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大舟学习部
我们一起专注三件事:更高效的学习,更精良的工具,更成熟的心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华三  ·  DeepSeek赋能城市治理,新华三助力多个 ... ·  10 小时前  
新华三  ·  DeepSeek赋能城市治理,新华三助力多个 ... ·  10 小时前  
我是腾腾爸  ·  这个瓜好大! ·  昨天  
点拾投资  ·  投资大家谈 | ... ·  2 天前  
创伙伴  ·  猫猫狗狗,县城受宠 ·  3 天前  
铅笔道  ·  北京杀出超级独角兽:一把融资10亿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大舟学习部

写作:做好这一点,拯救你的无话可说

大舟学习部  · 公众号  ·  · 2018-10-19 12:28

正文


0.

如果参加考试的你,遇到的大作文题目竟然是「葫芦娃大战青蛇精」,你要怎么写?又如果,话题是「政府今年实施了量化宽松政策」,让你基于此分析,写一篇议论文呢?

我相信「葫芦篇」你定能思如涌泉,「量化篇」嘛,可能就思如挤牙膏了——但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一个话题能大有话讲,另一个却下笔难堪?能否回答这个问题,决定了你考试时,大作文是靠本事,还是靠天意。

「葫芦篇」话题中,你知道这是一部动画,娃是主角,蛇是反派,正邪相斗,邪未胜正;但在「量化篇」,你可能对「量化宽松」的基本事实,都不了解——它是什么?是干嘛的?有什么影响?有哪些优劣?

所以你看,其实对一个话题有无话说,最底层的决定因素是: 是否积累了足够多的基础事实

「量化篇」哪怕你仅了解该政策大体就是「印钞票」,你也有话可评——钞票多了,刺激经济;但如果发出去的钞票多而未收回,那是不是钱就没那么值钱了?所以,你看,事实积累越多,你可以用来判断事实的依据就越多,由此才可能得出经得起推敲的观点和论证。

看题有话说,教你三步,迅速积累基础事实。

1.

第一步:广泛阅读。

多读舒适区外的非小说类作品,这时你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术语——不是字不认识,而是未知信息。比如许多行内人认为是「大白话」的词,对外行而言,可能就是天书。比如「隔夜利率」——哪怕你知道利率,但前面加两个字,事情就又不同了。

再比如,《经济学人》讨论是否应该允许人们自由移民,有人说「控制边境的代价很大,想想柏林墙」。如果你不知道柏林墙的典故,就无法体会到作者的深意。这类名词,遇到就是扫盲,见一个收一个。

第二步:撰写卡片

每天写一片作文,想想就犯难,但每次读完书,写一张卡片,就轻松多了,也更能持续行动。卡片可以写在电子笔记里——

这次学到了哪些事实?
可以应用到哪些话题上?
牛人怎么看这件事?
我怎么看?

写下来能帮你理清思路,将知识以自己的方式编码,更有助吸收。

第三步:全入 Anki

学过的东西,会背是基本要求;会背以后,离开了书本就能随时记起,就会随时有所发现,研学的机会就更多了。

你可以把所有学到的事实都放在 Anki 里记下来,所有精彩论证放 Anki 里记下来。这时,可别忘了最小信息原则,也就是说,每张卡片每次只出现一个信息点,这样记起来才更轻松高效。

Anki 同样可以用来解决 快速调用 的问题——在话题和素材之间建立足够「短平快」的路径,只要在脑海触动了话题,所有相关的素材都能迅速亮起来。你可以直接把整理好的「话题——素材」全部都入 Anki, 整理思路可以是这样的:

卡片正面:素材简述
卡片背面:对应的话题(如果有多个话题,可挖空)

反过来也可以。都是中文内容,背起来也容易。

这样,在考场中你才能快速调用所有积累,写文章对你来说就成了拼接卡片。周围还在绞尽脑汁想内容凑字数,你已经在优哉悠哉地筛选排列现成的卡片了,当然你赢。

2.

积累事实,当然不仅是对考场有意义——它关系到你如何看待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影响着你的世界观。

思辨经典 Beyond Feelings 一书引述过一项很有意思的研究 :

有人调查了 100 万名高中生,70% 的学生认为自己的领导能力高于平均,只有 2% 认为自己低于平均;更有甚者,100 万名学生,全都认为自己社交能力高于平均,60% 认为自己能进前 25%,25% 的学生则认为自己的社交能力处于前 1% 的水平。

这意味着相当多的学生无法认清自身能力的事实。学生如此,成年人何尝不是一样——研究显示,大部分司机认为自己驾驶技术高于平均。

高估自己能力,往往在这一领域缺乏经验,也就是缺乏必要的事实积累。而高估自己的社交、领导能力,容易招恨招黑而不自知;高估自己的驾驶技术,结果往往就是个灾难。

缺少事实就缺少了判断依据,观点就只仅仅只是观点而已。比如:

在美国边境线上建造围墙阻止非法移民,这件事,0 到 10 分,你有几分赞同?

《知识大迁移》作者威廉·庞德斯通(William Poundstone)用这个问题和 16 道常识测试做了项调查,结果发现,16 道题全答对的人,普遍不支持修围墙,而 16 道题全答错的人,高度赞成修墙。常识测试得分越高的受访者,越不赞同修建边境围墙。

缺乏常识的投票者会想:

政府可以用最低的成本迅速修好一道神奇的围墙,以达到震慑非法移民的目的。

而想法更周全的人则会问:

这得花掉纳税人多少钱?能有效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