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凯迪网
凯迪社区唯一官方订阅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城市规划  ·  视点 | 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城乡关系 ·  昨天  
中铁国际集团  ·  【回首2024,展望2025】凝心聚力担使命 ... ·  昨天  
中国中铁  ·  中国中铁紧急投入四川筠连山体滑坡救灾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凯迪网

全系“5G”加速,华米OV所欲何为?

凯迪网  · 公众号  ·  · 2020-04-09 19:52

正文



回溯4G手机的发展,起端于 2013 ,在 2014 年才迎来正式的爆发。

在3G/4G交替的 2014 年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很多手机型号采用了 3G 版、 4G 版并行的策略。例如, 2014 2 月份上市的荣耀 X1 7 22 日上市的小米 4 ,都分别推出了 3G 版本和 4G 版本。由于三大运营商网络制式不兼容,同一型号下的 3G 4G 手机,又可能分为联通版、移动版、电信版等多个选择。

经过了大概一年时间,全系4G才真正的流行。

进入2020年, 5G 手机的普及开始加速,令人意外的是,全系 5G 正在成为一种主流的选择。去年,各大手机厂商推出的许多手机型号,尚普遍有 4G 版、 5G 版共存的现象。相比于全系 4G 转型过程中较长的“过渡期”, 5G 全系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每一次通信技术的换代,为了兼容用户多元的用机需求,双版本的策略,能够更灵活的适应市场,然后逐步调整战略,实现全面的转型。

目前来看5G网络覆盖率尚只是初步阶段,华米 OV 全系“ 5G ”加速背后,决策上却有一定的风险。无可否认全民 5G 手机只是时间问题,跑在消费者前面的手机厂商,或正在进行一场“豪赌”。

全系“5G”加速


受疫情的影响,智能手机市场迎来“至暗时刻”。据市场调查研究机构 Strategy Anayltics 公布的 2020 2 月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报告显示, 2 月份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6180 万支,对比去年同期 9920 万支的出货量,暴跌了 3740 万支、跌幅高达 38%

早在2019年智能手机市场就已出现下滑的迹象,美国高德纳咨询分析, 2019 年全球智能手机的销量下降了 2% ,这是全球智能手机经历了 11 年快速发展后的首次小跌幅。

经过数年的发展,4G手机换代潮进入了尾声。随着 5G 网络的铺设,华米 OV 都在等待新一轮的换机潮。

2019年 5 6 日,中兴通讯发布中兴天机 Axon 10 Pro 系列,同日 4G 版国内正式上市, 7 23 5G 版本正式预售,拉开了国内 5G 手机大战的序幕。

和4G时代换机潮类似,初期的 5G 手机也都选择着双版本并行的策略。手机厂商走着两条路线,一个是发布旧有手机型号的 5G 版,一个是推出存在 4G 5G 两个版本的新型号手机。比如说,华为 Mate 20 系列(包含 Mate 20 X )早在 2018 10 月份就上市,而在去年 7 月华为推出 Mate 20 X 5G 版。另外,如小米 9 Pro 5G 版、三星 Galaxy S10 5G 版都是走着这个路线。

第二种模式也是一种主流选择,除了上面提到的中兴天机Axon 10 Pro系列。包括 2019 8 22 日发布的 iQOO Pro 9 16 日上市的 vivo NEX3 12 5 日上市的华为 nova 6 12 10 日上市的 Redmi K30 等。这些新机型中,都有 4G 版和 5G 版供消费者选择。在硬件配置上, 4G 版和 5G 版的差异化却很明显,不同于 3G 4G 并行的时期。以 Redmi K30 为例子, Redmi K30 搭载的是高通骁龙 730G 处理器, Redmi K30 Pro 系列搭载了高通骁龙 865

不过,在2019年已有手机厂商开始打全系 5G 这张牌。例如,荣耀推出的荣耀 V30 系列,无论是荣耀 V30 ,还是荣耀 V30 pro 全系都支持 5G 双模。

进入2020年,全系 5G 逐渐成为一种主流,虽然疫情冲击了手机市场,各大厂商却选择了更为激进的策略。


截止3月底,华米 OV 及旗下子品牌相继发布了 P40 系列、小米 10 系列、 Reno 3 系列、 Find X2 系列、 realme X50 、Z6、 S6 等多个新机型,相比于去年双版本模式,今年各大厂商纷纷 All in 5G ,选择全系 5G

而机圈大佬们也开始积极的为5G手机站台。小米董事长雷军在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甚至表示,小米 2020 年上半年 2000 元以上产品都会是 5G 手机, 2020 年至少发布 10 5G 手机。

OPPO、 vivo 5G 上同样大踏步前进, OPPO 副总裁、全球销售总裁吴强也有过类似的言论,声称 2020 OPPO 3000 元以上手机将“ All in 5G ”。

