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南方人物周刊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环球人物  ·  自称“糟老头”的他,获最高荣誉 ·  2 天前  
南方人物周刊  ·  美国前总统卡特,在乱世做了一个“好人” | ... ·  2 天前  
环球人物  ·  当“女王”决定卖掉自己 ·  4 天前  
光明网  ·  河南“麦子阿姨”,收到春晚邀约! ·  4 天前  
光明网  ·  河南“麦子阿姨”,收到春晚邀约!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南方人物周刊

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强势崛起,本田日产坐不住了

南方人物周刊  · 公众号  · 人物  · 2025-01-09 12:00

正文

▲2024年12月23日,日本东京,日产汽车公司社长内田诚(左)、本田汽车公司社长三部敏宏(中)和三菱汽车公司社长加藤隆雄共同出席记者会 图/视觉中国

在电动汽车的赛道里,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已经取得市场先发优势,并且这个优势还在不断扩大,合并后的本田、日产能否赢得与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呢?



本文首发于南方人物周刊

 / 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王燕青

编辑 /  陈雅峰  [email protected]



2024年12月23日,日本两大汽车巨头本田和日产宣布要合并,双方整合资源,All in(压上全部赌注)电动汽车。三菱汽车也有可能加入合并计划,2025年1月底将给出最终决定。


这个消息传到国内车圈舆论场,引起一片哗然。大部分声音是幸灾乐祸,认为在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强势崛起的背景下,本田、日产衰败了。甚至有媒体引用前日产法籍CEO卡恩的言论来佐证日本车企衰败论的观点。


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日本车企是低调的玩家,它不缺技术,缺的是做电动汽车的决心。早在1947年,日产就推出了电动汽车,至今已有78年历史。但在中国发力电动汽车产业时,日本车企选择了观望,错失参与竞争的机会。此次本田、日产合并,可以看作是日本车企对市场的纠错,要全力参与竞争了。当然,合并后的它们能否在竞争异常激烈的电动汽车行业分得一杯羹,仍需经受市场的检验。



本田日产合并的底层逻辑


按照合并方案,本田、日产将合资成立控股公司,于2026年8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本田、日产再成为控股公司下面的子公司。合并后,两个子公司将保留各自的品牌。


本田、日产合并的底层逻辑很清晰。两家公司都设定了2030财年转型为电动汽车公司的时间表,本田更是设立了到2040年转型为100%电动汽车公司的目标。要从传统汽车公司转型为电动汽车公司,这是对整个体系脱胎换骨的再造,技术研发、供应链、生产体系都要重新打造,这需要强大的融资能力提供支撑。


本田、日产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投资计划。2030财年前,本田计划投资10万亿日元(约合636亿美元);日产计划五年内投资2万亿日元(约合127亿美元),推进转型电动汽车公司计划。


打开融资通道,才能实现投资计划。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本田市值为448.12亿美元,日产市值为237.67亿美元,两家公司市值相加为685.79亿美元。在融资能力上,本田、日产远远落后于两家头部电动汽车竞争对手特斯拉和比亚迪,特斯拉市值为1.3万亿美元、比亚迪市值为11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8223亿元)


新控股公司的体量加转型电动汽车公司的利好,将有可能获得更高的估值和市值。新公司的年销售额将超30万亿日元(约合1910亿美元)、年营业利润超3万亿日元(约合191亿美元)。它的汽车年销售量将达到735万辆,如果三菱汽车选择加入合并计划,算上它78万辆的年销量,新控股公司年销量将达到813万辆(2023财年数据),成为全球仅次于丰田、大众的第三大汽车公司。


新控股公司获得的融资体量,加上本田、日产在研发、供应链方面的资源整合,可以避免重复投资,让资金的使用效率更高效,这将使两家公司都受益。


在宣布合并之前,两家公司已经在技术层面开展合作。2024年3月起,本田、日产已在下一代汽车平台、电机、逆变器、新电池、电动轴、电气化和软件开发方面进行合作、共享和资源整合。


但在竞争关系下,两家公司的合作无法深化,这或许是促使双方选择合并的初衷之一。


2023年12月8日,日本栃木县,工人在日产汽车工厂的生产线上组装电动汽车 图/视觉中国



本田日产或难撼动

中国电动汽车公司先发优势


丰田汽车前任CEO丰田章男曾说过,“日本在技术能力上绝没有落后。”对于全球第一大车企丰田来说,它的燃油车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所以很难在电动汽车上投入太多。


本田、日产的电动汽车技术也并不落后。在三电技术(电池、电机和电控系统)方面,本田、日产实力强大。本田全固态电池示范生产线即将投产,而日产的全固态电池技术非常先进,仅需4分钟就可以充满电,比丰田的10分钟更短。本田、日产已在全固态电池技术上进行共享。


全固态电池被行业称为“BEV(电动汽车)游戏规则改写者”。全球拥有全固态电池专利技术最多的公司是日本公司,排名前五的公司中,有四家是日本公司,其中丰田的专利数量第一。


在电动汽车生产经验的积累上,日本汽车公司有沉淀。早在1947年,日产就推出了第一款电动汽车TAMA,续航能力达到近百公里,还能提供换电服务;1983年,日产推出了电动汽车March EV,现在的电动汽车也以它的电动机技术为主流标准;1996年,日产推出世界上第一台锂离子电池驱动的电动汽车Prairie Joy;2009年,日产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量产电动汽车LEAF聆风,据《华尔街见闻》数据,这款车已经累积了210亿公里的行程数据。


本田、日产合并后,日产75年的电动汽车生产经验可与本田共享。有生产经验加持,在产能上,对本田、日产来说,不算个事。本田计划,到2030年,纯电动车的年产量将达到200万辆以上。


在日系车的短板车机交互方面,本田、日产也在与腾讯、百度等中国公司合作,增强车机交互的体验感。另外,中国电动汽车公司擅长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这些配置,对于本田、日产来说,不难做到。


本田、日产早已具有全球化的价值网络体系,在拥有电动汽车技术,重塑生产、供应链能力,弥补车机交互的体验感后,其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将具备一定的竞争力。


不过,在电动汽车赛道里,中国电动汽车品牌已经取得市场先发优势,并且这个优势还在不断扩大,合并后的本田、日产能否赢得过与中国电动汽车的竞争呢?


2024年,比亚迪销售了427万辆汽车,成为全球第七大汽车制造商,超越了本田汽车,本田、日产与比亚迪单打独斗并不占优势。不过,本田、日产合并后,规模效应显现,在汽车总销量上还是领先比亚迪。


在电动汽车销量上,2024年比亚迪销售了176.4万辆,仅次于特斯拉的178.9万辆,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公司。比亚迪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第一电动汽车公司或许也是迟早的事。


未来十年,本田、日产在向电动汽车转型,中国电动汽车也在全力参与竞争,在巩固先发优势的基础上,本田、日产未必能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