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试验药物简介
DX1002片据说是血管靶向抗肿瘤活性化合物。
本试验的适应症是实体瘤。
2.
试验目的
1)
评价
DX1002
片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2)
确定
DX1002
片的最大耐受剂量和
/
或者Ⅱ期推荐剂量;
3)
观察
DX1002
片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4)
初步评价
DX1002
片的抗肿瘤疗效;
5)
探索
DX1002
片造成的血流变化情况与
PK
及疗效的相关性。
3.
试验设计
试验分类:
安全性和有效性
试验分期:
I
期
设计类型:
单臂试验
随机化:
非随机化
盲法:
开放
试验范围:
国内试验
试验人数:
30
4.
入选标准
1
年龄在
18
至
75
岁之间(超过
60
岁的患者不能同时患有
3
种以上心、肺、肝、肾功能的合并症),性别不限
2
标准治疗失败,标准治疗后进展或标准治疗无效的经组织学或细胞学确诊的转移性或局部晚期的实体瘤患者;对入组之前治疗方案的数量无限制;
3
根据
RECIST
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患者至少有
1
处影像学(
CT
、
MRI
)可测量或可评估病灶;
4
预期生存时间
>3
月;
5
东部肿瘤协作组(
ECOG
)体能评分(附件
1
)中体能状态必须为
<1
;
6
必需满足下列实验室指标所显示的器官功能:
a)
不需要生长因子支持治疗,绝对嗜中性粒细胞计数≥
1.5
×
109/L
;
b)
不需要输血支持治疗或生长因子治疗,血红蛋白≥
90g/L
;
c)
血小板计数≥
100
×
109/L
;
d)
血清肌酐≤
1.5
×正常值上限(
ULN
),或肌酐清除率≥
60mL/min(
血清肌酐
>1.5
×
ULN
时
)
;
e)
总胆红素≤
1.5
×
ULN
;
f)
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浓度≤
2.5
×
ULN
,或研究者判断由于肿瘤肝转移导致其升高时,
ALT
和
AST
≤
5
×
ULN
;
g)
碱性磷酸酶≤
2.5
×
ULN
,或研究者判断由于肿瘤肝转移导致其升高时,≤
5
×
ULN
;
h)
电解质:血钾≥
3.0 mmol/L
;血钙≥
2.0 mmol/L
;
i)
空腹血清甘油三酯≤
5.7mmol/L
;
j)
凝血酶原时间(
PT
)≤
1.2
×
ULN
;
k)
部分促凝血酶原激酶时间(
APTT
)≤
1.2
×
ULN
。
7
必须能够整片口服研究药物;
8
同意在研究期间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9
受试者或受试者的监护人,自愿同意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5.
排除标准
1
在首次服用研究药物(第
1
天)前
4
周内(亚硝基脲或者丝裂霉素
C
为
6
周内),受试者接受过化疗、放疗或单克隆抗体治疗;对于半衰期短的靶向治疗,必须经过
5
个半衰期;
2
在首次服用研究药物(第
1
天)前
4
周内,受试者正在参加或已参加了任何其他研究药物的临床试验或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
3
既往抗癌治疗相关毒性未恢复,且严重程度超过
2
级(
NCICTCAE V4.03
)(脱发、色素沉着除外);
4
正在使用任何已知延长
QT
间期的药物;
5
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受试者,或不愿意或不能在规定时间内(从接受研究药物之前
2
周开始至最后一次接受研究药物后
30
天)采用有效避孕措施的男性和女性受试者;
6
在筛选前
6
个月内,有下列心血管疾病病史:
a)
心肌梗塞;
b)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
)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
c)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
MI
),不稳定心绞痛);
d)
周围血管病变;
e)
由纽约心脏协会(
NYHA
)定义为
III
类或
IV
型充血性心力衰竭;
f) PR
、
QT
、
QRS
间期异常(
12
导联心电图
QT
间期校正
Bazetts
的方法(
QTcB
间)
> 450
毫秒(男)或
> 470
毫秒(女),
PR> 240
毫秒,
QRS> 110
毫秒);
7
病人有病理性心动过缓(非运动员小于
60
次
/min
),心脏传导阻滞(只是
PR
间期延长的一度传导阻滞的病人除外);
8
筛选前
6
个月内有脑血管意外(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肺栓塞,或未治疗的深静脉血栓(
DVT
)的病人
9
持续高血压的患者,收缩压
(SBP) > 140mm Hg
或舒张压
(DBP) > 90 mm Hg
(以上结果需三次测量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