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了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在轨飞行的状态,包括其即将返航的情况和相关的准备工作。同时,文章也介绍了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的相关信息,包括其对地球以及航天器的影响。最后,对太阳活动对神舟十八号飞船返航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太阳活动具有规律性,一个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现在太阳活动频繁,出现了多次高强度的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形成了近年来最强的地磁暴。
地磁暴可能导致卫星通讯受影响,空气阻力变大,影响航天器的飞行速度和轨道高度。但神舟飞船和空间站的技术要求很高,具有较强的屏蔽宇宙辐射能力,因此影响相对较小。
从发射升空至今,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叶光富、李聪、李广苏已经在轨飞行超过
170
天时间了,这次飞行任务已经进入返航倒计时阶段了。因为神舟十八号飞行任务的时间是
6
个月,所以神舟十八号很快就会从中国空间站撤离返回地球了。
由于神舟十八号即将返航,而神舟十九号会在本月底发射升空,当神舟十九号飞船发射升空后,就会和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实现在轨轮换,所以现在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开展相应的准备工作,例如展开交会对接操作训练等。
因为神舟十九号飞船前往中国空间站时,需要和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们重温手控交会对接操作,利用遥操作交会对接在轨训练系统进行了图像辨识、手控对接、手控撤离等交会对接操作技能训练。
虽然飞船具备自动交会对接的能力,但是在空间站任务阶段,手控交会对接操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和自动交会对接操作是互为备份。飞船和空间站组合体交会对接时,系统会首选自动交会对接,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故障的话,就会切换至手控交会对接,由飞船内的航天员来操作飞船进行交会对接。
同样的,飞船撤离也有自动撤离和手控撤离
2
个模式,这两种模式也是互为备份。当飞船从中国空间站撤离时,也会首选自动撤离模式,如果自动模式出现故障的话,也会切换为手控模式,由飞船内的航天员来操作飞船进行撤离。
货运飞船也是如此,有自动交会对接、手动交会对接、自动撤离等模式,如果需要手动操作的话,就需要由空间站内的航天员来完成。所以航天员在轨执行飞行任务期间,如果需要迎接新飞船到来或者有飞船撤离的话,一般都需要展开相关的训练。
太阳活动进入极大期
在今年,太阳活动很频繁,有很多纬度相对较低、平常时基本上很少看得到极光现象的地区也多次看到了极为绚丽的极光景象。现在
NASA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宣布,太阳活动进入了极大期,活跃状态将会持续到明年。
这其实也是在科学家的预料之中,因为太阳活动是具有规律性的自然现象,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大约为
11
年,在一个太阳活动周期内,太阳磁场活跃程度会出现高低转换。
NASA
公布的资料显示,在
2019
年年底,太阳活动处于极小器,当时太阳表面几乎看不到暗斑,而在今年
5
月,太阳表面就出现了多个暗斑,这些暗斑其实就是太阳活动程度的太阳黑子,这是太阳磁场聚集的区域,太阳黑子越多也意味着太阳活动越强烈。
在今年
5
月份,太阳活动频繁爆发,出现了多次高强度的太阳耀斑以及日冕物质抛射,在地球上形成了
20
年来最强的地磁暴,很多地区都出现了极其罕见的绚丽极光现象。
现在太阳活动进入了极大期,预计会持续
1
年左右,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更多的太阳风暴以及地磁暴等现象,而地磁暴等现象会影响到地球近地轨道运行的航天器。神舟十八号飞船即将返航,那会不会受到这一个现象的影响呢?
对航天器有什么影响
虽然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比较远,达到
1.5
亿公里,但是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还是不能忽视的。因为当太阳爆发时,有时候会发生日冕物质抛射,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有研究表明,一次抛射就能释放出数以亿吨计的太阳物质,这些太阳物质以以几百到几千米每秒的高速横扫太阳系,当这些带有巨大能量的物质轰击地球时,就可能会引起地磁场方向与大小的变化,这就是地磁暴。
在今年,我们看到了很多关于地磁暴现象的消息,这其实也是正常现象,因为现在正处于第
25
个太阳活动周的高峰期,太阳活动很频繁,也很强烈,发生地磁暴等现象的几率比较高。对于我们来说,太阳活动爆发时,我们几乎是没有什么感觉的,对我们的影响微乎其微,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大家不需要担心。而对于在轨运行的航天器来说,影响就相对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