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乡恋
介绍鄞州镇乡街道特色,推介新闻,新鲜事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李越  ·  客户反馈(多图预警) ·  10 小时前  
于小戈  ·  顶流花恋情瓜,竟会是她!! ·  昨天  
婚姻家庭那些事儿  ·  不必做完美恋人,只需当真实父母 ·  昨天  
于小戈  ·  顶流大花,出事了 ·  2 天前  
于小戈  ·  敢和豪门叫板的底气,是逃税...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乡恋

1902个楼道换新!白鹤街道全市首推“老屋新生”计划

乡恋  · 公众号  ·  · 2018-09-06 16:22

正文

“老屋新生”计划

昨天上午,随着第一扇物联网防盗门在白鹤街道黄鹂社区安装完成,该街道老小区的1902个楼道开启换新之旅,其在全市首推的“老屋新生”计划正式落地。


新防盗门的安装,十分受居民们欢迎。



“以门养门”

老小区迎来物联网防盗时代



昨天上午11时,在黄鹂社区69幢244号墙门外,两名工人正忙着安装一扇崭新的防盗门。防盗门安装好后,居民不仅可用刷卡、按键的方式开门,还可以通过APP远程视频解锁,第三方公司也将借助APP获取一定收益。


“居民不出一分钱,政府和第三方公司各出一半费用。”当第一扇物联网防盗门安装完成后,边上围观的居民纷纷点赞。“这么一来,那些印小广告的和小偷就进不来了,咱们楼道也会更干净、更安全。”92岁的余金仙老人笑着说。


再过不久,黄鹂社区的347个楼道将全部装上这样的物联网防盗门。这样的“以门养门”做法,从何而来?


工作人员认真完成每一扇防盗门的安装。


白鹤街道党工委书记祝健敏介绍,黄鹂社区始建于1986年,共有居民楼138幢、房屋5118套。因小区建造年代久远,技防物防配套设施严重不足,进出人员杂,物业管理不到位,治安情况堪忧。今年3月,在充分了解和分析黄鹂社区当前治安形势、物业管理状况、防盗门建设推进难点、社会资金注入可行性的基础上,街道提出以该社区为试点,探索“政府补贴、居民不掏钱、第三方投资运营、以门养门”的平安防盗门建设模式。


经街道办事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第三方公司等多方多次协商后,白鹤街道最终确定合作模式,即防盗门建设经费的50%由第三方公司承担,50%由区、街道承担,居民无需掏一分钱。


据悉,此次黄鹂社区的347扇防盗门预计可在今年年底前全部完工,下一步,该街道将对辖区内其他小区进行分析勘察,全面推进老小区物联网防盗门建设。



1902个楼道 将从“由社区管”向“自治共管”转变


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老小区改造提升,这一创新做法是白鹤街道在全市率先实施“老屋新生”计划的核心内容。


今年以来,白鹤街道从全面提升社区环境卫生、居住安全、服务供给和综合治理水平4个维度出发,着力打造“清爽老屋”“健康老屋”“慢享老屋”“共治老屋”,让43个老小区、1902个楼道在“旧貌换新颜”的同时,实现从过去的“由社区管”向“自治共管”转变。“老年人占四分之一,外来人口占三分之一,2000年前建造的小区占65%,老小区遗留问题多,管理难、整治难,这就是白鹤街道的现状。”祝健敏坦言,老小区环境整治是个系统性工程,必须要在治理上“做加法”,同时,摸索出一条社区、居民协同自治,共管共建共享发展成果的改造模式,让老屋真正迎来新生。


▲工人们正在装崭新的防盗门。


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中,针对老小区破墙开门的“通病”,该街道推出联动机制,社工、墙门组长、物业保洁员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后,综合行政执法、住建、公安等部门联合现场查处,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房屋安全鉴定。今年4月,白鹤社区25幢一处30平方米的房子因装修造成楼梯承重墙破损,街道迅速启动应急处置机制,第三方专业机构前往解危,5000多元解危费用由房主承担。


此外,孔雀社区居民自行协商出资比例,完成全市首个老小区电梯加装;丹凤社区居民主动配合社区自行清理10吨楼道垃圾……眼下,整个白鹤街道有3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到深度环境整治中。“从‘要我做’到‘我要做’,街道正在通过提升居民自治共管意识不断深化推进老小区环境整治工作。但这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有时还会出现反复,需要我们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祝健敏说。


不仅如此,“社工早巡”“369社区环境整治工作法”“小区管家津贴制度”……白鹤街道还不断创新制度和做法,全力推进“老屋新生”计划。近两个月来,该街道已清理垃圾5000余吨,全覆盖清理楼道1902个、粉刷楼道1323个、规整共享单车1万余辆、清理僵尸车44辆。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