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她老公都算是社会精英,算是一个真正的中产家庭,本来一家三口生活安稳幸福。可去年,女儿刚上高三,老公就被查出患了肺癌,发现时已到中期。
悲痛过后,他们瞒着女儿开始了漫漫治疗之路,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打拼积攒了一些钱,但大病一来眼瞅着余额从六位数下降到四位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个中产家庭就退回到了“贫困家庭”。
眼看女儿就要高考,面临着女儿上大学的费用和老公后续的治疗,身为妻子,她彻夜无眠。
难怪会有人说,
摧垮一个中产家庭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一场病就够了!
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悲剧总是发生在我们身边,让人叹息,意外和明天你永远不知道哪个会先来。
想到此,很多人会想到保险,认为保险可以承担我们的重大医疗费用,的确咱们可以利用保险公司来转嫁风险,但是买保险时候的雷区特别多。
以下是我的老朋友总结的90%的人都容易掉进的“四个保险误区”,我强烈建议你一定要知道:
误区1
出于责任给全家买齐保险,唯独自己“裸奔”
很多人都说,八零后正处于死都不能死的年龄,甚至越活越怂。临近30岁,就已经步入了“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时代。操心车贷房贷,柴米油盐。身边已经为人父母的朋友,年轻的时候,通宵熬夜疯狂的很,现在每次出门开车都小心翼翼。改变,是因为责任变重了。
因此大家都选择给年老的父母买保险,或者给刚出生的孩子买保险。
首先,从经济的角度而言,年轻人的保障绝对绝对比年迈父母、小孩的重要。
家庭保障,必须先完善家庭经济支柱的保险,因为经济支柱才是保证家庭正常运作的人。
这一批已经买了保险的年轻人,踩雷的人也非常多。
有的给父母孩子买了一堆,自己却裸奔,有的买到了假重疾,有的买贵了30%以上等等。
误区2
“全能保险”在手,救命无忧?
如果一款保险什么问题都能解决,那真相只有一个!
这款产品把用于做健康保障的钱,分了一部分去做理财。因此,它的健康保障的能力被严重削弱,看似什么都保,但其实保额都很低,基本等于「什么都不保」。
各种金也是一样,本来钱就是属于你自己的,硬要交给保险公司去理财,理财的收益有多高?绝大多数都不足2%,赎回还得扣手续费。放余额宝里都不只这点收益,还能随时赎回呢。这笔钱交给了保险公司,如同钱进了死胡同,想出都出不来,绝对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误区3
买保险不出事就亏了?
如果你买了返还型保险,一定要注意
这种返还型标榜自己不但有保障,以后还能领钱!但是这类保险产品如果要买足保额,需要付出的成本是远超普通消费型的,绝大部分家庭承受不起这个开支。
更重要的是,理财的实际收益率也远比演示的低,远不如买一份消费型的保险划算,用节约下来的钱拿去买理财,哪怕是放余额宝,最后的收益也往往超过了这些保险“返”给你的钱。
如果你得家庭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万一中途急需用钱而要求退保,返还给你的并非等于所交的钱,而是非常低的现金价值。
现金价值又称“解约退还金”或“退保价值”,是指带有储蓄性质的人身保险单所具有的价值。
误区4
买日计息月复利的年年返保险可以有病治病没病领钱?
每年保险公司开门红,促销产品一大堆,不疯抢一会都不叫开门红。月月领,年年领,领到百年归老那一天,赠送万能账户利上加利!这不太划算了,太霸气,太犀利了。要是没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我都觉得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好的东西!在斗智斗勇中智商超群的朋友们,理性分析一下好不?
这是理财险!!长期理财是可以买,但是经济支柱更重要的是疾病和身故保障,理财和养老是35甚至40岁以后才应该考虑的险种,是保险预算和理财预算都比较充足以后才能考虑的,而且这种产品的实际收益率远比演示的低,购买需谨慎,进去再想出来就难了。
所以,最佳保障绝对不是这些所谓保障全面的保险!
术业有专攻,大家目前对于保险的认知基本上还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关注某个产品好坏,却从不认真思考自己的真正需求是什么。整个市场变成了一个产品导向,业绩导向的循环,大家都犯了搞不清重点的错误。
在这里,蜗牛保险Dr大萌萌老师特地为
我
的粉
丝们
推荐一种轻松的学习方式
。
保险防坑防上当,进群聆听
【蜗牛保险“给全国人民的一堂保险公开课”】
系列,让你由小白变“专家”,不惧任何套路!
【蜗牛保险“给全国人民的一堂保险公开课”】系列:是由“您的保险防坑诊断专家”蜗牛保险针对中国家庭推出的免费公开课,
旨在讲保险真话揭保险真相,让每个中国家庭都避开保险坑,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买到合适的好保险,已在全国很多城市进行了巡讲,
帮助百万家庭解决家庭保障问题,用户好评率98%以上,获得
新华社/中国新闻周刊/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环球网/中国日报/广州日报等权威媒体及行业KOL
的鼎力支持!
关于此次课程——
-
1.不同的家庭成员面临的风险有哪些?
这些风险可以用什么样的保险来保障?
-
2.如何用有限的预算搭配出足够的保障额度,平衡不同的家庭角色?
-
3.如何识别销售套路,避免踩坑同时避免买到鸡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