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如松
探讨经济趋势和财经趋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计量经济圈  ·  必备! ... ·  12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蚂蚁集团,重要人事变动! ·  昨天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2 天前  
重庆之声  ·  关注丨时间定了!都将上涨 ️ ·  2 天前  
贵州药监  ·  服务业继续发挥我国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 ·  3 天前  
贵州药监  ·  服务业继续发挥我国经济增长主动力作用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如松

如松 : 200年极寒?

如松  · 公众号  · 财经  · 2020-10-24 06:28

正文

历史上的太阳黑子极小延长期包括:

欧特极小延长期( 1040-1080年);

沃尔夫极小延长期(1280-1350年);

史波勒极小延长期(1450-1550);

蒙德极小延长期(1645-1715年);

道尔顿极小延长期(1790-1820年)。

它们彼此相隔的年限大致是200年。部分科学家已经判断,从2007年开始,太阳已经进入21世纪极小延长期。

历史上每个太阳黑子极小延长期都给地球带来了低温灾害,最典型的是蒙德极小延长期所导致的明清小冰期。本轮太阳黑子极小延长期当然也不会例外。根源在于在太阳黑子极小延长期内,太阳上的黑子数很少,太阳活动弱,太阳处于超级安静模式下对地球的辐射下降,这就会推动气温下降。

与太阳黑子极小延长期相伴随的却绝不仅仅是气温下降,还包括:地震和火山喷发的更加频繁密集、强度也更高,饥荒频发,更容易出现瘟疫大流行,等等,这些都是被历史所证实的。


但太阳活动的 200年周期是一个很粗糙的周期,对认识天文规律自然有所帮助,但从历史上出现的太阳黑子极小延长期的表现来看,无论是寒冷期的时间长度还是寒冷期到来的具体时间都有很大的变数,对我们解决一些具体的问题又没有什么帮助。

这里的读者一定记得,以前我在这里曾经提示过 2020至2025年这五六年将是最重要的时间窗口。根源在于:太阳活动除了大致的200年周期之外,还有更小的周期,这个周期的时间长度是11-12年,现在到了第24周期结束、第25周期即将开启的阶段,从太阳黑子数量的曲线图上可以明显地看出这一周期性变化:


由上图可见一个鲜明的特点,图中最右边的波峰代表的就是太阳活动的第 24周期,黑子数量(图形高度)比前几个周期都明显偏低。2019年-2020年,黑子数的图形几乎已经贴在了零轴上。考虑到一个周期的时间长度大约是11-12年,未来五六年将是预期中的第25周期中太阳黑子数量逐渐上升的阶段,一旦未来五年的黑子数图形比第24周期还明显偏低,就应该意味着我们将正式进入新一轮寒冷周期——极寒时代来临了(说明:在明清小冰期时期,太阳上的黑子数低迷了数十年,几乎长期贴着零轴附近运行,这被认为是形成明清小冰期的根源)。

未来将进入寒冷时代还有以下几项佐证:

在有记载的历史上,未出现太阳黑子天数最多的年份分别是 1913年(311天)、1901年(287天)、1878年(280天)、2008年(266天),而2019年达到了288天,如果今年全年的无黑子天数依旧停留在很高的水平上,开启低温时段的可能性就更大了。

2019年,表示地球磁场整体扰动水平的地磁Ap指数年度均值、表示地磁爆级别的Kp指数都很弱,也都表示太阳活动很弱,支持了地球将进入寒冷周期的判断。

这就让 2020年和此后的几年将成为很不一般的年份。


刚刚进入 2020年,天文变化就给了人类当头一棒!

2020年出现了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这个病毒肯定会流行很多年(这一点毫无疑问),会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拉的更长,让经济生活中的需求端出现跳水的走势,全球各国政府、企业和家庭的资金链会在未来大面积断裂。出现病毒全球大流行的根源在于太阳活动极弱的时期,太阳辐射对病毒的抑制效应很弱,让病毒具备了在地球上加速传播的条件(没有这样的条件就不会出现大流行)。虽然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具有不可预测的性质,但在这样的天文条件下出现病毒的全球大流行却又是最正常的现象。

虽然病毒大流行给了人类当头一棒,但可能还仅仅是第一棒,未来还会有第二棒、第三棒 ……

即将到来的这个冬季将遭遇极寒,这是由下述几个因素决定的,这很可能就是第二棒:

——太阳处于超级安静模式下,太阳活动十分低迷;

——现在是拉马德雷冷位相时期( 2000-2030 );

——月亮赤纬角处于扩大的时期( 2023-2025年 将进入 月亮赤纬角最大值 时期),有利于寒潮的出现;

——2020年9-12月、2021年3-6月均为强潮汐月份,支持一个漫长寒冷的冬季;

——太平洋海水正在变冷,拉尼娜正在到来,加剧气温下降。 拉尼娜现象有利于在中国南方形成冰雪灾害。

这个冬季的冰雪灾害如果超过2008年也毫不奇怪

科学家中有一种说法是: 2020-2021年天文条件类似蒙得极小期内的1654和1676年,但 考虑到现在尚处于两百年周期的早期阶段, 2020-2021 的寒冷 程度应该 比那两年轻 在竺可桢先生的气候学研究中,1654和1676年是低温冷害异常严重的年份,严重的冰雪灾害导致 江西橘园在 这两年 完全毁灭 2021年全年有很大的几率出现严重的低温冷害、虫灾肆虐,估计就可以算作是第三棒!

只要太阳活动依旧很弱,就意味着病毒还会加速流行(下图),谁也不知道它未来变异的结果,我们只能期盼它将来变异的和流感病毒一样。如何变异、变异的结果就是人类面临的最大的不确定性。



英国《每日邮报》曾经报道,科学家警告太阳活动到 2030年将降低60%,届时的太阳将进入休眠模式,如果这种情形真的出现了,就将导致地球气温大幅度下降,使得地球进入“小冰河时代”。虽然科学家对气候是正在变冷还是正在变暖的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变暖派认为温室效应会导致地球气温上升),而从事地球变暖产业的资本也在持续发出对自己的“逐利”活动有利的声音,但2008年之后(即太阳第24周期开始时)太阳黑子数与以前的周期相比已经大幅下降却是不争的事实。未来五年,一旦太阳黑子数的上升幅度尚无法达到第24周期的对应水平、并对应出现全球气温的加速下滑,200年一遇的寒冷时间段很可能就会如期到来。在这个问题上现在不需要过多的争论,一切都以未来五年的事实说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