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智囊团达人
你所有的机遇都是你自己的选择。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青年文摘  ·  有外婆的童年时光,热闹得不得了! ·  2 天前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10 ·  昨天  
時間的玩家TimeIsArt  ·  每日临在 | 2025.02.10 ·  昨天  
每日读报60秒  ·  今日早安心语日签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智囊团达人

明星恋爱致网络瘫痪,而这个外国集体跪求的中国男人却无人问津……

智囊团达人  · 公众号  · 美文  · 2017-10-14 18:44

正文


让中国“海水稻”震惊世界,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个让“沧海变桑田”的男神,才是真正值得尊重的大明星。

—— 智囊导读


小左 授权发布

来源 视觉志(ID:QQ_shijuezhi)


01


大家好

给大家介绍一下

这位是我男神

袁隆平


靠一己之力,让全球十几亿人解决饥饿、填饱肚子的,就是眼前这个平凡的男人。


但关于他的故事总被压在八卦娱乐之中,很多人轻轻一刷,还不曾了解就错过了。


你或许并不知道:


他刚实现了水稻去镉技术。这样只为了让你吃的水稻种植范围更广,更健康。


你或许并不知道:


他刚刚研发的“ 海水稻 ”试种成功,最高亩产为620.95公斤。让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实现大规模“海水稻”种植技术的国家。


简单来说就是: 海水现在也可以种粮食了!!!


全球142.5亿亩盐碱地,中国有15亿亩盐碱地,要知道盐碱地上种树都难,更何况是种粮食!


但是87岁的袁隆平就做到了,如果科学开发利用,假若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亩产300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将能养活 8000万 人。


正是这样一个

全世界跪求的国宝级男人

他身上没有锦衣华服

只有常年穿着的35块钱衬衫

他脸上没有“大人物”的派头

只有87岁还穿梭在田间地头的繁忙

但却总被某些人说成:

“吃饱了撑的 闲得没事干”

连非洲人偶遇都会叫他“父亲”

而我们国人却正在遗忘他

……



02

有些人和事不该被遗忘


1953年8月,在农学院毕业的袁隆平,被分配到了一个偏远山村教书。他坐着烧木炭的汽车一路颠簸,到了离黔阳县城安江镇4公里外的安江农校。


在这里一待就是 16 年。


也是在这里,他发现了第一株“ 天然杂交水稻 ”。


第一次,他尝试以这株水稻的种子播种,结果全部失败。但他没有放弃,反而受到启发,决心开始培育人工杂交水稻。


1961年到1965年,整整5年时间,他每天弯腰驼背埋在稻田里,一株株水稻查看,终于在1964年到1965年,发现了仅有 6株的雄性不育稻株



只是那时的科研环境并不好,他的试验田被蓄意毁坏。试验田被踩烂,稻苗被拔光,5年成果几乎付诸东流……


是他哭着从田埂边的污泥里,捡回了5根半埋着的秧苗,咬牙坚持继续做研究。


1970年,试验田所在的县城发生7.2级地震,全部要求撤离,但袁隆平不肯走。他说我的种子就在这里,我怎么能走。


于是在余震不断中,他搭了个棚子守着试验田住在那里。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他研究出了这株被取名" 野败 "的野生稻,这成了所有杂交稻的母本。



正是有这株“野败”,才有了后来养活世界 8亿人口的杂交水稻


那时候,全世界有超过 8亿 饥饿人口,全球平均每天有 2万 多人不幸饿死,其中近一半是儿童。


那时候, 温饱还是中国最头疼的难题。 人们吃不饱肚子,只能吃糠皮、草根和树叶,有的地方人饿得实在受不了,就吃不能消化的“观音土”。


许多人患上营养不良的水肿病,有的人土吃多了,不久会“腹堕而死”……



那时候,全世界都疯了一样想培育出杂交水稻。


日本、美国、菲律宾……很多国家从1926年,就开始了杂交水稻的培育,他们拥有最先进的设备,最好的科研力量,最大的支持,却均未取得突破性进展。


那时候,这个困扰世界性的难题,最终被袁隆平解决了。


全世界各国都在问这个人是谁?而当时的袁隆平,身份是: 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



因为他,1976年开始,全国推行杂交水稻,到1998年,全国一半的稻田都在种杂交水稻。


1981年,他就获得了国家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 特等发明奖 。籼稻型杂交稻的研究成功与氢弹、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并列为我国科学技术的重大成就!



1982年秋,国际水稻研究所召开的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先生庄重地引领袁隆平走向主席台。


同时,投影机在屏幕上打出了袁隆平的巨幅头像和“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的英文字幕。会场为之欢声雷动,来自世界各国不同肤色的学者和专家一致起立,向袁隆平鼓掌致意。


印度的农业部长的斯瓦米纳森也是著名的水稻专家,他说:袁隆平是当之无愧的 “杂交水稻之父”。



他培育的杂交水稻,被外国人称为“ 东方魔稻 ”,美国、日本、德国几乎全世界都在邀请他去讲课。


2000年他的超级杂交稻共有数十个百亩片和数个千亩片亩产700公斤以上。他的研究论文再一次在国际水稻学术会议上引起轰动,各国专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 中国人了不起!



他获得了联合国知识产权组织“发明和创造”金质奖章和荣誉证书。2006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2014年,他被提名诺贝尔和平奖。这样一个传奇性的人物,生活中却并没有像他的贡献那般高高在上,光彩夺目。


平时,他就十分低调,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老头”。他喜欢拉小提琴。



喜欢下象棋,据说输了会赖皮。



还喜欢没事打个排球,一直认为自己身强体壮。2015年病倒后,还不要人家把他当病人,坚持说自己是“85后”,心态30岁,弹性皮肤只有20岁。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