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山石观市
关于投资的一切正经与八卦,微博号“曹山石”。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山石观市

市场迷茫中的一些闲聊

山石观市  · 公众号  · 财经  · 2017-10-31 23:14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整个10月,单看上证指数,表现很好。


只有三根跌幅超过0.3%的阴线。分别是10月16日跌0.36%、10月19日跌0.34%、10月30日跌0.77%。


事后说事,原因看得出摆在台面上:


10月15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G30国际银行业研讨会上演讲,提及国内杠杠率问题,年内首次提及要警惕“明斯基时刻”。


10月19日,在当天中央金融系统代表团团组讨论上,周小川介绍如何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时表示,要重点防止“明斯基瞬间时刻”出现所引发的剧烈调整。


当天,港股对周小川发言反应更为激烈,午后暴跌552点跌幅1.92%。


内资机构将此解读为这是对周小川讲话的误读,反映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及上市公司盈利的趋势仍缺乏正确认识,仍担心中国债务、杠杆等系统性风险。


10月30日,国债期货大跌,收盘创下上市以来新低纪录,银行间现券收益率同步大幅上行,刷新三年以来新高。债市跳水,引发股市恐慌,盘中一度跌1.5%创月内新低。


中国经济偏见


明斯基时刻,不是一个新概念,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明斯基提出来的,和《黑天鹅》、《灰犀牛》一样,这个概念来自于明斯基的一本书,这本书叫《稳定不稳定的经济:一种金融不稳定视角》。


明斯基在书中提出,经济有天生内在的不稳定性,经济好的时候,投资者倾向于承担更多风险,随着经济向好的时间不断推移,投资者承受的风险水平越大,直到超过收支不平衡点而崩溃,这个崩溃点就被命名为明斯基时刻。


通俗点来说,就是好日子过久了,人就容易浪费,消费无度就会造成借钱太多,慢慢就资不抵债了,黄世仁开始上门要钱,杨白劳还不起,所以最后两人一块完蛋,而明斯基时刻就是这个资不抵债的时间点。


摩根士丹利投资管理公司(Morgan Stanley Investment Management)首席全球策略师Ruchir Sharma,对中国债务的看法反映了海外投资者的典型观点:


“现在,银行系统中的贷款总额超过了存款,这是中国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次,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到2020年,贷款可能会是存款的120%。历史显示,债务危机到了那种程度,即使像中国这样,债务资金来自内部而不是外国,这样的国家也会发生某种金融危机。


虽然在2008年以前,中国1美元的债务可以刺激1美元的增长,但是近期,4美元的债务才能刺激1美元的增长。


当地方支付优先考虑实现增长目标,就不管它会带来多少债务。政府为收紧信贷监管而所做的断断续续的尝试,不过是让债务流向了新的目标,距今最近的是按揭贷款。”


但十九大报告,没有提到2020年的增长目标,这意味着可灵活决定是否需要实现这个目标。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在解读十九大报告时,特意提醒注意这一点:“‘十八大’以来,就已经不再追求高速增长了。” “十九大”报告中,“两步走的战略安排都没有再提GDP翻番类目标”。这被外界视作,“十九大”以后,可能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杨伟民在新闻发布会上称,现在中国大陆经济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发展质量还不够高,还没有过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这三大关口。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对此撰文,如果政府特别强调增长目标,完全可用较激进的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实现,这会与“平衡、高质量”的增长有矛盾。“十九大”报告淡化GDP增长速度的目标,或可“为未来宏观政策的实施提供一个相对比较宽松的话语环境”。


路透社报导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众多经济专家曾一再建议北京放弃制定GDP增长目标的做法,以摆脱对举债刺激经济的依赖,转而进行有利于长期发展的投资。政府淡化经济高速增长目标的做法,意味着经济政策的战略转向,有可能为经济结构改革创造更多空间。


这一点意义非凡。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称,如果更加强调降低债务的增长速度并减少对实现高速增长目标的重视,中国“从长远来看成为富裕国家”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Ruchir Sharma也不得不承认,仅仅在5年前,世界上几乎没有数字现金。去年,中国的移动支付高达9万亿美元,是美国人的80倍。中国消费者用手机应用支付的数字现金占了他们购买总额的25%,大约七分之一的人不带现金。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用纸币支付出租车和餐馆账单变得很困难。


