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高校人才网
第一时间为求职者提供全国各地的高校、事业单位、科研机构、中小学校、知名企业、卫生系统人才招聘信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抖音集团:时尚综合行业经营分析-抖音电商 ·  昨天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小红书:新媒体传播专家 ·  12 小时前  
传媒招聘那些事儿  ·  【职业咨询/导师答疑】1V1模拟面试/语音答 ... ·  3 天前  
51HR派  ·  京东又开始当鲶鱼了...... ·  20 小时前  
51HR派  ·  有人年龄已经360岁了,你信吗?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高校人才网

考试吐槽“变身”靠谱创业项目

高校人才网  · 公众号  · 求职  · 2017-07-18 12:11

正文

考试周可谓大学生一学期最忙碌的时候。有的同学平时重在积累,坐等考试,临危不乱;有的同学由于平时疏于学习,临时抱佛脚,通宵达旦;有的同学则寄希望于网络上转发的锦鲤和粉色海豚,期望奇迹出现。


2015 1 月的考试周对于鲁东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学生孙振强和他的小伙伴们来说,仿佛置身事外,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室内正忙碌地编码、写程序,完善着他们的自主创新创业作品 —— 一款名为 考伴 App


对我们来说,创业就是一场始终在进行的考试,我们的考题是项目、市场还有消费者。 孙振强告诉中国青年报 · 中青在线记者。


这是一款堪称 小而美 的大学生创业项目,与对考试的疯狂吐槽不无关系。


孙振强和他的小伙伴的创业思路,来源于一次创业课堂上的头脑风暴。


当时临近期末,微博、朋友圈随处可见对考试的吐槽。面对负能量满满的吐槽时,孙振强和小伙伴们开始反思该怎样正确看待考试,进而通过怎样的途径帮助同学们从容淡定、游刃有余地面对考试。


紧接着他们琢磨着如何将自己的专业和在学校创业课堂学到的技能进行融合,进而将负能量满满的吐槽转化为创意,并在创意中抓到商机。


集思广益后,他们决定编写一款 App ,把身处考试旋涡中的年轻人聚集到一起,互帮互助,资源共享,打造一个以考试为中心,以考试信息共享、考题讲义搜集、经验交流为主要内容的社交平台。


有了这个初期设想,孙振强便开始了频繁招募队员、无数次面红耳赤的争论、通宵达旦地编写代码 ……


然而,由于孙振强和他的团队成员主要是普通学生,很多技术核心点和高地多次尝试都无法攻克。这时,有的成员提出可以直接借鉴国内其他团队的相关技术,既省时又省力。孙振强却觉得,这个 App 要想走得长远,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一味主张 拿来 ,是无法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和立于不败之地的。


于是孙振强转换思路,不再只是埋头编程序。一方面,他整合团队资源,集中优势资源组成精英小组专心攻克技术难题;另一方面,直面自身薄弱环节,寻求学校创业学院的帮助,创业学院老师也根据孙振强的困难和需求,联系国内相关专家,让孙振强团队代表亲自去 取经 ,攻克遇到的种种技术壁垒。


这样来来回回,原本计划两个月就可以完成的项目,最终历经大半年才开发完毕。不过,在孙振强看来,虽然在核心技术上 钻牛角尖 费时费力,但只有在起步阶段稳扎稳打,以后的路才能越走越广阔。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 九九八十一难 考伴 ”App 终于成功上线。它根据市场需求、尽力为考生提供一站式考试服务,并通过抓取整理互联网上碎片化的考试信息,通过和线上线下教育机构的合作,获取第一手的独家考试信息,并在 考伴 平台直接实现了以成绩查询、考试管理、证书领取为一体的实用功能。


此外,这款 App 还创造性地根据相同地理位置和对相同考试的关注,为考生打造一个专属于自己的考试圈子,并通过包罗万象的话题频道为用户提供一个分享考试经验、心情、心得以及解决考试问题的掌上社区。


孙振强和小伙伴们携 考伴 项目参加了山东省首届 互联网 +”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比赛出乎意料地顺利,他们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荣获创意组冠军,并在比赛现场收到了多份投资意向。


很多投资者对孙振强团队给予高度评价,在这些投资者看来,相比其他团队,孙振强团队独立开发能力强,分工明确,凝聚力强,这些均是一个团队可以研发出色产品的前提。同时,该项目的创新性强,内容很具体,它能够帮助用户及时了解到更多的教育信息,能够及时为考生提供大量知识点和考题,不断掌握到更多真实考题,更好地练习和管理,解决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既覆盖了类似于四六级考试、司法考试等各类证书类考试内容,又兼具社交平台功能,潜在的市场消费人群庞大,又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比赛结束后,孙振强将身边志同道合的同学纷纷吸纳到团队中,在大连理工、德州学院求学的高中时的小伙伴也纷纷加入 考伴 团队,一边进行深度研发,一边开拓市场。


2016 6 月, 考伴 团队得到了第九城市董事长兼 CEO 朱骏,中科招商执行副总裁、云投汇创始人董刚等投资人的青睐,并获得 VIKA 公益基金的 10 万元资金支持。


面对这样的成绩,孙振强坦言,这并非偶然: 最初是学校的创业课程点燃了我创新创业的热情和灵感,后来相关孵化措施助力了自己的创业之路,让我对于 创业 二字不再感到陌生和遥不可及,让我敢想更敢做,将人生规划从 码农 变成做自己的老板。

中国青年报 · 中青在线记者 邢婷  通讯员 张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7 07 18 12 版)



点击左下角 阅读原文 ,即可查看原文链接。



近期热门文章(回复数字001~107即可查看):

002 毕业生找工作,有这 5 个网站就够了!!

108: 一个女博士毕业生找工作的艰难心理路程

109: 考试第一不被录用,因为中国语言文学类不是中国语言文学

110: 从“211”到“985”,中国高校强者更强,但也弱者愈弱

111: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