手机大厂们如此选择也很好理解,4G智能手机普及率无限接近 100% ,芯片、内存、屏幕、摄像头这四大手机元器件的技术迭代也进入平稳时期,全系 5G 策略看似激进,也是一种被迫。

只不过,相比于4G网络的铺设速度,当下 5G 基站建设的进度相比而言还有些差距。根据过往的数据显示,截止 2014 10 月份,国内 4G 基站的数量就达到了 70 万的规模。反观 5G ,根据工信部的预测,预计年底全国 5G 基站数或超过 60 万个。而且, 5G 全覆盖基站密度是 4G 基站的 2 3

站在这个角度来看,华米OV大踏步的 5G 全系转型,就有些“心急”了。

All in是一场豪赌?


手机厂商纷纷转向全系 5G 策略,意味着它们准备将所有鸡蛋放在5 G 这一个篮子里。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手机厂商押宝 5 G 是一场豪赌吗?

首先,尽管5 G 网络建设加速,但网络全面覆盖却仍尚需时日。

4月 8 日上午,中移动、中电信和中联通共同发布了 5G 白皮书 ,宣布 2020 投入超过1800亿推进 5G 建设 。这表明,三大运营商达成共识,今年将迎来5 G 建设高峰期。手机厂商应该比外界更早知晓此信息,因此才有足够底气纷纷在2020年后转向全系 5G 战略。

罗马非一日建成,运营商准备大干,但 5G 网络全面覆盖却仍待时日。加上 5G 基站覆盖面积小,发射功率大。在人口密集的城市里,如何快速顺利完成铺设?在人口稀少的地区,又该如何计算投入成本和收益?等等问题,决定了全民5G的目标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挑战。

另外,据部分5G用户反映,某些 5G 已覆盖的地区,仍存在掉线、降速、延迟等现象。从国外和国内的反馈来说,当前5 G 网络的体验并不算很不理想,初期有问题很正常,但也是不利消息。比如,韩国一些用户就抱怨离开市区就收不到5 G 信号,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造成了不便,失望的用户甚至公开表示“ 不推荐大家使用 5G 网络。

美国的情况也与此类似,中国部分地区也有类似的声音。例如,DCCI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曾进行过类似的测试,发现在很多 5G 覆盖到的区域,虽有 5G 信号,但下载速度依然无法达到 4G 10 倍。

早期不友好的用户体验,或会被舆论所放大,一部分消费者可能作出延后购买5 G 手机的决策。这对于全系5 G 的手机厂商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另一方面,5 G 资费标准高高在上, 是用户换置5 G 手机的拦路虎。

去年10月份,三大运营商相继推出了 5G 商用套餐,套餐最低价格 128 或129元 / 月。为了吸引用户改投5 G 网络,运营商普遍给予新老用户有一定的限期折扣优惠。最高幅度达到了7折,即使如此, 5 G 最低套餐也在90元以上。

这个门槛远高于现在手机用户的平均支出水平,2019年中国移动的 A RPU 最高也不过4 9.1 元。因此,在5 G 资费套餐一出来,消费者齐喊太贵了。

尽管据专家说,国内5 G 资费标准为全球最低,而且从单价来计算5 G 资费更便宜。但对于用户而言,现有的资费水平下其流量够用,4 G 网络速度也能满足要求,多花一倍的高价钱去换取更高的速度和更多的流量,并不划算。

据报道,2019年国内 5 G 用户约为1000万,远不及 1377 5G 手机出货量。 这表明,近3成的用户高价购买 5 G 手机后,并未享受到5G服务。和以前的网络迭代一样,5 G 资费必须大幅下调才能吸引大多数用户。而大手笔投资的运营商今年内难有动作,部分消费者或将被高昂资费挡在5 G 手机市场之外。


另外, 新冠疫情的冲击, 也正在 改变部分用户预期和消费决策。

前不久, Strategy Analytics 无线智能手机团队发布 《中国智能手机: Covid-19 之后的消费者购买意向》报告 。报告显示,今年 37% 消费者决定 推迟新智能手机的购买,而 32% 的人 推迟使用 5G 手机。 这意味,今年国内 智能手机的更换和 5G 的普及速度 将放缓。

此外,供应链能否满足厂商全系5 G 的生产需求,也是一个问号。5 G 是新技术、新产品,供应链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目前 5G 处于启动初期,供应链尚处于磨合阶段,良品率和产能都远未达到理想状态。据传闻,苹果5 G 手机的上市规划推迟,就因为疫情导致其供应链的进展受挫。

作为供应链巨头的苹果公司,都无法避免疫情对供应链的冲击。国内厂商同样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和挑战,全系5 G 策略面临着一定的供应链风险。

