”的提醒形同虚设。
图源央视财经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中的相关规定,未成年人是不可以独自购买这类卡牌盲盒的。
但实际情况是,未成年人不仅可以在直播间无障碍下单,在下线的卡游门店,未成年人也可以在卡游App和小程序上使用自己的账号随意下单。
图源央视财经
显然,包括“小马宝莉”在内的卡牌盲盒的出品方均未遵循相关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有从业者透露,拆卡直播间套路不少。其表示,“概率都是设置好了的,架子上放的盒子都会被标号放好,中和不中,主播一目了然。”
据爆料,相关主题的直播间一般会有很多“托”,这些“托”不仅藏在直播间公屏上“刷热度”,还会伪装成下单的买家,“下单的人里有很多‘托’,主播会把能中奖的盒子故意安排给‘托’,营造直播间很容易‘抽中’的假象,骗你一个人下单。那种超过两次以上中的,可以说都是假的。”上述从业者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