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自己手头事务如何繁杂紧急,一旦他人有所请求,一概点头应允;
在社交活动中异常敏锐,察觉到气氛不对的时候,总是充当调和的润滑剂;
千辛万苦下定决心拒绝别人,内心却总是充满愧疚与不安,仿佛做了不可原谅的事情;
而当自己遇到困难急需援手时,却总是把话咽下独自面对……
但残酷的现实是:一味地讨好别人,只会让别人把我们当成软柿子捏,变得更拧巴憋屈。
心里有你的人,不需要讨好,心里没你的人,再怎么讨好都没用。
我们终其一生不是为了别人而活,学会善待自己,才是人生第一要义。
很多人都害怕被别人讨厌,在生活中小心翼翼、任劳任怨,生怕自己某个行为或者是说错某句话得罪到别人。
可处处迎合讨好别人,压抑自己的本性,换来的却是无尽的疲惫和辛苦。
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性格、价值观和生活经历。
既然无法避免,不妨允许别人的讨厌,勇敢地脱离他人的评价体系。
当我们不再以他人的认可作为生活的重心,不再为了取悦他人而违背自己的内心,才能真正找回生活的掌控权,放心大胆地做自己。
跳水皇后郭晶晶,2000年悉尼奥运会,她奋勇出战女子单人及双人3米板项目,但却都以银牌落寞收场。
很多人因此对她各种嘲讽和揶揄,说她这个所谓“天才”不过是绣花枕头,一看到就烦。
面对失败与外界的嫌弃,她没有一蹶不振,而是更加刻苦训练,最终在雅典和北京奥运会上,用实力证明了自己。
后来郭晶晶与丈夫成婚,外界又说她“攀附豪门”,令人膈应。
不仅生活节俭,常背帆布包,还严格教育子女,必须写完作业才能玩。
今年,郭晶晶又以跳水裁判长的身份回归,通过自身的努力为公平和正义撑腰。
从世界冠军到国际裁判,她从不在意外界的看法,也不内耗,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其实,真正高级的活法就是勇敢地做自己,外界的评价和讨厌真的不重要。
正所谓你对我的百般注解和识读,并不构成万分之一的我,却是一览无余的你自己。
“我并不介意被人讨厌,谁讨厌我都没有关系,渴望被人喜欢才是真正的弱点。”
不想理的人可以不理,我们的人生不是用来满足别人的需要的。
像在社交聚会上,面对他人的劝酒,不喜欢就直接拒绝;
不要太过于重视别人而忽略自己的感受,否则就是给别人肆意践踏我们的可乘之机。
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吃想吃的东西,做想做的事情,取悦自己才是头等大事。
今年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的电影《出走的决心》,一上线就爆火,引发了了不少人的共鸣。
主人公的原型苏敏阿姨,年少时期为了弟弟们牺牲了继续上学的机会,一切都为家庭考虑,但父母却从未看到过她的付出。
直到她经人介绍认识了丈夫,很快选择了步入婚姻,只是为了想要早早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
可苏敏没想到的是,嫁人却成为了捆绑她的第二个枷锁。
结婚以后,丈夫不仅和她实行AA制,而且还要严格记录每一笔花销,生怕苏敏偷偷给娘家一分钱。
苏敏每天都承受着丈夫的语言攻击和冷暴力,让她原本就脆弱不堪的心伤痕累累,但因为怕影响女儿后续找对象,也没有和丈夫提出离婚。
就这样一忍再忍,忍到女儿结婚生子,忍到外孙顺利上学,但她做的所有的一切,没有一件是为了自己,甚至被折磨得患上了抑郁症。
直到她偶然刷到了自驾游的视频,内心燃起了对自由的渴望,开始悄悄研究起旅游设备和路线。
2020年9月,56岁的苏敏带着身上仅有的2000多块钱,一人一车,勇敢地出走迎接新的生活。
苏敏阿姨正是从重视自我的感受开始,才鼓起勇气摆脱多年的压迫,现在每当说到自驾的时候,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
“我现在握着方向盘,就感觉能左右自己的命运似的。”
今年,是她出走的第四年,不仅开车自驾游遍山河湖海,还实现了吃辣自由,满面春风、光彩夺目,真正地为自己活了一次。
敢于重视自己的感受,那些不好的事物就会自觉地远离你。
因为幸福从来不是委屈求全,而是敢于活出真实的自己。
所以,重视自我的感受,是善待自我的关键,也是拥抱快意人生的开始。
“有棱角的善良才是真善良,没有锋芒,没有棱角的人,是很难在这个粗鄙的世界走得更远。”
作家三毛在西班牙留学期间,和几位室友合住一间宿舍,母亲在她出发前多次叮嘱:
三毛将这话记在了心上,不仅对室友谦和包容,还帮助她们铺床、打水、做卫生,以为这样就能换来和室友们的和谐共处。
没想到室友们却得寸进尺,将全宿舍的内务全都承包给三毛一个人做,甚至还把她当成佣人一样使唤。
最后她忍无可忍,拿起扫把反击大打出手,从此没人不尊重她。
如果我们毫无底线地善良,别人就会把我们的善良当成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