据研究公司ABI Research的最新报告显示,疫情造成智能手机生产线大规模中断、劳动力短缺和物流不畅通等影响导致相关供应链停滞,预计 2020 年上半年智能手机产量将大幅减少 30%

以上种种,表明5 G 手机大前景看好,但仍然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厂商应该重视并积极做好准备。了解了这些“不乐观”的背景,再来看全系5G的加速,就更为各手机大厂们捏把冷汗。也不得不去思索,为何在压力重重之下,华米 OV 会选择更为激烈的 5G 策略。如今的手机市场,随着三星在国内的“滑铁卢”,安卓阵营华美 OV 已经牢牢占据了市场的主流,即使 5G 受挫,也不会影响它们短期的格局,选择搏一搏也就非常自然。

不得不打的天王山之战


尽管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但如文章开头所说,越来越多的厂商义无反顾地拥抱全系5 G 策略。因为对于它们而言,5 G 手机将是一场不得不打的天王山之战,别无其他选择。

2019年誉为 5 G 元年,国内多个厂商正式发布上市了各自的5 G 手机。6月份,工信部向 4 家运营商颁发了 5 G 牌照,三大巨头迅速在国内数十个城市试点5 G 网络商用。尽管还远不是主流,但5 G 却是去年手机市场的最大宣传点,几乎所有厂商的产品研发和市场营销都围绕着5 G 展开。

在听了长达两年的楼梯响声之后,消费者对5 G 手机充满了期待。售价虽然居高不下,部分5 G 手机型号上市后却销量很高。加之,运营商积极推动、消费者充满期待,5 G 时代即将到来已经成为各方的共识,虽然All in有一定的风险,手机厂商仍然选择全力押注。

京东-4月 1 日手机通讯排行榜

从实际销量来看,5G虽然很小“小众”,可其“带货”能力已在第一季度开始显现。据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透露,截至 3 26 日,我国 5G 手机产品类型 76 款,累计出货量超过 2600 万部,其中 2020 年出货量 1300 余万部。

据京东手机换新季新品销量排行显示,单品销量前十中,4G手机仍然占据绝对的多数。不过,华为 Mate 30 5G 版、华为 Mate 30 pro 5G 版进入了第三和第六位置。目前, 5G 整体销量仍是很小比例,却也能看出,消费者对 5G 手机的接纳度正在升温。

即使5G智能手机市场销售不畅,华米 OV 也不会放弃对 5G 手机的争夺,哪怕有一家手机厂商在 All in 5G ,其他手机厂商也会全力以赴的去争抢。

从2G到 5G ,智能手机发展史上,技术迭代的时刻往往是行业洗牌的关键时期,反应较慢的厂商常常因此失利甚至淘汰出局。例如,诺基亚借数字技术迭代击败了大哥大时代王者摩托罗拉;而苹果通过技术创新开创智能手机新时代,将黑莓和诺基亚送进了历史。在技术更迭的大背景下,慢往往意味着“风险”。

国内手机市场也呈现类似的情形,中华酷联把握住了从功能机到智能手机的机会而迅速崛起,但只有华为在后来的3 G 迭代中保持优势,和小米成为3 G 时代的胜者,并将胜势一直延续到今日。O V 兄弟则借4 G 弯道超车,挤入国内一线阵营,5G对它们而言,则是一个新的逆袭机会。

所以说,尽管问题多多,但5 G 迭代临界点到来,所有手机厂商的战略选择出奇地一致,它们都在全面拥抱5 G ,全力以赴应对这场生死攸关的生存之战。

只是各家厂商的战略目标有所不同,近年来市场份额大涨的华为,希望能充分发挥既有优势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小米和O V 试图借机抢回被华为侵蚀的市场份额;而像 realme 这样的新兴品牌,之所以喊出“全部”5G,因为独立时间不长,自身历史包袱较轻,即是战略上的一种决策,在营销上也会更加强化自身5G的符号。

回首4G手机的发展, 5G 时代华米 OV 的全系 5G 选择,略有些“毛躁”。可站在抢夺未来高地的角度,它们又不得不加快速度。况且,一直力压国产手机厂商的苹果在 5G 面前匍匐不前,传闻 5G iPhone 或要等到明年才出现。有风险,收益更为诱人,毋庸置疑,今年手机市场的新天王山之战将越来越激烈。

反过来想想,5G手机支持 5G/4G/3G/2G ,即使 5G 网络铺设速度缓慢,只要价格控制合适, 4G 用户也有动机去购买 5G 。或许,全系 5G 手机是一次“阳谋”,把所有的高端配件都“堆”给 5G 手机,即使外界问题多多,消费者又怎么能不去买 5G 手机呢?

Work information

本文来自凯迪原创作者: 师天浩0 , 经授权转载自作者公众号: 天浩观察

R e a d M o r e

哪有什么“冠姓权”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