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征
上周,高通比较低调的在官网上公布了针对物联网的蜂窝通信专利许可计划(Cellular IoT Licensing Program)。
该计划涵盖了与
NB-IoT
、
CAT-M
、
CAT 1bis
和
LTE CAT 1-4
相关的全球蜂窝标准必要专利组合。高通给出的许可费率按照
百分比
来收取,根据不同的技术,采取
有最低收费
和
无最低收费
两种模式,许可费率从
3.5%-5%
。并给出了示例性的计算方式。
随着此次蜂窝物联网许可计划的进一步明确,也使得其成为高通对外专利许可的三大支柱之一:5G手机,5G互联网汽车,蜂窝物联网。
实际上,如果将高通的这一举措认为是其宣告进军物联网许可,可能就不太准确了。恰恰相反,按照高通的说法,实际上已经在物联网领域做了20多年的许可:
“几十年来,高通一直在授权我们的蜂窝标准必要专利(SEP),涵盖蜂窝手机、联网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联网车辆、可穿戴设备、接入点以及物联网应用中的蜂窝模块。
在物联网领域,我们已经获得了20多年的许可。
”
因此,对于此次推出新的许可计划,高通解释道,“为了提供更多选择,我们为物联网设备制造商提供了一个
简化的专利许可计划
,以便在高通的蜂窝SEP产品组合下获得直接许可。”
同时,高通进一步明确了该计划的应用领域,“该计划涵盖某些物联网产品,这些产品从第三方提供的蜂窝模块获得连接,这些模块可以放置在各种最终用户设备中。它涵盖了当前的大多数物联网设备应用,例如
某些资产跟踪器、智能电表
和
支付终端
。”
但是高通也表示,目前该简化计划
不包括能够实现
5G
或任何高于CAT 4的
LTE
类别的产品,原因是
这些产品目前在物联网中应用并不广泛。
如果真正了解了物联网技术发展在过去十五年发生了哪些变化,以及有哪些企业已经在物联网领域取得成功,或许会对目前各家专利权人对物联网领域对不同技术设定不同许可费,有一个更好的了解。
物联网研究咨询机构
IoT Analytics
在2022年时,发表过一篇介绍物联网演变历史的文章。
文章认为
,2010年时,
蜂窝物联网模块市场仅由
2G
和
3G
两种连接技术组成,出货量分别为57%和43%。但到了2022年上半年,这些技术分别只占5%和1%的市场份额。同时,八大新技术被引入市场,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在诺基亚、华为、高通和两个物联网专利池中规定的蜂窝物联网技术。
文章还介绍,2014 年标志着LTE-Cat 1技术标准的兴起。
LTE Cat 1在2017年底网络运营商退役2G网络时,首次开始成为北美2G和3G物联网应用的首选替代方案。从2G/3G到LTE-Cat 1的大规模迁移始于2018年。2018年,基于海思芯片组的NB-IoT首次采用,NB-IoT成为中国2G物联网应用的新选择。当时,大多数美国运营商都依赖LTE-M。然而,不久之后,许多人开始选择双模型(NB-IoT+ LTE-M)LPWA策略。因此,自 2019 年以来,看到了LPWA双模模块的大规模采用。
从物联网的全球竞争格局来看,该文章介绍道,2010年,
金雅拓
收购了
Cinterion
,成为仅次于
Sierra Wireless
的全球第二大蜂窝物联网模块供应商。当时,芯讯通(
SIMCom
)是全球蜂窝物联网组件出货量排行榜中唯一的中国组件厂商。2016年,中国组件制造商
移远通信
进入全球前五名,首次取代
uBlox
。
2016年,中国组件制造商
移远通信
进入全球前五名,首次取代
uBlox
。2018年,移远通信首次在中国蜂窝物联网模块出货量排名中排名第一,取代了
日海物联
(Sunsea AIoT)。2019年,移远通信首次在全球排名第一,取代了Sierra Wireless的榜首。
而根据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全球物联网模块市场中,中国企业基本上占据了头部位置。
这也就意味着,中国物联网企业将会继续成为高通等专利权人收费的主要对象。但是从高通公布的被许可人名单中,上述物联网企业基本都已经在高通的被许可人名单之中了。
根据高通官网数据统计(参见文尾附录),在总计406个被许可人名录中(个别有多实体的公司会出现重复,如华为技术、华为终端、华为终端(深圳)
等算三个
),中国企业(含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数量占总量的
66%
,总计有267个实体。上述主要的物联网企业,移远通信、广和通、Sierra Wireless、日海物联、uBlox都已经在高通的被许可人名单中。
但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通的被许可人中,来自美国的企业只有36个实体,占比不到
9%
。
这两个数据对比,也说明中国对于高通而言,可谓至关重要。中国企业如果整齐划一的对向高通缴专利费或是过高缴专利费有异议,对其财务影响将是巨大的。
美国企业向高通缴纳专利费的企业数量虽然不多,但是像苹果等公司则是高通专利许可费的主要来源。如按照瑞银的估计,2022年,仅苹果一家向高通缴纳的专利许可费就有19亿美元,约占高通专利许可营收的1/3。
因此,当苹果决心与高通决裂,自研基带芯片之后,高通的营收一直都面临了大幅降低的预期,这也使得高通不得不寻找替代苹果而稳住其基本盘的新的方向,包括专利许可营收。
但是由于高通历来过高的专利许可费,屡次被各国的反垄断机构进行调查。仅在欧洲,
近几年高通就面临过9.97亿欧元和2.42亿欧元的两笔反垄断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