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华得福学盟
致力于为中国年轻父母传播华德福教育理念,将更多有价值的教育故事分享给大家。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微行动联盟  ·  山西省2025届中考模拟方向卷(一) ·  昨天  
吉林教育  ·  吉林省春季开学“家长第一课”举办 ·  2 天前  
新闻大连  ·  定了!新建大连育明科技高中 ·  3 天前  
东莞本地宝  ·  2025四六级查分时间+成绩查询入口!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华得福学盟

华德福教育中如何理解0-7岁孩子的整体发展的?

华得福学盟  · 公众号  · 教育  · 2019-04-29 15:16

正文

今天看看最基本的儿童观察的内容。

这样子看待儿童的视角是鲁道夫施泰纳提出的,这也是华德福教师工作的工具。接下来有些词可能是大家听过的,大家可以重新看看对这些词的理解。

人有四个部分 ,有些部分是不可见的但你可以感受到它。

第一个是物质身

在物质身上工作的我们叫它以太体。 它的工作是维持物质身的健康。当人生病时通过它的不舒服就已经知道生病了。有些病是以太体想要去重建物质身而造成的。如果一个孩子面色苍白,这可能是一个症状关于他的以太体比较弱。正常小孩子的面色应是红润有光。(反射?)

以太体也叫习惯体, 因为我们的习惯都活在以太体里面。我们对我们的习惯没有意识,但它们会自动。


再下来是星芒体。也叫心魂体。 关于我们的感受,喜欢,不喜欢…它是个性化的,星芒体在感受部分让我们和别人不一样。它是通过慢慢慢慢创造出来的。它对另外两个体也有影响。


最后一个是自我。 这部分对人来说是完全独特的。包含着智慧在里面。也是一个看不见听不到的声音在指引我们往前走。

这四个体每个人都有。如果去看看植物动物的话我们可以对这四个体有更好的理解。石头没有感受也不会自发繁殖,没有生命过程。所以只有物质身 。
植物有物质身和以太身。它们有生命的所有过程,生长,繁殖,死亡。它们没有感受所以没有星芒体。动物有物质身以太体星芒体。它们有感受。有领导者。但它们不能够自省。它们除了做那只狗以外不能成为其他任何东西。它们也不能自我决定。只有人类可以做认知的思考,想象,有同情心慈悲心,可以做自我指引。

老师与这四个体工作。

自我和星芒体是灵性的体。其他两个体更大地一些,更物质一些。我们会谈孩子的自我入世的过程。实际上要花三十五年。灵性的体它们需要穿透进物质的体里面然后构成一个和谐的状态。这个过程要花很长时间,灵性的体要在有限的物质的体中找到位置是很困难的。


在华德福学校,无论孩子如何,老师要做的工作都是帮助孩子的灵性的体穿透进物质的体里面。 所以华德福课程的设计,目的都是为了消除这个过程中的阻碍。


去年秋天我儿子在期待他的宝宝出生之前他会上网查,宝宝在肚子里是什么样的。但他查到的都是非常科学化的枯燥的图景,关于分子,细胞分裂。那我想给大家一个图景, 关于器官是如何形成的?

当胎儿的物质身体形成时 ,肾的位置是在胎儿的耳朵后面,心脏是在身体的外面。器官会做像芭蕾一样的运动。肾脏会慢慢移下来,一直移到它应该待的位置。两个肾是一起移动的。肺在刚开始是在身体的两侧。它的运动轨迹非常美妙,最终到达中间的位置,然后创造一个空间。它们做弧形的运动。同时肝脏和脾脏一起移动,相向而动(黑板画显示一个往左一个往右)。横隔膜也回到它的位置,把上下两大区域分开。最后动的是心脏,它在两肺中间找到它的窝。 所以当孩子诞生时这些过程已经基本完成,但没有完全完成。