无现金社会的快速崛起,是过去5年里中国作为超级科技大国实力爆发的一个生动例证。新时代中国私营部门中的科技巨头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它们不受管制,可以自由创新,前提是满足相应监管。


移动支付系统完全由中国私人公司设计和研发。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商务、太阳能和电动汽车市场,也是第三大的风险投资交易国和机器人增长最快的国家。



《MIT技术评论》(MIT Technology Review)上的一篇文章称,人工智能的未来正在中国逐渐成型,并敦促西方复制、不要恐惧这种“革命”。中国比其他任何新兴国家都获得了更多的专利,而且按照现在的速度,明年它的研发经费就会超过美国。


而战略性看多港股为代表的中国核心资产以来,内资行代表兴业证券副所长张忆东一直强调,中国经济新阶段的关键是转型升级,在转型发展中化解风险:


1)影响当前投资中国权益类的资产的主要矛盾,是经济转型新阶段中的结构变化:供给结构调整、消费升级、产业之间和产业内部优胜劣汰,龙头赢家通吃,进入盈利上行新周期。


2)包括金融监管在内的各种政策,都是为中国经济转型为“高质量”的发展模式服务,不出系统性风险就是底线,最终导致规范的龙头公司“强者恒强”。


投资者结构变化


说回10月30日,债市是主角,股市更像是被债市“吓尿”了。盘中问买方债券投资者,普遍的回复是“事后有很多理由来解释,事前完全没人猜到”。


既然已经发生了,解释的意义就不大。展望后面:(1)如果债市仅仅是修正之前的经济不弱的现实,或者纯粹是交易性因素,那跌下来还可以买,因为现在商品和周期股也在跌,说明市场对经济预期不是一致性看好;(2)如果债市反应的是未来经济预期不弱,那么商品和周期股现在的跌就是“技术性调整“。


所以,鸿则的策略主观唐小东总结,换句话说,股、债、商品齐跌当天从基本面逻辑是解释不通的。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监管可能趋严原因,类似今年5月份。


到今天,上港集团成交额又创下了15年股灾以来的新高,成交额22亿,局部市场的热度非常强,很难想象昨天市场还是人心惶惶。


也许从投资者结构去解释,更为合适。


基金业协会9月份月报显示,当前公募基金股票型+混合型合计2.7万亿,基本没增长。



过去几年,私募基金数量和规模都大幅膨胀,公募基金规模增长缓慢,但数量增长很快,基金越来越小,这些特征无疑都会影响市场风格。


比如,针对妖股的特停在过去几年并不常见。但如今,除非出现非常直接的监管风险,否则市场活跃度非常高,妖股频繁出现。


关于明年的乱扯


来贴一张图。



该图显示的是,去年11月底(市场阶段性高点)至今,扣除16年之后上市的公司后,个股涨幅分布。 这里以5%定义上涨(5%以内的波动,单日涨幅就可能抹平了)。 这段时间内,上涨的公司比例只有20%。 市值越大的公司,上涨的比例越高,大盘风格特征体现得非常明显。


另一个数据是,从73个子行业中选择市值最大的3个公司来观测。共计219个公司中,有91个公司涨幅超过10%(进去有赚钱可能性的涨幅),涨幅小于5%的公司有117个。也就是说,超过半数的龙头还是不赚钱的。



如果把子行业的涨跌幅分布展示出来,可以发现少数子行业涨幅惊人(20%以上涨幅的有5个,10%以上涨幅的有15个),但大量行业是下跌的(涨幅低于5%的子行业为50个,下跌的子行业为39个)。结合龙头的分化,过去一年市场结构中,最重要的是行业特征。



具体到涨幅超过10%的行业,无一例外都是盈利驱动的上涨。唐小东认为,这也解释了今年基金整体显著跑赢市场,而这恰恰是典型的熊市特征之一:熊市背景下,盈利是最可靠的股价驱动力。


至于认不认同今年是否熊市,见仁见智,看看数据就可。谈及明年的布局,有个认识数年的对冲基金合伙人说:择股+事件驱动+证伪。


“择股层面我偏好小票。我不大care茅台多少了,供给侧又让周期股多少了,或者越涨越高的消费白马。你们喜欢,祝福。我觉得大多次新是没有机构关注的,很多还属于PE范畴,而本身追求扩张的欲望也很强。但有些比较松懈,觉得IPO了到了一个阶段,喘口气再说,有些则持续紧张感。选择后者。


