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一项新政策,自2025年3月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将取消门诊预交金,并将住院预交金降至同病种医保患者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这项政策旨在减轻患者预付资金压力,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取消门诊预交金
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自2025年3月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以减轻患者预付资金压力,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关键观点2: 规范住院预交金管理
公立医疗机构将根据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结算类型、患者医保类型和报销比例等因素,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额度,并将其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
关键观点3: 门诊收费流程优化
医疗机构将优化门诊收费流程,患者在门诊就医时可以自愿选择支付方式。对于老年人等确有门急诊预交金需求的群体,医疗机构可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预收费用。
关键观点4: 政策背景与目的
20世纪80年代,为了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等候时间,医疗机构设立了住院预交金和门诊预交金。近年来,国家卫健委持续完善改进这项制度,以减轻患者就医压力和提升就医便利性。
关键观点5: 举例说明
以城乡居民医保住院患者阑尾炎切除手术为例,假设某医院向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阑尾切除术”患者收取的预交金不得超过过去3年平均个人自付费用。
正文
20世纪80年代,
为了减少患者排队次数、缩短缴费等候时间
,
医疗机构相继设立了住院预交金和门诊预交金。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我们持续完善改进这项制度,引导各地逐步降低预交金收取额度,以进一步减轻患者就医压力;积极运用各种移动支付和结算渠道,提升患者就医便利性。脱贫攻坚期间,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农村贫困患者在本地区住院治疗期间不用预交费用,出院时只需结算个人自付部分,这项政策得到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
为了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得到更多便利的实惠,国家卫生健康委研究决定
自2025年3月起,全国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住院预交金降至同病种医保患者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
,
以切实减轻患者预付资金压力,提升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牢牢把握减轻患者负担、提升就医感受的总目标,从两个方面改革预交金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