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儒风大家
关注儒风大家,读懂中国文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江阴  ·  最新消息,每人可省500元! ·  昨天  
田俊国讲坛  ·  【2月26日】第32期《10天非凡心力训练营 ... ·  昨天  
田俊国讲坛  ·  【2月22-23日】心智突围工作坊第九期(北 ... ·  昨天  
可爱多手工艺术  ·  旧牛仔裤零碎布头旧衣服都剪成了拼图,这么多妙 ... ·  2 天前  
贵州高院  ·  学有所获 听听学员代表怎么说(二) ·  3 天前  
贵州高院  ·  学有所获 听听学员代表怎么说(二)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儒风大家

王阳明:倒掉心里的垃圾

儒风大家  · 公众号  ·  · 2020-05-17 06:30

正文








儒风大家专职作者 | 儒风君 整理

//////////


人心就像是一个容器,时间久了总会有垃圾。只有定期清理,放下不该有的念头,倒掉混乱糟糕的情绪,人才能活得更洒脱,更自在。


1、倒掉不良情绪


王阳明一生坎坷,遭廷杖、下诏狱、贬龙场、功高被忌、被诬谋反,可谓受尽了命运的折磨。


可是他却从未郁郁寡欢,反而时刻保持乐观的情绪。


在他看来,随时清理糟糕的情绪,才能保持清醒,专注当下。



因为出色的军事才能,王阳明屡次被朝堂征召讨贼,战功赫赫。


单鄱阳湖大战,火攻之下,就有数万人死于火海。


老子曾言:兵者,凶器也,圣人不得已而用之。


儒家的仁爱之心早已浸入骨髓,看到战场上遍地死伤,王阳明心里也不是滋味。


但是他知道,一味悔恨没有意义,只有迅速平定叛乱,才能让更多人免受伤害。



王阳明的弟子曾经问他如何清除心中的杂草。


王阳明回答说:“草有妨碍,理亦宜去,去之而已;偶未即去,亦不累心。若着了一分意思,即心体便有贻累,便有许多动气处。


杂草有害,当然要清理掉,但是如果偶尔没有清除干净,也不要放在心上,你越在意心里就会越乱,心中盯着那一块未除的杂草,那心中就杂念丛生了。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负面的情绪每个人都会有,一定要懂得及时放下。


一直纠缠在负面情绪中,整个人就只能被情绪控制。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不要沉浸在懊悔之中,放下过去,才能拥抱未来。



2、倒掉偏见



王阳明《传习录》中载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是阳明游南镇时,他的学生指着岩中花树问他:“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 王阳 明回答说: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


天下无心外之物。万事万物都是人内心的投射,你心里有什么,看到的就是什么。



苏轼年轻的时候和佛印一起参禅。


苏轼觉得自己进步很大,对佛印说:“大师,你看我坐在这里像什么?”


佛印说:“看来像一尊佛。”


苏轼笑着说:“但我看你倒像一堆大便!”


佛印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回家后,苏轼把这件事告诉了苏小妹。


苏小妹听完说:“自己是佛,看别人也会像佛;若自己是大便,看别人也会像大便,你的境界比佛印禅师差远了”。


别人是自己的一面镜子,你看别人像什么,你就是什么。


对别人有偏见,处处都要挑人刺,是因为自己的境界不够。



后来苏轼历经贬谪,飘零半生,他说:“吾上可配玉皇大帝,下可陪田院乞儿”“眼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


王阳明也曾说过:见满街都是圣人。


一个人内心恬静,摒弃内心的偏见,相信世间的美好,那他看到的一切自然是美好的。


3、倒掉贪欲



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是人心。


人生而善良,但是随着长大,内心被世俗沾染,被物欲遮蔽,慢慢变得贪婪狡诈。


所以修行,就是减去内心的贪欲,让本来的良知呈现出来。


王阳明说 :“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何等轻快洒脱,何等简易!”


功夫在减不在增,所谓减即去物欲之昏蔽;减尽人欲,便回复良知之本体了。


要减少自己的欲望,不要太在意得失。


在这个世界上,功名利禄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祸福难料,这些身外之物,得到容易,失去也容易,在意又有什么用。



《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一个人想要的越多,算计的越多,身心越不得安宁,只能终日焦虑。


山西有很多豪门大宅,当年辉煌一时,可如今拿钥匙的,全都是不相干的人。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