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2024中国(重庆)数字能源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大会以“数智赋能 构筑能源新未来”为主题,围绕能源电力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进行深入探讨。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总裁周建军受邀做了主题发言。周建军表示:“在能源产业低碳化、电气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趋势下,数字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与能源产业深度融合,正在成为能源产业创新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将引领新一轮的能源产业变革。”
目前,产业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在能源生产端,风光大基地高速建设,新能源高渗透率带来弱电网问题,影响新能源的高比例并网与消纳;在能源消费端,工业、企业面临碳关税、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挑战,加速绿色转型成为发展重点;在电动出行侧,电动车正成为交通电气化的中坚力量,但充电体验差、充电设施运维挑战大、车桩网协同难正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面对这些挑战,华为坚持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变革,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华为数字能源中国区总裁周建军
随着新能源高速发展,各国电力系统相继进入可再生能源高渗透率阶段,我国西北区域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渗透率也将达到50%。
但新能源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的特点,使电力系统平衡和安全问题变得突出,
构网技术成为提升电网安全稳定的关键技术
。
华为公司基于10多年新能源安全稳定并网的研究和实践,创新打造
智能光风储发电机
,具备10ms内提供3倍无功电压,3-20s有功功率可调的性能,重构电压稳定,重构频率稳定,重构功角稳定,为弱电网下新能源高比例并网、消纳提供了一条稳定、实用的创新道路。
2024年7月28日,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组织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多位资深院士、国家电网等单位十几位专家对华为智能组串式构网型储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进行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申请技术鉴定的项目针对高比例新能源背景下提升新型电力系统稳定水平与新能源并网消纳的需求,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项目整体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另一方面,新能源电站正在走向高海拔、大面积、荒无人烟的
“高大荒”场景
,面积巨大,地理环境恶劣、多能源布局复杂给新能源基地的建设和运维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面对挑战,华为打造“规、建、维、营”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解决方案,为新能源电站注入AI动力,全面提升规划、建设、维护、运营效率,
推动新能源电站走向“自动驾驶”
。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在大型能源基地应用,也可以在分布式光伏、光储充一体化微电网等场景广泛应用。
■ 打造数字化PR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分析,对数百万块组件、上万台逆变器进行综合优化,持续提升发电量。
■ 将AI、大模型技术应用于大基地气象预测,将光功率预测精度提升到90%以上,提升了清洁能源基地的电网友好性,提高了清洁能源的外送比例。
■ 打造智能运维驾驶舱,通过远程管理和智能IV&CV技术,快速、准确定位故障,实现少人化、无人化运维,大幅提升了运维效率。
绿色低碳生产
一体化低碳园区解决方案
助力千行百业绿色低碳转型
在用电侧,各类工业企业,在国际碳关税征收和国家碳双控政策实施的宏观环境下,正面临着绿色低碳转型和生产成本加重的双重压力。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企业的用电量也在不断增长,企业电力成本不断上升,限电停产风险也在不断加大。为应对工业企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的需求,华为AI+源网荷储一体化低碳园区解决方案,满足各类工商业场景需求,助力千行百业绿色低碳转型。
重庆攀华集团是中国最大的民营薄板生产企业,年用电量超亿度。华为联合攀华建设50MW屋顶光伏项目,建成重庆规模最大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多路MPPT、优化器技术充分挖掘了屋顶资源的潜能,让屋顶光伏应装尽装。项目投运后,每年生产绿电3500万度左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7万吨。
此外,在江苏、东莞、北京、上海等地,华为数字能源技术都在不断帮助千行百业走进“低碳”时代。随着光储技术不断进步,成本不断下降,我们期待有更多工业企业园区通过光储充一体化部署,加速绿色转型。实现从传统的能源消费者转变为能源产消者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