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优衣库的试衣间又上热搜了。
这次不是因为什么情不自禁的香艳事件,而是因为有顾客在试衣间里发现了隐藏摄像头。
这么一个纽扣大小的黑色物体,不知暗中侵犯了多少人的隐密,每一个去过该门店的消费者,都不免为此后怕。
曾几何时,优衣库、zara、HM等快消服装店的试衣间还是消费者的一方乐土。
在这里,没人偷拍,没人扮演“四脚兽”,没人教你如何穿搭,也没有销售小姐骗你“这么穿很显瘦”。
把试衣间的门帘一拉,就如同在商场里圈出了一个独立王国——你想干啥就干啥。
但或许是试衣间低估了人性,没想到真有人在这里做着跟试衣无关的事。
这些人把试衣间当成了打卡圣地、种草背景板、母婴室、瘦身神器,上演了眼花缭乱的迷惑行为。
其实,动画片《辛普森一家》早在三十年前,就预料到了试衣间如今的结局。
或者说,试衣间变坏,正是从辛普森一家开始的。
当10岁的Bart第一次去试衣间时,他就知道试衣间是有监控的。
钉在墙上的警示语明明白白地告诉他:
“内有监控,一直开着。”
紧张地Bart盯着头顶的摄像头犹豫不决,母亲Marge却直接拉开了试衣间的大门,让他光溜溜地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
虽然,动画片原本探讨的是“未成年人隐私保护”问题,但回看如今试衣间的现状,颇有种黑色幽默的预言感。
那些在试衣间里安装隐藏摄像头的人,就如同Bart的母亲一般,肆意消费着别人的隐私,必须予以谴责;
而有些心口不一的围观群众,则好比蒙着脸的键盘侠,一面厉声声讨此类龌龊行为,一面又换个马甲到处求种子。
在快时尚服装店刚刚登陆各大商场时,试衣间是不用排队的。
那时自助的消费习惯还没形成,由导购陪同的消费模式还是常态。
但随着客流增多,快时尚服装店排队成了一种必然事件,甚至还出现了“雇人排队”的营销手法。
站在店家角度,排队提升了人气;但于消费者而言,原本轻松的购物方式却再也不轻松了——想想外面还有一个人望眼欲穿地等着你,谁能轻松得起来。
所以,消费者最好不要像Homer爸爸一样,占用试衣间太长时间,
否则可能会遭遇导购姐姐礼貌而温柔地驱赶。
说到占用时间,爱自拍的网红小姐姐不遑多让。
她们是各网络平台上的穿衣博主,长期混迹在各大品牌的试衣间,通过亲身示范对网友进行“种草”,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
她们被称为“试衣间网红”,以拍照闻名,以带货维生,创造的穿衣指南和拍照心得在坊间广为流传。
这些试衣间网红非常擅长在试衣间制造话题。
比如,给闺蜜挑一套最丑的衣服;
比如,撩开衣服展示三层腹肌
又比如,在试衣间里蹦野迪,人生处处是舞台。
更可怕的是,试衣间网红们常常是组队来的。
那跟闺蜜之间一进一出的交接,精准过一切机械时钟,想见缝插针的消费者还是去别处排队吧。
网红小姐姐们爱去试衣间拍照,还因为试衣间显瘦。
在动画片中,发福的Homer爸爸已经挤不进试衣间了,但在商场的镜子面前,他依然是最好的自己。
国外记者亲测的效果也证明,试衣间的镜子的确会把人塑造的光彩照人。
如此一来,试衣间拍照就为网红省去了大量的P图时间。面对这样一个可爱的镜子,谁不愿意每天问它:我是不是最美丽的人呢?
当然,试衣间的镜子会说假话,同时也会给你惩罚。那些在试衣间里无比适合你的衣服,回到家之后可能根本穿不下。
试衣间相对私密的空间,也给很多爱逛街的妈妈们提供了便利。
在来不及走到母婴室的时候,试衣间的确是一个折中的选择。
如果妈妈们在离开前能把宝宝的一切残留物都收拾好,不影响试衣间的再次使用,这种行为也无可厚非。
但对某些熊孩子,家长就不能太过放任了。如果让他们在试衣间外面等,家长一定要交代好:“
不要掀任何人的门帘
。”
《辛普森一家》是美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情景喜剧及动画节目,第一季至今已经30年了,而它探讨的问题,远远不止“动画喜剧”四个字那么简单。
试衣间、公厕、网约车,嘈杂中的安静空间提供了私密性与安全感,却也给人以暂时摆脱社会束缚的难得机会。
如社会学家鲍曼所言:当公共空间面临私人化的风险,
当私域不断侵占公域,社会成员将会陷入冷漠、疏离甚至邪恶的生存状态。
我们不要成为辛普森一家那样子。
如果你想了解试衣间更多相关内容
还有这些趣文值得一看
《优衣库试衣间藏针孔摄像头?警方已介入!被偷拍女子:扯下来时还在拍》
推荐理由:有关试衣间的最新热点。
《那群在试衣间自嗨的女孩,你们够了》
推荐理由:来自公众号槽值的十万加,举例声讨试衣间网红的炒作行为。
《为何H&M、优衣库、Zara衣服卖的如此之火爆,我在它们试衣间的镜子里找到了答案!》
推荐理由:试衣间的镜子真的自带美颜效果吗?来看科学解析。
《快时尚销售:我根本不敢走进试衣间》
推荐理由:
试衣间到底有多可怕,听听店员怎么说
。
《试衣间里为何传来拆磁扣的声音……》
推荐理由:在试衣间里盗窃的行为也值得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