通常孩子诞生时我们会检查他的手指头脚趾头五官等等,都没问题,然后说这是个完美的孩子。但其实孩子的塑形过程还没有完全完成。肺部要一直到出生后很久才完全成熟。胸腺,婴儿的胸腺很大。成年人的胸腺只有四个手指那么大,所以我们不太熟悉。但对新生儿来说,它支持孩子的免疫系统。在出生之前孩子的免疫系统都没有动用过,出生之后孩子就要慢慢发展出他的免疫系统。一方面是借助母乳里面的抗体。抗体只在前三天的初乳里面才有,之后就要靠胸腺来建构自己的免疫系统。但成年人已经有成熟的免疫系统,所以就不再需要胸腺。胸腺慢慢缩小,到九岁时胸腺退化。

新生儿的消化系统非常脆弱,只能吃奶,辅食的添加时机也要看消化系统的发展。 呼吸系统,婴儿的呼吸是很快很乱的,心脏的跳动也是无序的。要花9年时间心跳才稳定。要花18年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才真正成熟。每一个器官都有自己的节奏,没有哪个器官的节奏跟其他器官一样。刚才说器官像芭蕾一样移动,当每个器官都找到自己的节奏,最终就会像交响乐一样。我们就要帮助孩子在幼年时形成节奏。

在一天的某个时候,有些器官会停止工作。另一些时候重新开始工作。所有这些都是以太体的工作。就像宇宙的天体的运行。人智学里面每一个器官都可以对应天上的一个星座。

所以新生儿虽然看起来很完整了,但他的物质身里面还有大量工作没有完成。所以头七年非常重要,是生命的基础。头七年大部分器官达到基本成熟。当然七年之后器官还会继续生长变化,但头七年是器官发展到基本完善

这些是怎么发生的?
在孩子出生时,有两股流相遇。一股是遗传的流,基因的流,家族的力量流入,所以孩子有一个基因的库。还有另一个巨大的力量,就是灵性的流。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天赋,才能,和将遇到的困难。在受孕时这两股流就相遇了。

头七年的工作不仅仅是去完善我们的器官,还有改变遗传物质去让灵性的体进来,去适应我们将面对的人生和命运。

想象一下你要搬家,刚开始你会觉得不舒适,所以你会拿掉一堵墙,或加一个房间,你会改造和布置这个新家,让你的家人住进去舒服。我们的物质身也是这样,改造的过程要花七年。所以七年时间我们的灵性体在不断的工作,转化我们的物质身体。它们还有一个工作就是它们要穿透进物质身体里面。这就是刚才讲的整个入世的过程要花三十五年。但物质身体的转化只花七年。当然七年之后你还可以改造物质身体,但会非常困难。


物质身有三个领域三个系统共同在工作。以太体与它们一起工作。

第一个就是神经系统。 它的工作是建构大脑,精细我们的感官,建构整个神经系统,还有神经系统内部之间的通讯,你也可以把它叫做思考的功能。头部。
第二是韵律系统。 胸部,一直到横隔膜那里。跟大的节奏性的器官一起,肺,心脏。
第三个是新陈代谢和四肢系统。 肌肉,骨头,消化系统。

0到3岁: 新生儿第一件事是去控制他的眼睛。然后会哭会笑。以太力作用于神经系统。然后他会坐了,会站了,然后他的语言开始发展了。这是头三年的发展。以太力唤醒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很活跃,神经间的连接很活跃。头三年里完成的事情比后面所有的事情都要巨大。只有人类可以直立,可以有语言的发展。这关系到以后的认知。所以这三年里面会发生大量的事情,并为以后的人生奠定基调。


3到5岁, 前面的工作还同时在发展,但聚焦的是韵律系统的发展。

5到7岁 ,聚焦移到了新陈代谢和四肢系统。5到7岁的孩子特别活跃,与婴儿的活跃不同。他们的身体主要是上肢和下肢,5到7岁有很多这些部分的发展。这也是孩子会显得笨拙的时期,因为不知道如何运用快速生长的四肢。也不知道如何安静。总的趋势是往上长。这跟内在的发展、生命的过程有关。他们也喜欢构建向上的高的东西。他们也更大胆,更挑战,看你的目光也和以前不太一样。

0~5岁 的孩子看你的眼光是全然的接纳。 7岁 的孩子就会有些怀疑:你是权威吗?

