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江西民事审判
江西高院民事审判工作官方公众号,发布省院民事审判指导意见,司法裁判观点,典型参考案例,调研报告学术文章和最新民事审判政策、资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最高人民检察院  ·  历经10次判决仍身份不明,这名惯犯到底是谁? ... ·  昨天  
最高人民法院  ·  守护“家”的温馨,照亮“少年”的未来 ·  昨天  
小纽美国法律咨询  ·  申请美国绿卡之前,这个步骤能祝你成功率翻倍~ ·  昨天  
最高人民检察院  ·  一图速览内蒙古检察工作报告 ·  2 天前  
最高人民检察院  ·  解锁检察文化品牌“百花齐放”的密码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江西民事审判

离婚时放弃房屋所有权致债权人权益受损,该行为可否撤销

江西民事审判  · 公众号  · 法律  · 2025-01-16 10:39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一起债务人通过协议离婚逃避债务的债权人撤销权纠纷案。北京市某法院审理后判决撤销债务人王某和妻子李某的离婚协议中关于房屋的分割约定。文章还提到了近年来恶意“逃废债”现象时有发生,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判断是否撤销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约定。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案件背景

债务人王某身陷债务纠纷,通过协议离婚放弃共同财产以逃避债务。债权人邓某发现后提起诉讼。

关键观点2: 法院判决

法院认为王某在离婚协议中放弃房屋所有权属于无偿处分财产,影响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判决撤销离婚协议中关于房屋分割的约定。

关键观点3: 法律解析

法院会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判断是否撤销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约定。法律上并不要求受益人(如李某)对债务人的债务知情。

关键观点4: 社会现象

近年来恶意“逃废债”现象时有发生,债务人企图通过协议离婚等方式逃避执行。法官提醒债权人和债务人应秉持诚信,遵守法律。


正文

丈夫身陷债务纠纷,夫妻双方签署离婚协议时丈夫放弃了夫妻共同所有的房屋,导致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未果。债务人能通过离婚来逃避债务吗?债权人能撤销离婚协议中的财产分割条款吗?近日,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债务人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逃避债务的债权人撤销权纠纷案,判决撤销债务人王某和妻子李某签订的离婚协议书中关于房屋的分割约定。
(图源网络 侵删)
2023年10月8日,北京市顺义区人民法院就邓某起诉王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作出民事调解书,王某应分期偿还邓某借款10万元。后王某并未按照调解书履行还款义务,邓某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也未能查到王某有可供执行的财产。后,邓某发现王某存在通过协议离婚放弃共有房屋的逃债行为,遂将王某及其前妻李某二人一并起诉至法院,请求撤销离婚协议中对于房屋分割的约定。李某则表示,双方没有子女,其对王某对外欠款不知情,并非通过离婚躲避债务。
法院经审理查明,在王某与邓某签署调解协议当日,王某与妻子李某亦签订离婚协议书,约定王某放弃了婚内夫妻共同所有的一套房屋所有权,房屋归李某单独所有。该房屋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购买并登记在李某名下。 
法院审理后认为,案涉房屋属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共同财产,综合本案情况,王某在离婚协议中约定房屋归李某单独所有属于无偿处分自身财产,导致其责任财产的减少,因王某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而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从而影响债权人债权的实现,客观上损害了债权人邓某的利益,故本案符合债权人撤销债务人无偿处分行为的法律规定。  
对于李某不知王某对外欠款的主张,法院认为,法律上对撤销债务人的无偿处分行为并不要求受益人知情,这是因为在无偿处分的情况下,受益人取得利益并未支付对价,在社会观念上属于意外所得,因债权人行使撤销权而消灭该无偿处分财产的行为,仅仅是使受益人丧失了意外取得的利益,并不发生其固有利益受损的问题,因此没有必要要求受益人对此知情。故李某在离婚时对王某的欠款是否知情,并不影响本案的实体处理。综上,法院作出上述判决。
  近年来,恶意“逃废债”的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债务人企图通过协议离婚的方式,将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以无偿或者不合理价款的方式转移给配偶,从而降低偿债能力,逃避执行。在夫妻一方对外负有债务的情况下,离婚时放弃房屋所有权或其他财产,债权人能否撤销离婚协议中关于房屋或其他财产分割的约定,法院会综合考虑离婚过错、子女抚养、财产分割是否合理、是否存在恶意逃债等因素;如果存在无正当理由放弃或无偿处分财产权益的行为,影响债权人债权实现的,可以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的规定,撤销离婚协议书中关于共有财产的分割约定,从而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法官提醒,债权人发现债务人实施诈害行为应及时提起债权人撤销权之诉,避免因除斥期间经过导致实体权利消灭;债务人应秉持诚信,不实施恶意逃避债务、转移财产的行为,否则债权人能够撤销该行为且债务人会承担相应的诉讼费和合理律师费,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刑事犯罪。

来源人民法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