其他依据包括但不局限于:


产业天花板高远,大股东绝对控股地位,


目前没有暴涨且处于收敛性中期底部,


距离首发解禁有充裕时间或减持方案清晰,


具备高送转潜质,


具备明确的持久不衰的政策红利。


从“事件驱动”而言,实际只是个资金逐渐了解的过程。市值不到一定层面大的机构也不会关注和参与的。这里有个概念叫“社会资本”,跟政治正确无关,也有关,所以注重媒体宣传和投资者关系,也很重要。


“证伪”是个阶段用语。“先发优势”体现在市值层面就是你上得去还得禁得起检验。王长田的“光线传媒”三年翻了十倍,除了满足上面所涉及的,也是因为禁得起产业和市场的双重压力。


Hold 得住,才能把先发优势转换为资本动能。


我这套打法会一直坚持。你叫“拐点打法”也好,“加速打法”也好,耐心也重要。


一个好企业的成长会遇到三个痛点,也叫“天花板”:“天赋”天花板、“政策”天花板、“心性”天花板。前两者是显性,后面这个是隐形。要观察它,主要指标是看它“树敌”的格局和层次。树敌才有目标,立敌才有勇气,大多数人遇到这个天花板,突破不了,退而“假大空”,走向自虐性边际式微。


“心性”是什么,“心性”不仅仅是野心。一个大趋势下一个团队有勇气能达到的高度。当然,等你们强大了,也会站在更年轻公司的对立面。这就是残酷的商业。


这就是我们面前的思考和机遇。”


而事件驱动,或许要考虑特朗普下周的访华会是驱动哪个版块,跟踪主打特斯拉产业链概念的新能源汽车LOF(代码160225)。


华尔街日报的放风是:中国或在特朗普访华期间宣布允许在相关自贸区设立100%外资拥有的电动汽车。


个人的关注度在甘孜州的康定甲基卡锂辉石矿,作为“全球第二大、亚洲第一大”锂矿。2013年10月13日发生“环境突发事故”,融达锂业及天齐盛合锂业在此的锂矿开采停工至今。


在2015年6月,st路翔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介绍:由于受征地等问题的影响,矿山处于停工状态;需征地的是45万吨/年至105 万吨/年的二期扩产工程,公司可能会采取另外选址等备选方案来减少征地阻力。



10月27日,天齐锂业通过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主动对外披露:甘孜州矿山与相关方沟通顺利,正在积极推进开发准备工作。


而10月19日,康定市政府官网披露甘孜州融达锂业有限公司康定甲基卡锂辉石矿年产105万吨露天开采扩建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公示意见反馈期限为10个工作日内。



两年前,融解股份管理层当时说,矿山停工是因为征地,现在康定市的环评公告是回答了两年前的那个老大难问题。环评公示结束,也恰在下周。


最后,发一个某金融协会领导的感慨:


“【对微信信息价值的一点思考】为啥越是大佬越不用微信??最近和几个身家百亿的大佬交流沟通,发现他们要么没有微信,要么基本不用微信。用的也是很简单很落后款式的手机,只用短信和电话功能,这并不影响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大。


我理解原因有四个:


1.大佬们的时间都宝贵,没有精力和时间浏览微信里的各种没有营养价值的新闻和信息。这些信息相对于他们的时间成本来说不重要。


2.越是公开的新闻和信息越没有价值,大佬们的关键交易都是在小范围和关键人物达成的,并不需要这些公开信息。


3.越是容易获取的信息越没价值。微信上的各种信息都是快餐,快餐吃起来快,但没有营养,大佬们有专业团队帮忙搜集整理咀嚼信息,这些经过思考过的信息更有价值。容易获取的东西总是让人上瘾。


4.微信上泛滥的各种信息让人很焦虑很迷茫且抓不住重点,要想抓住重点必须断舍离。真正思考自己什么是有价值的信息。”


希望山石观市能成为诸位的信息精选精读渠道。

长按二维码关注山石观市微信公众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