如果我们去看孩子是怎么玩耍的,我们也可以通过玩耍去跟踪以太体的工作。


1岁或1岁半以前 ,他主要致力于动,移动,探索环境,去把握一些环境的自然法则。他们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可我们总是假定孩子知道所有。我的孩子小时候把一个东西放到桌子边看着它掉下去,然后就哭了。我把它捡起来放回他的餐盘,他再一次把它放到桌边让它掉下去,然后他又哭了。我再捡起来…孩子这样重复了六次,然后我就崩溃了。 但当我后来再回想这个,其实孩子是在发现和探索重力法则。他通过不断地重复掉东西的过程来学习重力的规律现象。 其实孩子一开始会以为东西落空时是往上走的,或者当他想要某个东西时东西会自动飞向他…


我也记得孩子在浴缸时,会不断重复去抓住水龙头里的水。 他不断重复,直到他理解了水的特点和本质。 当他掌握了以后,他不会再试了。当孩子掌握了重力的特性以后,他也不会再尝试。 他们在学习这个地球上的所有自然法则 。但不是通过思考的过程。 他们通过不断重复得到结果,然后明白。

精神连接,进入,头三年充满了体验。所以他们会模仿成人,通过模仿来学习怎样在这个世界上过活。

你可能去市场买了很多东西,然后把每个东西放在该放的地方。这时你的孩子可能就会过来,把你整理好的东西重新拿出来。他不理解成人的目的性,他对目的性没感觉,重要的是动作本身。他也会把房间里所有东西弄出不同声响…

到1.5~2.5岁时,他们才真正开始玩耍。 不过这时他们不需要互动玩耍,他们留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他们会很喜欢娃娃家。

0~2.5岁,N-S(神经系统)

以太体在大的神经系统的主要工作基本完成。

2.5~5岁,R(韵律系统)
想象力蓬勃发展。对其他人开始感兴趣。社交的发展需要很长时间。 对有些人来说一辈子都在发展社交性。现在,孩子会跟其他人分享想象。
玩耍就像水从喷泉里喷涌而出。孩子来到一个地方,他的想象力会喷涌,这个阶段玩耍是不可抑制、无可替代的。这时他离家庭远了一点,和同伴近了一点。当然父母永远是他生命最重要的,但这时他对其他伙伴产生兴趣,但还称不上友谊,只是玩伴。这也是大量创造力活跃的阶段。

韵律系统协调思考和意志。

玩耍其实是孩子在消化他所吸收的所有印象。如果是成人,遭遇了什么特别的经历,他就会去找另一个成人,讲讲讲讲讲。而另一个成人会提一些问题,帮助这个成人梳理那个经历,带出更多想法。成人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消化他们的体验。而7岁以前,孩子是做的身体,行动的身体,是完全的意志体。不是说他们就没有思考没有感受了,但思考和感受不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主要方式。他们是通过玩耍来消化,处理吸入的印象。

5.75~7岁,M-L(新陈代谢四肢系统)
孩子突然不知道该做什么了。他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个性上。大家可能听过九岁之变。其实还有一个六岁之变。六岁之变其实是九岁之变的前兆。 当孩子对你说他觉得无聊,没什么好玩的时候,这其实是一个信号。说明以太力已经离开韵律系统而进入新陈代谢系统工作。也预告物质身体的改造已经快要完成。你也会发现他们更有计划性了。 对3~5岁的孩子来说,看到房间里有什么东西就玩什么。对6岁孩子来说,他在走进房间之前就计划好了,进去之后就开始有意识地寻找材料完成他的计划。 6岁孩子就突然有了这样的能力,在头脑里可以很清晰地看到要造什么样的船。能创建图景,与梦不同 。但他没有能力和经验建造出他头脑里那样的船时他就会很沮丧。 所以六岁也是个沮丧的阶段。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